上海市作為我國經濟發達城市,近年來網絡電信詐騙案件呈現多發趨勢。按照法律規定,網絡詐騙金額達到三千元,即構成立案標準,公安機關會介入調查。對于犯罪事實清楚的,檢察院會發起公訴,交給法院審理。那么上海網絡詐騙怎么判刑?我們一起跟隨小編的這篇文章了解下吧。
一、上海網絡詐騙怎么判刑?
1、犯本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
2、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3、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規定:詐騙公私財物價值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和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上的,應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數額較大”與“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
二、網絡詐騙犯罪的構成要件是什么?
1、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公私財物所有權。有些犯罪活動,雖然也使用某些欺騙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經濟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體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財產所有權。所以,不構成詐騙罪。例如:拐賣婦女、兒童的,屬于侵犯人身權利罪。
詐騙罪侵犯的對象,僅限于國家、集體或個人的財物,而不是騙取其他非法利益。其對象,也應排除金融機構的貸款。因本法已于第193條特別規定了貸款詐騙罪。
2、客觀要件
本罪往客觀上表現為使用欺詐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首先,行為人實施了欺詐行為,欺詐行為從形式上說包括兩類,一是虛構事實,二是隱瞞真相;從實質上說是使被害人陷入錯誤認識的行為。欺詐行為的內容是,在具體狀況下,便被害人產生錯誤認識,并作出行為人所希望的財產處分,因此,不管是虛構、隱瞞事實,只要具有上述內容的,就是一種欺詐行為。如果欺詐內容不是使他們作出財產處分的,則不是詐騙罪的欺詐行為。欺詐行為必須達到使一般人能夠產生錯誤認識的程度,對自己出賣的商品進行夸張,沒有超出社會容忍范圍的,不是欺詐行為。
3、主體要件
本罪主體是一般主體,凡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
4、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財物的目的。
綜上所述,網絡詐騙實則是詐騙的一種,只是手段是通過網絡進行。按照詐騙罪的量刑標準,網絡詐騙判刑分三個檔次,最高可以到無期徒刑。至于上海網絡詐騙怎么判,這個要結合案件的詐騙金額及犯罪情節。像詐騙金額在三萬元以下的,判刑基本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常見的合同詐騙手段
合同詐騙罪的數額巨大標準是什么
貸款詐騙罪立案標準2020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農民工死亡一次性賠償有什么
2021-03-23偽造變造居民身份證罪量刑標準如何
2020-11-14法律是如何規定拘役的
2020-12-22有營業執照無食品流通許可證如何處罰
2021-02-05倉庫租賃協議
2021-02-01涉外民事訴訟中的涉外因素是指什么
2021-01-20房屋贈與合同用公證嗎
2021-03-24冒充軍官行騙怎么處罰
2020-11-29顧客在超市停車場摔倒誰負責
2020-12-06學生上學路上的安全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4地役權是否適用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
2020-11-19開發商無證賣房子欺騙消費者怎么維權
2020-11-09小產權房同開發商劍訂合同有效嗎
2020-12-16訂立勞動合同有哪些程序
2020-12-17公司員工調動崗位需要哪些流程
2021-01-16勞動合同糾紛起訴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1-01-22離婚時的經濟補償 經濟補償數額的確定
2021-03-06運輸途中瓷器毀損由誰承擔責任
2020-11-23試評勞動教養制度
2021-01-08合同訂立當天發生事故保險公司擔不擔責?
20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