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口供能作為定罪證據嗎
不能。
我國《刑事訴訟法》第46條規定,對一切案件的判處都要重證據,重調查研究,不輕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沒有其他證據的,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沒有被告人供述,證據充分確實的,可以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
《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規定,不能強迫任何人證實自己有罪。這一規定通常也被稱為不得強迫自證其罪原則,旨在遏制刑訊逼供和其它非法取證的行為。其次,證據是可以用于證明案件事實的材料。通過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發生,以及,犯罪行為是由犯罪嫌疑人實施。只有嫌疑人本人供述,顯然達不到案件定罪量刑的標準。所以,法律同時規定,只有犯罪嫌疑人的供述,不能作為定罪量刑的依據。
刑事訴訟法口供的運用規則是怎樣的
1、不輕信口供的原則。這是我國司法機關收集、審查和運用證據的一條基本原則。不輕信口供指對口供的每個部分都不能輕信,但決不是不要口供,更不是完全否定口供的作用。對于被告人的口供,應當進行認真細致的分析、鑒別。
2、重證據、重調查研究的原則。既不能輕信口供,又不能完全不信口供,要求公安司法機關必須深入實際,進行調查研究,著重收集其他“外部證據”。在收集證據的過程中必須嚴格遵守法定的程序,依法取證,尤其是要依法取供。
3、口供補強規則。即口供不能作為有罪判決的惟一根據的規則。只有被告人的供述,沒有其他證據的,不能認定該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在共同犯罪案件中,即使是各共犯口供之間協調一致,沒有矛盾,但是沒有其他實質證據的,也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因為僅憑共犯的口供,很難保證它們之間的“相互印證”不是出于串供、刑訊等非正常因素的結果,無法保證口供的真實性,倉促定案,難免出現錯案。而且一旦共犯中有一個翻供,整個案件的基礎便出現動搖,這種定案方法是與“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的基本原則相抵觸的。
刑事案件口供能作為定罪證據嗎?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定罪的關鍵不完全是口供,除了口供外還需要其他的證據,不會單靠口供來定罪。刑事案件直接定罪的證據到底是需要什么內容,不清楚建議你可以咨詢律霸網上相關的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獲取交通事故證據
2020-12-17哪些財產可以抵押
2021-01-11發明專利審查的具體步驟
2021-01-092019個人合伙的法律規定
2020-12-17借法人資金需要寫借款協議嗎
2021-03-18夫妻債務,法律規定解讀
2021-02-01遺產繼承訴訟的管轄法院如何確定
2021-01-22乘客下車開門撞傷騎車人,賠償責任由誰承擔
2021-03-22離婚證據幾年有效
2020-12-22銀行業監督管理的職責
2021-01-31提前離職扣除工裝費合法嗎
2021-01-28拆遷安置協議書怎么寫
2020-11-16如何充分發揮企業工會的積極作用
2021-02-26建筑勞務分包給個人是否有效
2021-02-04銀行不按勞務合同履行工作怎么辦
2021-02-28定期人壽保險是什么,定期人壽險保如何理賠
2021-03-24男子猝死未查明死因保險公司要賠嗎
2021-02-28人身保險理賠的原則是什么
2020-12-03貨運車損毀公共設施保險公司未履行義務敗訴
2020-12-11由一張車票所引發的保險官司
20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