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對員工罰款合法嗎?
在我國,對公民的財產行使經濟處罰權的主體只能是法律法規賦予的行政機關、司法機關等有授權的主體,且應嚴格依照法律法規所規定的程序執行。勞動者和企業之間并非完全意義上的平等主體,雙方的關系應當受勞動法等社會法來調整。在我國,對公民的財產行使經濟處罰權的主體只能是法律法規賦予的行政機關、司法機關等有授權的主體,且應嚴格依照法律法規所規定的程序執行。勞動者和企業之間并非完全意義上的平等主體,雙方的關系應當受勞動法等社會法來調整。
結合中國國情和勞動法的立法精神來看,在我國立法并未明文規定企業罰款權,并對適用的情形、程序、罰款額幅度進行嚴格規制的情形下,承認企業罰款權不利于保持企業用工自主權與勞動者權益保障的平衡。企業行使經濟處罰權是以剝奪勞動者的經濟利益為代價的,對勞動者是不公平的。假如允許,由于勞動者在勞動關系中事實上的弱勢地位,企業很容易憑借其優勢地位,濫用罰款權,隨意處罰勞動者,故司法機關不應支持企業依據內部罰款制度對勞動者克扣工資。
二、公司對員工處罰的措施有哪些?
根據《企業職工獎懲條例》,單位對職工的處罰有行政處分或者經濟處罰。其中,對職工的行政處分分為: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留用察看,開除。有下列特殊事情之一者,予以警告:
1、未經許可,擅自在廠內推銷物品者。
2、上班時間,躲臥休息,擅離崗位,怠忽工作者。
3、因個人過失致發生工作錯誤,情節輕微者。
4、妨害生產工作或團體秩序,情節輕微者。
5、不服從主管人員合理指導,情節輕微者。
6、不按規定穿著服裝或佩掛規定標志或穿拖鞋上班者。
7、不能適時完成重大或特殊交辦任務者。
綜上所述,有時候員工會因為工作疏忽失誤給公司帶來一定損失,有的企業設立獎勵和懲罰機制,對違反規定的員工罰款。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也沒有法律依據。一般來說,公司對員工處罰措施有警告、撤職及開除等。通過罰款來加強管理并不是一個好的辦法。
單位不和員工簽合同有什么后果
員工工傷保險繳費方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再婚幫繼子帶孩子老了繼子能贍養嗎
2021-02-13刑警隊查指紋需要多少天
2021-02-10怎樣寫刑事判決書
2021-02-02夫妻分居多長時間可以離婚
2021-02-14酒后駕車肇事逃逸后自首的處罰是怎樣的
2021-01-03批捕令下來能探視嗎
2020-12-08婚前隱瞞債務是騙婚嗎
2021-02-12賣房人如何簽訂售房合同
2020-11-26行政處罰訴訟后能否加重處罰
2021-01-08民法建筑物區分所有權
2020-11-17調換崗位要有什么證明
2021-03-13勞動者可以提出解除競業限制協議嗎
2020-12-11國企勞務外包是否違規
2021-01-05申請在家辦公工資怎么算
2021-02-24壽險責任準備金的管理方法
2020-12-29訴訟財產保全責任保險的意義及完善建議
2020-11-22如何認定保險合同的效力
2021-03-05五五分成保險是怎樣賠償的
2021-01-17車禍后保險公司拒賠的原因是什么
2021-01-02個人承包合同怎么寫
2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