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律規定沒人員傷亡算不算肇事逃逸?
沒有人員傷亡的話,不算肇事逃逸,
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定性標準,事故當事人認為自己沒有責任而駛離現場、報案后不履行現場聽候處理義務,棄車離開事故現場后又返回等 8種情況將被認定為交通肇事逃逸。
明知發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當事人駕車或棄車逃離事故現場的;
交通事故當事人認為自己對事故沒有責任,駕車駛離事故現場的;
交通事故當事人有酒后和無證駕車等嫌疑,報案后不履行現場聽候處理義務,棄車離開事故現場后又返回的;
交通事故當事人雖將傷者送到醫院,但未報案且無故離開醫院的;
交通事故當事人雖將傷者送到醫院,但給傷者或家屬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聯系方式后離開醫院的;
交通事故當事人接受調查期間逃匿的;
交通事故當事人離開現場且不承認曾發生交通事故,但有證據證明其應知道發生交通事故的;
經協商未能達成一致或未經協商給付賠償費用明顯不足,交通事故當事人未留下本人真實信息,有證據證明其是強行離開現場的。
二、其他法律規定
肇事后逃逸,不履行法定義務,事實上形成了新的違法行為。因此,交通肇事逃逸,無論是民事賠償責任、行政處罰責任,或是刑事責任都要比沒有逃逸嚴重得多。以下是三種責任詳細介紹。
1、民事責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九十二條規定:發生交通事故后當事人逃逸的,逃逸的當事人承擔全部責任,但是有證據證明對方當事人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責任。這里所說"責任"是指民事責任,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賠償責任.法律將該責任確定為推定過錯責任.由于當事人逃逸導致事故現場遭到破壞,使交管部門對事故責任難以認定,首先推定其有過錯,承擔事故的全部責任,若其有證據證明對方當事人也有過錯才可減輕其責任,這方面也加重了逃逸人的舉證責任。
二、、行政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條第二款規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吊銷機動車駕駛證,且終生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也就是說,發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如果尚未構成犯罪,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可以對其處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的行政處罰。并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吊銷機動車駕駛證,且終生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機動車駕駛證核發地車輛管理所將對其終生不得重新獲取機動車駕駛證的決定記入全國公安交通管理信息系統備案。
該規定是對交通事故逃逸人員行政方面的制裁,其將被吊銷駕照且終生不能再取得,且不論其造成的交通事故后果大小。
3、刑事責任
肇事逃逸是交通肇事罪從重處罰的情節。交通肇事后逃逸,并已構成交通肇事罪的,將受到3年以-7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事處罰。如果因逃逸之人死亡的,將受7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處罰。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規定: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解釋》規定: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構成犯罪:
(1)死亡1人或者重傷3人以上,負事故全部或者的;
(2)死亡3人以上,負事故同等責任的;
(3)造成公共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直接損失,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無能力賠償數額在30萬元以上的。
另外,交通肇事致1人以上重傷,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處罰:
(1)酒后、吸食毒品后駕駛機動車輛的;
(2)無駕駛資格駕駛機動車輛的;
(3)明知是安全裝置不全或者安全機件失靈的機動車輛而駕駛的;
(4)明知是無牌證或者已報廢的機動車輛而駕駛的。
交通肇事逃逸構成的要件必須是前提,屬于交通肇事的這種狀況,沒有人員傷亡的話,不會構成交通肇事罪,因此也不屬于肇事逃逸,如果已經造成了死亡,一人,或者是重傷三人以上,并且,明知道發生了交通事故交通事故,當事人駕車逃跑,屬于,肇事逃逸。
交通肇事致人死亡怎樣判刑?
怎樣進行交通肇事逃逸賠償
交通肇事致人死亡怎樣判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法學學士學位,現執業于湖北省規模最大之一的北京盈科(武漢)律師事務所,中華全國律師協會會員,湖北省律師協會會員,法律援助中心律師。自從事法律工作以來,始終秉持“專業、專一、專情,為您的事而專”的執業理念,以深厚的法學功底為依托,以豐富的辦案經驗為拐杖,以當事人最大利益為導向,為當事人提供辦案最專業,服務最美好,最優質的法律服務。執業以來以專業化、品牌化、團隊化為發展方向,致力于致力于勞動、人損、建設工程領域的理論和實務研究,并辦理了大量的勞動爭議、人損、建設工程合同糾紛案件,積累了豐富的辦案經驗,為當事人提供了全方位專業法律支持,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以誠信、責任的品質提供專業、高效的服務,獲得了當事人的信賴和好評!
一級醫療事故賠償計算標準是多少
2020-12-15環境侵權人對生態環境有修復責任嗎
2021-01-01社會撫養費的支付數額是多少
2020-11-11附身份關系的贈與合同是否有效
2020-11-18何為婚姻法上的男女平等
2020-11-21法律如何判定扶養關系
2021-01-22移送管轄查封是否繼續有效
2021-03-10離婚協議書反悔如何處理
2021-02-28征用土地糾紛如何解決
2021-03-23被保險人的直接解除權行使條件有哪些
2021-02-27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管轄問題
2021-02-23什么是保險人?
2020-12-23公眾責任險缺失 誰來為商家“保險”?
2020-12-02自家車撞自家車的話保險要賠償嗎
2021-02-11保險法中是如何規定追償的
2021-01-03總承包合同與分別承包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1-03-02出讓土地能分割收回嗎
2021-01-31企業改制土地轉讓
2021-01-01模擬拆遷簽約率達到多少比例就可以正式拆遷
2021-02-18親屬代簽的拆遷安置補償協議有效嗎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