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買房子來講,對于很多家庭而言其實都是一件大事,畢竟現在買房涉及到的金額太大,很少有家庭可以一次性支付全款的。然而,在這樣的情況下并不代表就不能買房了,其實可以按揭貸款。那一般買房子有幾種貸款方式呢?下文中律霸小編為你做詳細解答。
一、買房子有幾種貸款方式
對于已參加交納住房公積金的居民來說,貸款購房時,應該首選住房公積金低息貸款。住房公積金貸款具有政策補貼性質,貸款利率很低,不僅低于同期商業銀行貸款利率(僅為商業銀行抵押貸款利率的一半),而且要低于同期商業銀行存款利率,也就是說,在住房公積金抵押貸款利率和銀行存款利率之間存在一個利差。同時,住房公積金貸款在辦理抵押和保險等相關 手續時收費減半。
2、買房貸款方式之二:個人住房商業性貸款
以上兩種貸款方式限于交納了住房公積金的單位員工使用,限定條件多,所以,未繳存住房公積金的人無緣申貸,但可以申請商業銀行個人住房擔保貸款,也就是銀行按揭貸款。只要您在貸款銀行存款余額占購買住房所需資金額的比例不低于30%,并以此作為購房首期付款,且有貸款銀行認可的資產作為抵押或質押,或有足夠代償能力的單位或個人作為償還貸款本息并承擔連帶責任的保證人,那么就可申請使用銀行按揭貸款。
3、買房貸款方式之三:個人住房組合貸款
住房公積金管理可以發放的公積金貸款,高限額一般為10-29萬元,如果購房款超過這個限額,不足部分要向銀行申請住房商業性貸款。這兩種貸款合起來稱之為組合貸款。此項業務可由一個銀行的房地產信貸部統一辦理。組合貸款利率較為適中,貸款金額較大,因而較多被貸款者選用。
二、按揭貸款的還款方式有哪些
目前購房貸款還款方式主要是等額本息還款和等額本金還款。
1、等額本息還款,本金逐漸增加
所謂等額本息還款,就是指貸款期限內每月以相等的金額償還貸款本息,直至結清貸款。即借款人歸還的利息和本金之和每月都相等,利息和本金占計劃月還款額的比例每次都發生變化,開始時由于本金較多,因而利息占的比重較大,當期應還本金=計劃月還款額-當期應還利息,隨著還款次數的增多,本金所占比重逐漸增加。
計算公式:
計劃月還款額=〔貸款本金×月利率×(1 月利率)^還款月數〕÷〔(1 月利率)^還款月數-1〕還款月數=貸款年限×12
月利率=年利率/12
還款月數=貸款年限×12
月利率=年利率/12
2、等額本金還款,利息由多及少
等額本金還款方式則指每月等額償還本金,貸款利息隨本金減少逐月遞減直至結清貸款。即每月歸還本金的數額相等,利息=當期剩余本金×日利率×當期日歷天數,每月的還款額并不固定,而是隨著每月本金的減少而遞減,隨著還款次數的增多,利息由多逐漸減少。
計算公式:
計劃月還款額=(貸款本金÷還款月數) (貸款本金-累計已還本金)×月利率
累計已還本金=已經歸還貸款的月數×貸款本金/還款月數
現在銀行的還款方式主要是等額本息、等額本金、雙周供及固定利率等。各種還款方式分別針對是不同的客戶推出的。例如等額本息適合教師、公務員等收入穩定的工薪階層;等額本金適合那些前期能夠承擔較大還款壓力的借款人群,如還款方式相對于前者更能節省利息;雙周供適合周結工資或者是夫妻雙方月中和月底發工資的借款人。在此提醒借款人,不要為了節省利息而選擇不適合自己的還款方式,此外,借款人在申請貸款時還要結合自身現有還款能力,一般月供不能超過家庭收入的50%為宜。
要是不能一次性全款購房的話,其實此時可以考慮向銀行按揭貸款。此時就會涉及到貸款方式的選擇,那當先買房子有幾種貸款方式呢?主要為三種,包括了商業貸款、公積金貸款和組合貸款,購房者需要結合自身的情況確定應該選擇哪種貸款方式。
買房貸款需要的資料有哪些
買房子需要什么證件
假離婚買房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運輸合同中稅款由誰承擔
2020-11-22政府采購法,罰款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20未交房租房東直接不讓住合理嗎
2021-02-15軍人重婚怎么處罰
2021-02-05調解拒不履行怎么申請執行
2020-12-22婚前協議在哪里公證
2021-02-02商業銀行可以自行確定存款利率嗎
2021-03-05合同中是否需要約定稅率
2020-11-20人死了租地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14如何申請限制出境
2021-02-09實習期完還有試用期合法嗎
2021-02-04保險合同到期按什么條款退款
2021-02-10淺談保險公司在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糾紛案中的責任承擔
2020-11-12保險對方公司不肯調解怎么辦
2021-03-18出車禍了保險公司多久賠償傷者
2021-03-21撞死流浪漢 保險公司可不理賠第三方責任險?
2020-12-17投保意外險必須注意的幾點
2021-02-11與普通代理相比,對限制行為能力人民事活動的代理有什么特點?
2021-01-29新農村建設危房拆遷有補償嗎
2020-12-01房屋拆遷時住改非怎么定義
2021-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