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能辦二次取保候審嗎
依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同一個案件只能辦理一次取保候審,不能申請二次的,如果取保候審到期后,解除取保候審或者變更強制措施。
第七十九條?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最長不得超過十二個月,監視居住最長不得超過六個月。
在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期間,不得中斷對案件的偵查、起訴和審理。對于發現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或者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期限屆滿的,應當及時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應當及時通知被取保候審、監視居住人和有關單位。
第九十九條?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對被采取強制措施法定期限屆滿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應當予以釋放、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或者依法變更強制措施。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或者辯護人對于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采取強制措施法定期限屆滿的,有權要求解除強制措施。
犯罪嫌疑人如何認定
1.作案時間。作案時間是指作案人實施犯罪活動從開始到結束的持續時間。任何人作案都離不開一定的時間,如果不具備作案時間,就可以排除其直接實施犯罪的嫌疑。因此,作案時間是確定嫌疑人的一個基本條件。
2.作案空間。作案空間是指作案人進行犯罪活動所涉及的地點和場所。任何案件都有一定的空間,離開空間的案件是不存在的。在發案時間內,是否進入與案件有關的空間,是確定嫌疑人的一個重要條件。
3.因果關系。因果關系是指作案人與案件之間的內在聯系。案件的發生往往有一定的因果關系,只不過有的因果關系比較明顯,有的因果關系不太明顯。因此,因果關系也是確定嫌疑人的一個重要條件。
4.作案工具。作案工具是指作案人進行犯罪活動時所使用的器具、物品。作案人進行犯罪活動時,往往要使用一定的工具,這些工具大多具有一定的行業性或地區性,有的能反映出作案人的職業、專門知識、技能。因此,作案工具也是確定嫌疑人的一個重要條件。
5.贓物。贓物是指作案人通過實施犯罪活動所獲取的物品。某人持有贓物,往往與案件有關聯。因此,有些案件,尤其是侵財型案件,應把贓物作為確定嫌疑人的一個條件。
6.痕跡物證。痕跡物證是指與犯罪活動有關的各種痕跡和物品。與犯罪活動有關的痕跡和物品,通常能反映出作案人的個人特點以及物品的特征。因此,痕跡物證是確定嫌疑人的條件之一。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同一個案件只能辦理一次取保候審,不能申請二次的,如果取保候審到期后,解除取保候審或者變更強制措施。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冒用商標怎么處置
2021-03-10行政處罰限期整改一般多長時間
2021-02-28代書遺囑有效的條件
2021-02-04什么是同居協議,同居協議有效嗎
2020-12-14沒收手機是侵犯財產權嗎
2021-03-13如何判定以危險方式危害公共安全罪和交通肇事罪的界限
2021-02-03婚內財產協議需要進行公證嗎
2021-01-14擔保合同是債權合同嗎
2020-12-02如何保障老年人的住房
2021-02-23實習期員工如何保障自己權益
2020-11-24勞動仲裁員聘任期是幾年
2021-02-18單位強制換崗怎么辦
2020-11-26法院可以強制執行人壽保險保費嗎
2021-01-02房地產保險合同有什么主要內容
2021-01-29承運人無單放貨,正本提單持有人如何索賠?
2020-11-24保險公司未盡到告知義務酒駕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0-11-25肇事用救護車保險報銷嗎
2020-12-18工廠火災保險能全賠嗎
2021-01-06保險合同違約的類型
2021-01-15如何認定事故理賠費
20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