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審期限滿后能續保嗎
依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取保候審期限到期后,是不能延長取保候審期限的,到期后應該及時解除取保候審,如果要繼續偵查的,應該變更強制措施。
第七十九條?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最長不得超過十二個月,監視居住最長不得超過六個月。
在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期間,不得中斷對案件的偵查、起訴和審理。對于發現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或者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期限屆滿的,應當及時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應當及時通知被取保候審、監視居住人和有關單位。
取保候審的方式
1、《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應當責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證人或者交納保證金。據此,取保候審有保證人保證和保證金保證兩種方式。對同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決定取保候審的,不能同時使用保證人保證和保證金保證。
2、保證人是由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的為其擔保的人。保證人必須符合下列條件:與本案無牽連;有能力履行保證義務;享有政治權利,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有固定的住處?和收入。
3、公安、司法機關應當嚴格審查保證人是否符合法定條件,符合保證人條件的,應當告知其必須履行的義務,并由其出具保證書。
4、保證人應當履行以下義務:監督被保證人履行法律規定的被取保候審期間的義務;發現被保證人可能發生或者已經發生違反法律規定的行為時,應當及時向執行機關報告。被保證人有違反法律規定的行為,保證人未及時報告的,經查證屬實后,由縣級以上執行機關對保證人處以1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罰款。如果保證人與被保證人串通,協助被取保候審人逃匿以及明知藏匿地點而拒絕向司法機關提供,構成犯罪的,依據刑法有關規定對保證人追究刑事責任。對于取保候審保證人是否履行了保證義務,由公安機關認定,對保證人的罰款決定,也由公安機關作出。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取保候審期限到期后,是不能延長取保候審期限的,到期后應該及時解除取保候審,如果要繼續偵查的,應該變更強制措施。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鑒定在哪里鑒定,工傷鑒定機構有哪些
2021-03-24吸毒治安案件能移民嗎
2021-01-28勞務派遣安全事故如何認定
2020-12-31適用保護女方需要注意什么
2020-11-29抵押的房子能查封嗎
2020-12-28買房征信報告有效期多久
2021-01-01超出勞動仲裁時效不予受理,可以再上訴嗎
2021-01-19試用期滿后的沉默是否視為承諾購買
2021-02-21飛機延誤多久有賠償
2020-12-11“私了”事故中證據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2021-02-16保險合同條款要遵循什么原則
2021-01-19車子失火保險賠嗎
2020-12-30我國關于養老保險的規定具體是什么
2020-11-29財產保險的損失補償方式有哪些
2021-02-26保險法調整范圍有哪些
2021-03-03保險代理人騙領客戶保險金構成何種犯罪
2021-01-28律師操作保險業務過程中法律適用的疑難問題
2020-12-05村委會是不是確認土地承包無效的主體
2021-02-09怎么合理確定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期限和價格問題
2021-02-20土地轉讓合同糾紛案例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