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取保候審案件的審理期限是多久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百三十八條第一款規定了移送案件的審查期限為一個月,重大、復雜的案件,可以延長半個月。這里所指移送的案件泛指一切刑事案件,非指犯罪嫌疑人被羈押的案件。但是在實際辦理案件當中,案件超長時間審理的現象普遍存在。一些人認為取保候審的時限為一年,審查起訴該類案件只要不超過一年就不算超期,在受理此類案件中存在往后推,遲審查的心理,造成一些取保候審案件久拖不結,有的案件甚至兩三年懸而未結,很容易引發犯罪嫌疑人上訪情況的發生,誘發社會不穩定因素。筆者認為在清理超期羈押的今天,同樣應當杜絕超期審理現象。取保候審作為的一種,同樣起到約束、限制犯罪嫌疑人權利自由的作用,從保護犯罪嫌疑人權利義務的觀點出發,取保候審的案件在審查起訴階段,不能被超期審理,應依據刑事訴訟法的程序規定,在一個月內審結。
二、取保候審的步驟有哪些
①取保候審的申請。被羈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犯罪嫌疑人聘請的律師,有權提出取保候審的申請。
②取保候審的決定。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在接到取保候審的申請書后,應當在7天之內作出是否同意的答復。決定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的,應當報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檢察院檢察長或者人民法院院長批準,并簽發《取保候審決定書》和《執行取保候審通知書》,并責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證人或交納保證金。
③取保候審的執行。取保候審的執行機關為公安機關。公安機關在執行時,應當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宣讀《取保候審決定書》,并令其簽名或蓋章,告知其在取保候審期間應當遵守的規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審期間沒有違反刑事訴訟法第56條規定的,取保候審期間屆滿以后,負責執行的公安機關應將保證金退還給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并告知保證人解除擔保。
④取保候審最長不得超過12個月。在取保候審期間不得中斷對案件的偵查、起訴和審理。取保候審的期限屆滿,或者發現了有刑事訴訟法第15條規定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情形的,或者案件已經辦結的,原決定機關應當作出撤銷取保候審的決定,并通知負責執行的公安機關。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的相關取保候審的內容。綜上所述,通過取保候審判的步驟一般有取保候審的申請,取保候審的決定,取保候審的執行,并且取保候審期限最長不得超過12個月。如還有其他疑問,歡迎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深夜駕駛機動車“碰瓷兒”應如何定性
2021-01-152020年二套房首付比例是多少
2020-11-25依據專利法哪些不屬于專利權
2021-02-19商標侵權是否構成反不正當
2020-11-12分期付款逾期不還,被起訴后需注意什么
2021-03-06交通事故我和保險公司都是被告法院怎么判
2021-01-20辦酒不領證算結婚嗎
2021-03-05離婚后再進行結婚登記要離婚證嗎
2020-12-24撫恤金需要申請嗎
2020-11-16委托合同對于委托他人辦事的理解是什么
2021-03-17學生猝死在宿舍內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28公務員集資房買賣有什么限制
2021-03-12去境外務工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0-12-09社保糾紛是否屬于勞動仲裁
2020-11-26勞動糾紛勞動局該不該管
2021-01-01定期人壽保險是怎么進行理賠的
2021-02-12企業團體意外險理賠內容有哪些
2021-02-07空運險種被保人的義務
2021-02-24煙臺市學校校方責任保險工作實施方案(試行)
2021-02-03旅行社責任保險主要功能
202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