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訴訟不適用調解制度
行政訴訟法第50條規定,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不適用調解。確立這一制度的主要理由是,行政訴訟中的被告是依法行使行政管理職權的行政機關,它所作出的行政行為是法律賦予的權力,是代表國家行使職權。因此,作為被告的行政機關應當依法行政,沒有隨意處分的權力。但是,這一觀念已經受到了挑戰。目前,學術界和實務界已經意識到,對于行政裁決行為、行政合同行為、行政機關具有酌處權的行為等,得允許調解。同時,行政訴訟法第67條第3款規定,賠償訴訟可以適用調解。一般認為,行政賠償訴訟的原告可以放棄或者處分自己的請求賠償的權利;被告在一定的范圍內在一定的程度上也有一定的自由裁量余地,因此允許進行調解。
(二)撤訴制度
行政訴訟法第51條規定,法院對行政案件宣告判決或者裁定前,原告申請撤訴的,或者被告改變其所作的行政行為,原告同意并申請撤訴的,是否準許,由法院裁定。根據行政訴訟法及其司法解釋的規定,撤訴包括以下三種情形:一是自愿申請撤訴。自愿申請撤訴主要包括兩種情形:原告主動申請撤訴和被告改變行政行為之后申請撤訴。二是視為申請撤訴。又稱為推定申請撤訴,是指原告經人民法院兩次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時,法院即可視為原告自愿撤回起訴,以法院裁定準許而終結訴訟的制度。三是按撤訴處理。原告或者上訴人未按規定的期限預交案件受理費,又不提出緩交、減交、免交申請,或者提出申請未獲批準的,按自動撤訴處理。由于中國行政訴訟沒有和解制度,撤訴制度已經成為實現當事人和解的重要途徑。
(三)訴訟不停止執行制度
訴訟期間,不停止具體行政行為的執行。這一制度確立的理由主要是,行政行為具有的效力先定性,行政行為一旦作出,就假設符合法律規定,是合法的行政行為,對于行政機關本身和行政相對人具有約束力,必須遵照執行。這一觀念也正在遭受各方的質疑,要求確立訴訟停止執行的呼聲也越來越高。法院的觀點認為,訴訟不停止執行制度雖然存在一定缺陷,但是應當在堅持訴訟不停止執行的基礎上予以適當改進。訴訟不停止執行制度也存在一些例外,即被告認為需要停止執行的;原告申請停止執行,法院認為該行政行為的執行會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失,并且停止執行不損害社會公共利益,裁定停止執行的;法律、法規規定停止執行的。
(四)先予執行制度
先予執行制度是法院在審理行政案件過程中,因原告的生活、生產等的特殊需要,根據當事人的申請預先裁定給付一定財物或者立即停止或者實施某種行為的訴訟制度。一般而言,先予執行的適用范圍主要集中在金錢給付和行為給付兩個類型。金錢給付包括撫恤金、最低生活保障費、社會保險金等;行為給付包括立即停止侵害、排除妨礙、需要立即制止某項行為等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小企業的合同風險有哪些
2021-03-17債權質押合同質押到期債權未履行怎么辦
2021-01-16交通事故責任認定
2021-03-18離婚案件中夫妻共同債權債務處理之我見
2021-01-27離婚證據的收集包括哪些
2021-03-01法院保全船舶怎么執行
2021-03-03只有繼承公證書沒有過戶的房產能抵押嗎
2020-12-10人死了租地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14工程嚴重延期是否可以不履行合同
2021-03-09不安抗辯時能不能解除合同
2021-03-24二次固定合同到期終止怎么賠償
2020-12-12實習期沒有工資需要簽合同嗎
2021-02-13對于被保險人來說在處理三方關系時應注意什么
2021-03-24如何提防人壽保險合同條款中的陷阱
2021-03-10購買人身保險新型產品,防范誤導新對策
2020-12-19保險費率是否適用價格法
2021-02-22保險代理人騙領客戶保險金,保險代理人構成何種犯罪
2021-01-10機動車因不明原因起火保險公司是否應賠償
2021-01-24被保險人因犯罪死亡保險人應否承擔給付責任
2020-12-06拆遷時土地出讓與劃撥有區別嗎
202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