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案件執行的主體是誰
一、什么是行政案件
行政案件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國家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違法或不當的,侵犯其合法權益的,依照《行政訴訟法》規定的程序提出起訴,由人民法院立案處理的行政爭議案件。
二、行政案件執行的主體是誰
所謂執行的主體,是指行政執行案件中涉及到的享有訴訟上的權利、承擔訴訟上的義務的主體。在由行政機關執行的時候,就是程序上的權利與義務的承擔者。它包括執行組織、執行當事人、執行參與人和執行異議人。
1、執行組織
執行組織,也叫執行機關,是指擁有行政訴訟執行權并主持執行過程的主體,即人民法院和有權行政機關。申請人申請的具體組織機構是法院的執行庭,并由執行員操作實施。當然這種分工,應當說主要還是工作性質而不是法律性質的,法律上的執行組織或執行機關原則上就是第一審人民法院。當然,如果情況特殊需要由第二審人民法院執行的,或者第二審人民法院決定由其執行的,也可以由第二審人民法院執行。
執行組織除法院以外,就是部分行政機關了。在行政法上,所有的行政機關都有一定的行政職權,但并非所有行政機關就當然有強制執行權。所以,能夠成為執行組織的行政機關只能是依照法律具有強制權與強制手段、措施的行政機關。
執行組織在執行程序上居主導者地位,它主持著整個執行過程,在法律上對執行負責。它負責審查執行的申請,決定執行立案,決定選擇執行措施,制訂執行方案,組織執行活動的實施,并按規定收取執行費用,接受案外人的異議并進行審查,依法決定執行的中止、終結,并宣布執行完畢,等等。
2、執行當事人
執行當事人,是指執行申請人與被申請人,或者是執行人與被執行人。其當事人的身份是由第一審程序中原告與被告轉化而來的,是執行案件權利與義務爭議的主體。無論是一審中的原告還是被告,都可能成為申請人,也可能成為被申請人,關鍵看行政裁判確定誰是權利人誰是義務人。
在行政機關依法自行執行的情況下,沒有申請人與被申請人,而有執行人與被執行人。作為原爭議一方當事人的行政機關,同時又成為了執行機關,這是一種雙重身份兼具的現象。在實踐中,這種執行及時而有效,但同時也難免有功能混淆或不公正之嫌。筆者認為,在現行體制下,至少應考慮由另一個機構負責執行。行政決定與執行的分立,應是行政法治的趨勢。
3、執行參與人
執行參與人,是指除執行當事人以外的其他參與執行過程的單位或個人。他們因情況不同,各自承擔的義務內容也不盡一致。主要有:因占有執行標的物而承擔的交付、劃撥該標的物的義務等。
如果讀者有涉及到法律的問題需要援助的,歡迎來律霸網進行咨詢,我們有專業的律師團隊幫助你。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強制算是屬于行政處罰嗎
2020-12-30法律顧問的常法費有標準嗎
2021-01-19攝影作品著作權侵權投訴程序
2020-11-30交警如何開責任認定書
2020-11-16被贈與有戶口限制嗎
2020-12-07保護令案件的證明方法是什么
2021-02-03哪些交通事故將不予理賠
2020-12-23土地確權是否逐戶逐地塊丈量土地
2021-01-03入職多久才算事實勞動關系
2020-11-21出口運輸保險怎樣安全省費
2021-01-27車險索賠須知
2021-02-20如何認定保險合同的效力
2021-03-05人身保險適用補償原則是什么意思
2021-03-16什么是人身保險合同
2020-11-18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全文內容有哪些
2021-01-10四川省的商業車險二次費改啟動了
2020-12-08保險單丟了能理賠嗎
2020-12-03保險欺詐的法律后果是怎么樣的呢
2021-01-23被搶新車變舊車 保險公司到底該不該賠?
2021-02-18關于承包地登記的問題有哪些
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