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房買賣在很多一線城市很常見。很多年輕一族都會選擇購買二手房來降低購房壓力。那么,二手房交易有哪些不利?二手房交易有哪些弊端?二手房交易應該關注哪些?
自6月11日起,全國對不滿5年住房的二手買賣房交易征收5%的營業稅。面對這一新政策可能給交易帶來的多交稅費問題時,正應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為躲避多交營業稅,一些未滿5年的二手房的買賣雙方正以以下方式開始悄然變相買賣:
一、私下交易,暫不過戶
這種交易方式的特征是雙方談好房價,簽好合同,付清(部分付清)房款,房主(賣方)先將房子及兩證交給買方,買方住進房屋,待房子滿期5年后再去辦理過戶手續。以此來規避營業稅。如此方法,買方不能通過銀行“按揭”取得貸款來支付房款;更重要的是從法律角度來看,風險極大:如果賣方因為債務糾紛,該房可能會被法院查封;賣方還可能惡意掛失原兩證,辦理新證后一房二賣,或做抵押,如果此后的行為都履行了相應的法律手續,對買方極為不利。
二、簽訂“陰陽合同”
雙方簽訂的協議約定了房屋的真實交易價格,但在交易市場填寫房屋買賣契約時,將房屋價格填少,以達成少交房屋營業稅和契稅的目的。但由于協議在先,交房管部門存檔的契約在后。按照法律契約便替代了原協議。如果在房屋過戶完成后,買方堅持以契約約定的價格為依據,少給付房款,糾紛就會產生,訴訟便隨之產生。即使是差額款要回,所產生的經濟損失也會大于少交的稅。
三、“買賣”變“贈與”
以前買賣契稅低,贈與契稅高時,很多家庭成員內部間的房屋交易原本是贈與,為了省契稅,而改成“買賣”;現在不是家庭內部成員之間的房屋買賣,為了規避營業稅,也改成了贈與。但因贈與和買賣是兩種不同的法律行為。以贈與的方式來辦理房屋買賣交易會帶來更大的風險:贈與不能反悔,沒有違約更談不上違約責任,一旦買方不能如數支付房款時,賣方無法得到法律的保護。如果賣方因債務問題而將房屋抵押出去,或者因債務糾紛被訴訟到法院,債權人行使撤銷權,買方到手的房屋也可能被法院追回。
律師建議:二手房買賣還是應該通過正常的程序辦理,該交的稅不能省,否則很容易造成買賣者之間的糾紛,訴訟也將不可避免的,到時就會“因小失大”。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夫妻共同債務如何認定
2021-03-14不服勞動仲裁怎么處理
2021-03-19征地補償安置協議
2020-12-18第三方支付接口收費標準是怎樣的
2020-11-16怎么取保候審?取保候審的條件有哪些?
2021-03-02父母如何起訴子女索要贍養費
2021-03-23傷殘等級鑒定的標準
2021-02-26勞動報酬規定是怎樣的
2020-12-26試用期勞動合同怎么寫
2021-01-13員工簽字又反悔 訴至法院被駁回
2020-11-16保險合同規定車禍過時報案不賠償條款屬霸王條款
2020-12-01保險合同無責任或無過錯不賠償格式條款無效嗎
2021-02-09交通事故傷人后保險公司理賠流程
2020-11-18保險合同的中止的定義是什么
2021-01-24是履行財產保險合同的首要原則是什么
2021-02-03人身保險的保險人有代位求償權嗎
2020-12-05如何進行國有土地出讓,國有土地轉讓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0-11-16農民該如何維護自己參與土地流轉的合理收益
2021-03-17小產權房的房屋拆遷補償是怎么規定的
2021-01-152020年最新廠房拆遷補償政策
2021-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