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雙務合同中,合同當事人各自享有權利,并承擔義務。針對一方提出的請求權,如果另一方不認同的話,可以行使抗辯權,包括先訴抗辯權、同時履行抗辯權和不可抗辯權等。每種抗辯權的成立條件都不大一樣。那么不可抗辯權成立的條件是什么?下面小編結合有關知識給大家講一講。
一、不可抗辯權的成立條件是什么?
1、雙方當事人因同一雙務合同而互負債務。
不安抗辯權為雙務合同的效力表現,其成立須雙方當事人因同一雙務合同而互負債務,并且該兩項債務存在對價關系。
2、后給付義務人的履行能力明顯降低,有不能為對待給付的現實危險。
不安抗辯權制度保護先給付義務人是有條件的,只有在后給付義務人有不能為對待給付的現實危險、害及先給付義務人的債權實現時,才能行使不安抗辯權。
3、有先后的履行順序,享有不安抗辯權之人為先履行義務的當事人。
4、先履行義務人必須有充足的證據證明相對人無能力履行債務。
5、先履行一方的債務已經屆滿清償期。
6、后履行義務未提供擔保。
7、合同法68條之規定。
二、不可抗辯權行使的效力是什么?
1、先給付義務人中止履行
按合同法第68條規定,先給付義務人有確切證據證明后給付義務人的履行能力明顯降低,有不能為對待給付的現實危險的,有權中止履行。所謂中止履行,就是暫停履行或者延期履行,履行義務仍然存在。在后給付義務人提供適當擔保時,應當恢復履行。此處所謂適當擔保,既指設定擔保的時間適當,更指設定的擔保能保障先給付義務人的債權得以實現。至于擔保的類型則在所不限,可以是保證,也可以是抵押、質押等。
2、先給付義務人解除合同
按合同法規定,先給付義務人中止履行后,后給付義務人在合理期限內未恢復履行能力并且未提供適當擔保的,先給付義務人可以解除合同。解除的方式,由先給付義務人通知后給付義務人,通知到達時發生合同解除效力;但后給付義務人有異議時,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與仲裁機構確認合同解除效力。后給付義務人的行為構成違約時,應負違約責任。
綜上所述,不可抗辯權是最常見的一種抗辯權形式。在存在先后履行順序的雙務合同中,先履行一方有充分證據證實對方有違約行為,后履行合同一方沒有提供擔保的,先履行一方可以行使不可抗辯權。這時,合同自動終止,等后履行一方償還債務或者提供擔保后,抗辯權自動撤銷,合同繼續執行。
不安抗辯權行使怎么確定
債務人行使的抗辯權有哪些
連帶責任的保證人之間有先訴抗辯權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征地拆遷程序是怎樣的
2020-11-26出售土地使用權的方式有哪些
2020-11-08訴前調解可不可以聘請律師
2020-11-19房產繼承糾紛的訴訟時效
2020-12-30財產保全還需要自己抵押什么嗎
2020-11-28宅基地侵權糾紛答辯狀如何寫
2020-11-14工傷賠償協議后老板不給錢怎么辦
2021-03-17合同中債權抵銷的要件是什么
2020-12-22退休返聘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0-12-15新交通法規之實習期間上高速的規定是什么
2020-12-28單位給員工調崗應該怎么做
2021-01-23無故辭退員工賠償規定是怎樣的
2021-03-03出車禍意外死亡意外保險能賠多少錢
2021-03-23產品責任險的賠償問題如何處理
2021-03-15重大誤解訂立的保險合同是否能變更
2021-02-26什么叫地下保單
2021-03-18在保險公司掛職有危險嗎
2021-03-06什么是保險責任準備金
2020-11-19買保險 律師教你“八招”防忽悠
2020-12-18酒后駕車被撞死保險公司該賠償嗎?
20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