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這一規定,在適用上應注意:
(1)明確規定只有實施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行為的,才承擔刑事責任,除本條列舉的行為以外的,不負刑事責任。①消除了人們對于本條列舉的犯罪是否包括過失犯罪的疑慮。在刑法修改以前,規定“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殺人、重傷、搶劫、放火、慣竊罪或者其他嚴重破壞社會秩序罪,應當負刑事責任。”使司法工作者在實踐不便于掌握對于過失犯罪是否也按本條處理,因而不得不由**解釋作出闡釋。②消除了其他嚴重破壞社會秩序罪應如何理解的疑問。在修改刑法的過程中,多數學者認為嚴重破壞社會秩序罪主要是指犯罪性質及其嚴重危害相當于規定所列舉的各罪的故意犯罪,但仍然存在不同理解。修改后的刑法明確列舉了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應當負刑事責任的情形,便于實踐中正確執行法律,這是總結司法實踐經驗所作的規定,它體現了打擊嚴重刑事犯罪斗爭中的刑事政策。
(2)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被脅迫、誘騙參與犯罪,被教唆犯罪,或者屬于犯罪預備、中止、未遂,情節一般的,可以免除處罰或者不認為是犯罪。
(3)以下情形,可以不認為是犯罪:①已滿14周歲不滿16歲的人以大欺小,以強凌弱,使用語言威脅或者使用輕微暴力強行索要其他未成年人的生活、學習用品或者錢財的;②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偶爾與幼女發生性行為,情節輕微,尚未造成嚴重后果的。
(4)刑法第十七條第二款規定的八種犯罪,是指具體犯罪行為而不是具體罪名,對于刑法第十七條中規定的“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是指只要故意實施了殺人、傷害行為并且造成了致人重傷、死亡后果的,都應負刑事責任。而不是指只有犯故意殺人罪、故意傷害罪的,才負刑事責任,綁架撕票的,不負刑事責任。對司法實踐中出現的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綁架人質后殺害被綁架人、拐賣婦女、兒童而故意造成被拐賣婦女、兒童重傷或死亡的行為,依據刑法是應當追究其刑事責任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連帶責任擔保只有名章有效嗎
2020-12-01打官司沒錢請律師該怎么做
2021-01-24工傷賠償計算表
2020-11-18撤銷婚姻需要經過哪些程序
2020-11-14法院終結執行后訴訟時效怎么算
2020-11-08什么是圖形商標
2021-03-13贍養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21當事人能否協議選擇管轄法院
2021-01-12物保人承擔的締約過失責任
2020-11-10交通事故財產保全需要擔保嗎
2020-11-13佛山市住房公積金提取的前提需要哪些
2020-11-18公司規章是否必要
2021-02-03競業限制補償金怎么領取
2021-01-23人身保險法中的保險利益存在于何人
2021-02-16男友是否可以給女友投人身保險
2021-02-05工資中繳納失業保險的份額是多少
2021-01-02汽車涉水后怎么處理什么情況下車子涉水可以理賠
2021-03-22退機動車保險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1-31沒有上崗證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1-02-02被保險人從第三者取得損害賠償的,保險人還用賠償嗎
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