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錯誤
在民事訴訟中,為了保證案件的公證審判,法律規(guī)定與案件有利害關系的當事人,是不能參與到民事訴訟的審判的。當事人也是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回避的。那么,民訴法申請回避的時間是怎樣的呢?下面,律霸網(wǎng)小編詳細為您介紹具體內(nèi)容。
一、民事訴訟法回避申請?zhí)岢鰰r間
根據(jù)《民事訴訟法》第四十六條的規(guī)定:當事人提出回避申請,應當說明理由,在案件開始審理時提出;回避事由在案件開始審理后知道的,也可以在法庭辯論終結(jié)前提出。
被申請回避的人員在人民法院作出是否回避的決定前,應當暫停參與本案的工作,但案件需要采取緊急措施的除外。
當事人只要在限定時間內(nèi)提出回避申請并說明理由,被申請回避的人員即應暫時停止審理或參與本案的工作,以待人民法院作出是否回避的決定。但也不能一概而論,有的案件正需要采取緊急措施,若因當事人申請回避而停止執(zhí)行職務,勢必給案件的審理和執(zhí)行帶來難以彌補的損失。在這種情況下,被申請回避的人員,仍應及時采取措施,但本案其他工作必須暫停。
二、法院如何處理回避申請
回避方式有兩種自行回避與申請回避。
陪審員屬于審判人員,陪審員的回避由法院院長決定。刑訴第30條: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的回避,應當分別由院長、檢察長、公安機關負責人決定。民訴第47條:院長擔任審判長時的回避,由審判委員會決定;審判人員的回避,由院長決定;
由審判決定回避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審判人員自行回避,即負責案件的審判人員,認為自己具有回避制度法定情形之一而主動提出回避;另一種是當事人申請回避,即當事人認為審判人員有回避制度法定情形之一的,用口頭或者書面形式申請他們退出該案的審理。申請書應遞交于法院院長。
人民法院對當事人提出的回避申請,應當在申請?zhí)岢龅娜諆?nèi),以口頭或者書面形式作出決定。申請人對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jīng)Q定時申請復議一次。復議期間,被申請回避的人員,不停止參與本案的工作。人民法院對復議申請,應當在三日內(nèi)作出復議決定,并通知復議申請人。
以上就是律霸網(wǎng)小編為您帶來的關于“回避”的相關法律知識的講解,大家可以仔細閱讀本文,并結(jié)合自己的實際,做出明智的決定與處理,小編的解答希望能幫助到您。如果您還有什么其他法律問題需要咨詢,可以聯(lián)系我們律霸網(wǎng)平臺的專業(yè)律師,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法律服務。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孕期女職工保護法律規(guī)定
2021-01-02即將被執(zhí)行的房產(chǎn)能否保全
2020-11-18版權(quán)費用糾紛是怎樣的
2020-11-10質(zhì)押股權(quán)是否承擔債務
2021-01-23監(jiān)護人無法履行責任的條件怎么認定
2021-01-14交通事故認定書怎么確定
2021-01-15房產(chǎn)證抵押貸款所需的條件有哪些
2020-11-14上市銀行呆賬準備金計提方法差異原因有哪些
2021-01-01被迫簽訂有欺詐性的合同可以撤銷嗎
2021-01-17房屋合同簽好可以換嗎
2020-12-29競業(yè)限制對在校學生有效嗎
2021-02-23不簽勞動合同是否存在事實勞動關系?單位應當承擔什么法律后果?
2021-03-24工傷申請應該歸哪個仲裁委管轄
2020-12-10飛機延誤什么時候給賠償
2021-01-25保險合同保證義務的執(zhí)行主體是誰
2020-11-23車主變更保險合同未改 保險公司不能免責
2020-12-19外資保險公司因解散清算的,需要公告嗎
2020-12-28車禍后保險金怎么申請
2020-11-09保險合同怎么簽才算成立
2020-11-08購買第三者責任保險注意什么
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