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還款是否作為訴訟時效中斷的條件?
根據民法通則第140條的規定,中斷訴訟時效的事由包括提起訴訟(起訴)、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請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承諾)。這些事由區別于中止訴訟時效的事由,都是依當事人主觀意志而實施的行為。訴訟時效的目的是促使權利人行使請求權,消除權利義務關系的不穩定狀態,從而訴訟時效進行的條件是權利人不行使權利,如果當事人通過實施這些行為,使權利義務關系重新明確,則訴訟時效已無繼續計算的意義,當然應予以中斷。
1.起訴。即權利人依訴訟程序主張權利,請求人民法院強制義務人履行義務。起訴行為是權利人通過人民法院向義務人行使權利的方式。故訴訟時效因此而中斷,并從人民法院裁判生效之時重新起算。
2.請求。這里指權利人直接向義務人作出請求履行義務的意思表示。這一行為是權利人在訴訟程序外向義務人行使請求權。改變了不行使請求權的狀態,故應中斷訴訟時效。
3.認諾。即義務人在訴訟時效進行中直接向權利人作出同意履行義務的意思表示。基于義務人認諾所承擔的義務,使雙方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重新得以明確,訴訟時效自此中斷,并即時重新起算。認諾的方式有多種多樣,包括部分清償、請求延期給付、支付利息、提供履行擔保等。
二、訴訟時效中斷的法律效果
訴訟時效中斷的事由發生后,已經過的時效期間歸于無效,中斷事由存續期間,時效不進行,中斷事由終止時,重新計算時效期間。但如何確認中斷事由的終止,因事由的性質有別而有所不同:
(1)因請求或同意中斷時效的,書面通知應以到達相對人時為事由終止;口頭通知應以相對人了解時為事由終止。在時效期間重新起算后,權利人再次請求或義務人再次同意履行義務的,訴訟時效可再次中斷。
(2)因提起訴訟或仲裁中斷時效的,應于訴訟終結或法院作出裁判時為事由終止;權利人申請執行程序的,應以執行程序完畢之時為事由終止。
(3)因調解中斷時效的,調處失敗的,以失敗之時為事由終止;調處成功而達成合同的,以合同所定的履行期限屆滿之時為事由終止。
訴訟時效中斷的意義是非常明顯的,可以有效的延長訴訟時效,因為根據法律規定,在訴訟時效中斷后,應當重新計算訴訟時效。訴訟時效屆滿后,如果當事人提起訴訟行為的話,司法機關是可以不予受理的,具體情況應當由司法機關進行認定。
什么是訴訟時效中斷?
借條的訴訟時效中斷有哪些法定事由
民事訴訟時效中斷有什么條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分為幾級
2021-02-08中小企業實行股權激勵有什么好處
2021-02-06合同保證金能否在貨款中扣除
2021-02-24財務糾紛擔保連帶責任
2021-03-01離婚財產如何分配離婚財產分配原則
2021-02-01非撫養方可以頻繁探望子女嗎
2020-11-10父親放棄繼承房產孫子能繼承嗎
2021-02-27刑訴發回重審能用簡易程序嗎
2020-12-23股票遺產繼承有期限嗎
2020-12-19想訴訟離婚,女方把結婚證藏起來怎么辦
2021-03-02配偶成為法定繼承人需滿足什么
2020-12-21學生周六溺水身亡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0賣家是否要按約付中介費
2021-02-21勞務派遣工合同到期終止可否享受經濟補償金
2021-01-17a2實習期肇事法院判司機賠償嗎
2021-01-31調崗后沒采用書面形式但員工已就崗,什么時候提出異議有效
2021-03-16無故辭退員工賠償規定是怎樣的
2021-03-03意外險報銷的流程是什么樣的,需要哪些材料
2021-03-09團體意外傷害險的保險責任
2020-11-19國內水路、陸路貨物運輸保險的基本內容有哪些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