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合同詐騙罪和詐騙罪都是屬于同一種犯罪行為,本身不存在哪一個更為嚴重的問題,依據犯罪情節確定哪一個嚴重。這兩種行為故意內容不同。民事欺詐行為的當事人采取欺騙方法,旨在使相對人產生錯誤認識,做出有利于自己的法律行為,然后通過雙方履行該法律行為謀取一定的“非法利益”,其實質是牟利,但不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而合同詐騙罪雖然客觀上可引起他人一定民事法律行為的“意思表示”,但行為人并沒有承擔約定民事義務的誠意,而是只想使對方履行那個根本不存在的民事法律關系的“單方義務”,直接非法占有對方財物。因此,可以得出結論:合同詐騙罪是以直接非法占有公私財物為故意內容,而民事欺詐則是通過雙方履約來間接獲取非法財產利益。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二十四條 合同詐騙罪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以虛構的單位或者冒用他人名義簽訂合同的;
(二)以偽造、變造、作廢的票據或者其他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的;
(三)沒有實際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額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誘騙對方當事人繼續簽訂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對方當事人給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擔保財產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的。
第二百六十六條 詐騙罪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案件在調查中,按照案件的詐騙金額的數額較大、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進行判處。根據案件的實施情節不同和案件的犯罪結果不同,分別處以三年以下或無期徒刑,對案件犯罪人員進行處罰和罰款,保護公民的合法權益。
電信詐騙2萬判多長時間?
合同詐騙罪幾大構成要件
怎樣認定保險詐騙罪的對象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標駁回復審期限要多久
2021-01-11上下班遇交通事故,可以認定為工傷的情形有哪些
2021-02-27夫妻個人債務怎么取證
2021-03-14光污染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0-12-10試用期隨意辭職要賠償用人單位嗎
2020-11-16《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實施后人民法院受理 審理勞動爭議案件新
2020-11-19人身意外險的賠償項目有哪些
2020-12-19法律規定投保人有哪些權利
2021-01-31有關保險的"法律常識"
2021-01-28旅游意外險條款
2020-11-28保險公司申報,修改或調整備案的財產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時應提交哪些文件
2020-12-29保險法解釋二的出臺,對司法實踐更具有操作性了
2021-03-22有單獨為車窗玻璃破裂設計保障的險種嗎?
2021-01-30關于國家鼓勵開荒地的政策
2021-01-11誰有資格拆除違建
2021-02-09農村拆遷安置門面房歸誰
2021-01-27購房的基礎知識有哪些
2021-01-23無證房屋被棚改,如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2020-12-15拆遷維權程序中要遵守的時間規定
2020-11-24違章建筑強拆的程序是什么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