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電子合同生效時間
在一般情況下電子合同的成立時間就是電子合同的生效時間,合同成立的時間是對雙方當事人產生法律效力的時間。一般認為收件人收到數據電文的時間即為到達生效的時間。以數據電文發出電子合同只要送達到受要約人通常的地址、住所或者能夠控制的地方(如信箱等)即為送達生效。即使在要約送達受要約人之前受要約人已經知道其內容,電子合同也不生效。
采用數據電文形式訂立合同,收件人指定特定系統接收數據電文的,該數據電文進入該特定系統的時間,視為到達時間;未指定特定系統的,該數據電文進入收件人的任何系統的首次時間,視為到達時間。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十六條要約到達受要約人時生效。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
第十一條 數據電文進入發件人控制之外的某個信息系統的時間,視為該數據電文的發送時間。收件人指定特定系統接收數據電文的,數據電文進入該特定系統的時間,視為該數據電文的接收時間;未指定特定系統的,數據電文進入收件人的任何系統的首次時間,視為該數據電文的接收時間。當事人對數據電文的發送時間、接收時間另有約定的,從其約定。
二、電子合同特征
一種民事法律行為
電子合同這種民事法律行為是雙方或者是多方民事主體的法律行為,當事人之間以電子的方式設立、變更、終止財產性民事權利義務為目的,當事人之間簽訂的這種合同是合同的電子化,是合同的新形式。
交易主體虛擬和廣泛
電子合同訂立的整個過程所采用的是電子形式且符合易保全的特性,通過電子郵件、EDI等方式進行電子合同的談判、簽訂及履行等。這種合同方式大大的節約了交易成本,提高了經濟效益。電子合同的交易主體可以是地球村的任何自然人和法人及其相關組織,這種交易方式當然需要提供一系列的配套措施,如建立信用制度,讓交易的相對人在交易前知道對方的資信狀況,在世界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信用權益必將成為一種無形的財產。
技術化、標準化
電子合同是通過計算機網絡進行的,他有別與傳統的合同訂立方式,電子合同的整個交易過程都需要一系列的國際國內技術標準予以規范,如:電子簽名、電子認證等。這些具體的標準是電子合同存在的基礎,如果沒有相關的技術與標準電子合同是無法實現和存在的。
電子合同在近些年來越來越常見,電子合同也是合同,也是受到合同法的保護和約束,電子合同有通過電子郵件網頁等方式進行簽訂。也就是說電子合同和紙質合同的履行時間是相同的,只要是到了履行時間就需要履行相應的義務。
P2P中電子合同的法律效力問題
哪些合同不能使用電子簽名?
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可以解除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境外結婚注冊證書的認證
2021-01-23申請設立經營性互聯網文化單位應提交哪些文件
2020-11-10發表權能單獨使用嗎
2021-01-06商號與商標的不同之處是什么
2020-12-17黨紀處分申訴期限如何規定的
2021-01-13離婚后孩子的探視權法律規定
2020-11-25當事人能否協議選擇管轄法院
2021-01-12離婚證據幾年有效
2020-12-22托收承付的承付期為多久,結算條件又是怎樣的
2021-01-10擔保合同都是怎么擔保的
2020-11-17合同無效擔保人還要承擔責任嗎
2020-11-11運輸途中瓷器毀損由誰承擔責任
2020-11-23自殺案首判中會出現什么問題
2021-03-15人身保險投保人不交保費公司是否能解除合同
2021-01-20車險理賠的程序怎么走
2021-02-19無證駕駛人在交通事故中受傷能否獲得保險公司賠償?
2021-02-04如何確定保險合同賠償范圍
2020-11-29理賠中被保險人都有哪些義務
2020-11-25被保險人保護代位求償權實現的義務辨析
2020-12-09承包土地需要知道哪些法律內容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