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簽訂虛假合同法律責任是什么?
簽訂虛假合同法律責任涉及到合同詐騙罪,如果是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進行詐騙的話,這個時候會構成犯罪,具體的處罰方式,還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來進行判斷,有的虛假合同不會構成犯罪,但是合同是無效的。合同詐騙罪是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采取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等欺騙手段,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行為。根據《刑法》第224條的規定,利用經濟合同詐騙他人財物數額較大的,構成詐騙罪。利用經濟合同進行詐騙的,詐騙數額應當以行為人實際騙取的數額認定,合同標的數額可以作為量刑情節予以考慮。
二、合同詐騙罪的認定條件是什么?
(一)明知沒有履行合同的能力或者有效的擔保,采取下列欺騙手段與他人簽訂合同,騙取財物數額較大并造成較大損失的:
1、虛構主體;
2、冒用他人名義;
3、使用偽造、變造或者無效的單據、介紹信、印章或者其他證明文件的;
4、隱瞞真相,使用明知不能兌現的票據或者其他結算憑證作為合同履行擔保的;
5、隱瞞真相,使用明知不符合擔保條件的抵押物、債權文書等作為合同履行擔保的;
6、使用其他欺騙手段使對方交付款、物的。
(二)合同簽訂后攜帶對方當事人交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定金、保證金等擔保合同履行的財產逃跑的;
(三)揮霍對方當事人交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定金、保證金等擔保合同履行的財產,致使上述款物無法返還的;
(四)使用對方當事人交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定金、保證金等擔保合同履行的財產進行違法犯罪活動,致使上述款物無法返還的;
(五)隱匿合同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定金、保證金等擔保合同履行的財產,拒不返還的;
(六)合同簽訂后,以支付部分貨款,開始履行合同為誘餌,騙取全部貨物后,在合同規定的期限內或者雙方另行約定的付款期限內,無正當理由拒不支付其余貨款的。
對于合同一方存在簽訂虛假合同的情況,那么必須對另一方造成了權益的侵犯,可以按照上述法律規定的程序來進行處理,可以起訴到法院進行判決處理,但如果沒有達到合同詐騙的犯罪事實和立案標準的,那么是不需要承擔刑事責任的。
合同詐騙罪怎么處理
合同詐騙罪報案材料有哪些
常見的合同詐騙手段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貨物在運輸過程中毀損如何認定責任主體
2021-03-04一地多證,誰能獲得使用權
2020-12-04地役權在兩塊地上如何建物
2021-01-09哪些人可以接受委托執行
2021-03-07公司股權轉讓有短期負債怎么處理
2020-11-17道路交通傷殘等級鑒定四級標準
2021-03-17有土地證拆遷怎么賠償
2021-01-25審判管轄的種類和定義
2021-01-02交通事故逃逸死亡賠償
2020-12-03長沙市住房公積金最低標準是什么
2021-02-07未取得預售許可時簽訂的協議有效嗎
2020-12-13勞動報酬規定是怎樣的
2020-12-26對外承包工程能否對外派遣勞務
2021-01-07山東省事業人員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1-03-13什么情況公司不能勸退員工
2021-03-22勞動糾紛處理程序怎么進行
2021-01-08懷孕被辭退應該怎么辦
2020-12-03人壽保險的受益人是誰,人壽保險該怎么理賠
2021-02-08產品責任保險與產品質量保險的區別有哪些
2021-03-10新法修訂對保險公司提出挑戰
20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