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隨義務從義務法律規定具體是什么
《合同法》第60條規定: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自己的義務。當事人應當遵循誠實信用的原則,根據合同的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助、保密等義務。該條款中所說的通知、協助和保密的義務,就是當事人履行合同時的附隨義務。附隨義務是本世紀合同法發展的一項突破。在附隨義務理論產生之前,當事人只履行合同中約定的義務,沒約定的就不履行。而附隨義務擴大了合同當事人的義務,即這些義務即使在合同條款中沒有規定,當事人也必須遵守和履行,否則就違背了民法的基本精神誠實信用原則。
雖然我國《合同法》規定了通知、說明、協助、保密等附隨義務,但附隨義務具有先天的局限性。附隨義務是指在法律無明文規定、當事人之間亦無明確約定的情況下,為了確保合同目的的實現并維護對方當事人的利益,主要是人身和財產利益,遵循誠實信用原則,依據合同的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所承擔的作為或不作為的義務。
1、其地位具有“附隨性”
合同關系中的法定義務和約定義務均有明確的法律規定與合同約定為依據,不但明確且具有法律效力,權威性較高,是合同關系中的主要義務。然而附隨義務主要存在于判例學說之中。
2、法律效力較低或者根本不具有法律效力
它衍生和附隨于法定義務、約定義務,容易被忽視。
3、其內容具有“不確定性”
與合同關系中的法定義務、約定義務相比,附隨義務并非自始確定,而是隨著合同的運行,根據合同目的和維護合同當事人利益的需要而逐步確定的。這種不確定性具體表現在:不同的合同關系會產生附隨義務是不確定的;合同運行的不同階段會產生附隨義務亦是不確定的;附隨義務的內容不是統一的、共同的、一般性的,而是特殊的。附隨義務內容的不確定性,加重了合同當事人的注意程度,也容易導致履行行為的效率低下。
4、違反附隨義務的責任不明確
附隨義務由于其依據缺乏權威性且內容不確定,故違反附隨義務的責任也相當不明確。依合同法的一般原理,違反合同關系中的法定義務、約定義務的歸責原則有過錯責任原則、嚴格責任原則和公平責任原則,并有明確的適用情形。但違反附隨義務適用何種原則是不明確的。上述缺陷說明,附隨義務在調整現代合同關系時,平衡當事人之間、當事人與社會間的利益關系的能力極其有限。
合同的附隨義務是一種隱形的,雖然表面上并沒有明確的提出來,但是也是不可以進行違反了,違反了相當于違反了合同條約,需要承擔法律責任的。不過一般情況下附隨義務都是每個合同都必備的,有違反者,可以根據合同條約進行負責任。
附隨義務是合同履行全過程的嗎
合同履行中的附隨義務有哪些內容
擔保人的義務是什么,擔保人承擔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知識產權增資是什么意思
2020-12-27什么是拆遷安置房,如何購買
2021-02-15網上炒股注意事項
2021-01-24車禍中被扶養人的范圍認定,車禍中被扶養人生活費如何計算
2020-11-24再次指定管轄禁止
2021-01-21民工在施工中誤傷工友需要賠償嗎
2021-02-27商場衛生間受傷怎么辦
2021-02-09農村征地對于沒有住房的村民怎么安置
2021-03-26試用期沒有7天不給工資是否合法
2020-12-18公司未給員工足額繳納社保會承擔哪些責任
2020-12-16綜合意外險保障范圍是什么
2020-11-18出口運輸保險怎樣安全省費
2021-01-27酒后駕車被撞死保險公司是否可以拒賠
2021-03-21保險理賠的時效是多久
2020-12-29駕駛員下車修理受傷仲裁委裁決保險不賠
2020-11-19服飾城火災 大眾保險被判理賠75.6萬
2020-12-12投保企業財產保險綜合險的計算公式
2021-01-03保險人的概念
2021-01-07為什么土地承包經營權是登記對抗
2021-02-27土地承包的經營權轉包合同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202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