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權保留是一種通過延緩所有權移轉的方式來擔保出賣人貨款債權獲償的擔保方式。因此,依其自身要求看,其設立應該具備以下幾個要件:
作為擔保目的的債權的有效存在;
產生該債權的買賣或贈與合同中附有所有權保留條款;標的物已由保留所有權人移轉與相對方占有。缺失任何一個要件均不能有效設定所有權保留。本文認為,在這三個要件中,最關鍵的問題是產生債權的合同中是否訂有所有權保留條款。所有權保留條款訂入合同的方式與其他合同條款訂入合同的方式是否存在區別?關鍵中的關鍵就在于:所有權保留條款的訂入是否必須采用明示的方式。在這個問題上,各國、地區的立法與學術觀點并不一致。
在大陸法系國家、地區,德國《分期付款買賣法》規定所有權保留的意思或條款必須是明示的,德國學界亦以為然,我國臺灣地區依其《動產擔保交易法》第5條的規定,亦從此例,規定所有權保留的設定必須以書面形式為之。而在日本法,依其《分期付款買賣法》第7條的規定,凡屬該法規定的買賣類型,即使當事人未明確規定所有權保留約款,亦可推定所有權保留約款的存在,承認所有權保留約款的默示設定。
在我國大陸地區,法律未明確規定設立所有權保留是否必須采用明示的方式,若依合同法規則,所有權保留的設定自可不以明示為限,以默示方法特約所有權保留的,亦無不可。但我們認為,所有權保留屬于擔保方式的一種,依特別法優先于普通法的原理,所有權保留條款的訂立應依我國擔保法的有關規定,以明示且書面合同的形式設定為妥,以求法律精神的一貫。
至于保留所有權人轉移標的物的占有于買受人,這是各國、地區所有權保留制度的共同要求,但在大陸法系,占有有直接占有與間接占有、交付有現實交付與觀念交付之分,因此,以觀念交付的方式尤其是以其中的占有改定的方式移轉占有,可否成立所有權保留,就不無爭議。對此,我們認為,所有權保留本來就是現代法上權利分化思想的產物,依此,出賣人取得一種隱藏于其所保留所有權之中的擔保權,而買受人則享有對標的物的占有使用權,這種權利分化狀態符合雙方當事人的利益要求。以占有改定的交付方式進行所有權保留買賣,雖然無損于該買賣的效力,但卻不符合上述權利分化的要求,從而使所有權保留本身失去意義。因此,從所有權保留制度的功能發揮角度出發,宜將標的物的交付規定為現實交付。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手寫字據起法律效力嗎
2021-01-20期待利益的構成要件
2021-01-02留置權人享有返還原物請求權嗎
2021-03-18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標準是怎樣
2021-02-26怎么合法有效的討薪討債
2021-01-07非直系親屬之間可以贈予嗎
2021-02-21名下無房無車怎么強制執行
2021-01-27勞動關系轉移單需要注意的問題
2021-03-24法律上對繼承權的順序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15離婚案件中申請查封、凍結、保全夫妻共同財產要不要提供擔保
2021-03-22擔保人免除法律責任的條件有哪些
2021-03-10越權代理與無權代理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17哪些財產是不可繼承的?
2021-01-25行政辦事處有處理土地糾紛嗎
2021-03-23回遷房有房本嗎
2021-01-31居民商業產權是否征收房產稅
2021-01-10九級工傷符合解除勞動合同的條件嗎
2021-01-08勞務分包合同應蓋什么印章
2021-01-07企業必須有工會嗎
2020-11-12保險合同中間人與保險合同輔助人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