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刑事和解
刑事和解是指在刑事訴訟過程中,通過調停人或其他組織使被害人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直接溝通、共同協商,雙方達成民事賠償和解協議后,司法機關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再追究刑事責任或從輕減輕刑事責任的訴訟活動。
修改后的刑事訴訟法將于2013年1月1日正式實施,新刑訴法第5編第2章第277至279條對刑事和解的公訴案件訴訟程序進行了專門規定,按照法律規定,因民間糾紛引起,涉嫌侵犯人身權利民主權利、侵犯財產犯罪,可能判處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故意犯罪案件,以及除瀆職犯罪以外的可能判處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過失犯罪案件納入公訴案件適用和解程序的范圍。但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五年以內曾經故意犯罪的,不適用這一程序。對于當事人之間達成和解協議的案件,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可以依法從寬處理。
二、盜竊能不能刑事和解
盜竊是可以刑事和解的,盜竊罪犯罪嫌疑人可以與受害人達成和解,簽訂和解協議,這樣可以獲得法院從輕、減輕或者免于刑事處罰。
三、刑事和解的范圍
1、故意毀壞財物案、破壞生產經營案和輕傷害案;
2、妨害通訊自由案;
3、非法侵入他人住宅案(犯罪嫌疑人主觀故意為入戶盜竊的除外);
4、因合法債務、經濟糾紛非法拘禁他人,沒有毆打、侮辱等情節的;
5、交通肇事案(有醉酒或吸食毒品后駕駛機動車、無駕駛資格駕駛機動車、明知安全裝置不全或安全機件失靈而駕駛機動車、明知是無牌證或者已報廢的機動車而駕駛、嚴重超載、交通肇事逃逸、故意偽造或破壞事故現場、曾因交通肇事被判過刑、斑馬線上致行人死亡并負事故全責及其他嚴重違章致人死亡等情節的除外);
6、因生活無著而初次盜竊、詐騙的案件;
7、初犯、偶犯、在校學生、未成年人、七十周歲以上老年人以及懷孕、哺乳自己未滿一周歲嬰兒的婦女,預備犯、中止犯、防衛過當、避險過當以及親友、鄰里、同學、同事等糾紛引發的,屬于自訴范圍的案件。
四、刑事和解的條件
1、犯罪嫌疑人系自然人,并處于有效控制之中;
2、犯罪嫌疑人所犯罪行屬實質一罪,并有明確的被害人;
3、案件基本事實清楚,基本證據確實、充分;
4、犯罪嫌疑人認罪悔過,對基本事實沒有異議;
5、法定刑為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情節輕微、危害不大。
如果讀者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法務人員如何與聘用的法律顧問進行溝通
2020-11-26關于抵押期限是否影響擔保物權
2021-02-25土地出讓收益包括違約金嗎
2021-02-13什么是同居協議,同居協議有效嗎
2020-12-14虛假離婚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2020-11-27欺詐訂立的合同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2020-11-26房屋中介交易應該注意什么
2021-03-01如何確保售樓書具有法律效力
2020-12-06如何應付房屋租賃中易見的法律糾紛
2020-11-26公司單方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18違法分包導致提供勞務者受傷的法律責任
2021-02-07貿易保險之貨物運輸保險涉及的風險
2020-11-19交通事故中一方逃逸保險公司怎么賠
2021-02-10保險經紀人是什么
2021-01-26雇主責任險保險合同
2020-12-15保險合同和保險合同主體的定義是什么
2020-12-24失業保險基金是專款專用嗎
2021-01-10肇事用救護車保險報銷嗎
2020-12-18雇主責任險的賠償項目有哪些
2021-03-04保險合同免責條款告知義務
20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