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家賠償中不予賠償的三種情形是哪三種
1、立法賠償
立法賠償是指國家對立法機關的立法行為造成的損害承擔賠償責任立法行為是國家豁免的主要領域之一,因立法行為造成的損害只有在很少情況下由國家承擔賠償責任。其中立法行為的范圍包括議會制定的法律及議員在議會的行為,不包括行政機關制定條例等行政規則的行為,因為后者被視為行政行為。
2、軍事賠償
軍事賠償是指國家軍事機關工作人員在執行職務中的違法行為使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受到損害的,受害人有權請求國家賠償。當前,軍事賠償在國外立法中已經得到認可,一般是規定在特別法中,在我國軍事賠償并不因為國家賠償法沒有規定而不存在,依據《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一條,軍隊仍然要承擔賠償責任,但賠償費用不是由國家財政負擔,而是由部隊以軍費和第三產業的收入支出。
3、抽象行政行為賠償
除立法行為能否賠償外,還存在一個對抽象行政行為可否賠償的問題。對此理論界還有爭議,目前普遍的觀點是:根據行政訴訟法,抽象行政行為不能被直接起訴,即使該行為違法,如果發生使相對人合法權益造成損失的現實后果,也要通過具體行政行為實施,所以完全可通過起訴具體行政行為提起賠償訴訟,不必訴抽象行政行為。
二、國家賠償的特征
國家賠償是指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因行使職權給公民、法人及其他組織的人身權或財產權造成損害,依法應給予的賠償。國家賠償由侵權的國家機關履行賠償義務。
第一,國家承擔責任,機關履行賠償義務。國家賠償的一個最顯著的特點就是由國家承擔法律責任,最終支付賠償費用,由法律規定的賠償義務機關履行具體賠償義務,實施侵權行為的公務人員并不直接對受害人承擔責任,履行賠償義務。國家是抽象主體,不可能履行具體的賠償義務,一般由具體的國家機關承擔賠償義務,因此,形成了“國家責任,機關賠償”的特殊形式。不過,不能由此把國家賠償等同于機關賠償責任。
第二,賠償范圍有限。是一種有限賠償責任。國家賠償法規定了國家賠償的范圍,也明確了國家不承擔賠償責任的各種情形。
第三,賠償方式和標準法定化。國家賠償的主要方式是支付賠償金,輔助方式是返還財產、恢復原狀。賠償標準因侵犯的對象和程度的不同而變化,且賠償數額有最高限制。
第四,賠償程序多元化。國家賠償的另一顯著特點是賠償程序多元化,不僅行政賠償和刑事賠償適用不同的程序,而且同樣是行政賠償,受害人可直接向賠償義務機關提出,也可在行政復議、行政訴訟中一并提出,還可以單獨提出。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國家賠償中不予賠償的三種情形是哪三種”的相關法律知識。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知道:國家賠償中不予賠償的三種情形是立法賠償、軍事賠償以及抽象行政行為賠償。國家賠償的賠償范圍是有限的,只有滿足其賠償標準,才能夠享受。對于國家賠償如果大家還有不了解的地方需要找律師咨詢,大家是可以到律霸網進行在線咨詢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該承擔何種責任
2021-03-04司法強拆法律依據
2020-11-17勞動關系解除后單位須在15日內辦理檔案轉移
2021-03-15擔保抵押到終審要多久
2021-02-22法院違法審理案件怎么找證據
2021-03-06民事訴訟主管的標準及范圍是什么
2021-02-25兒子去世,孫子是否有代位繼承權
2021-03-07中介哪些行為會受處罰
2021-02-19競業禁止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0-12-08勞務外包的意義
2021-03-22別人逗狗將我傷害,該怎么索賠
2020-12-10產品質量責任保險中如何計算賠償
2021-03-02產品責任險能否強制執行
2020-11-16飛機延誤的賠償流程是怎樣的
2021-02-10機動車道路交通事故保險責任糾紛中有哪些常見法律問題
2021-02-06保險理賠沒有工資條怎么辦
2021-01-26離婚后還是原配偶保單的受益人嗎
2021-01-05發生車禍后保險都賠哪些費用
2020-12-05寧波正式實施商業車險二次費改
2021-03-03我國法律有規定土地承包合同的除斥期間嗎
202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