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規定的損害賠償有哪些
《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條【損害賠償的范圍】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于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獲得的利益,但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
經營者對消費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我國《民法通則》第112條規定:“當事人一方違反合同的賠償責任,應當相當于另一方因此所受到的損失。”據此,賠償損失的范圍應當包括可得利益。我國法律實行的是完全賠償原則。完全賠償原則要求賠償范圍包括兩個部分。具體包括:
第一,被違約人因對方違約而導致的現有財產的減少。現有財產的減少在法理上可稱為實際損失、直接損失、現實損失和積極損害,是指被違約人因對方違約所支付的費用、財產的滅失或損害。現有財產的減少,還應包括締約費用。
第二,被違約人因對方違約造成的可得利益的損失。可得利益損失在法理上可稱為消極損害或預期利益損失。可得利益損失在本質上也是一種直接損失。因為它是在正常履行合同情況下必然實現的利益。可得利益損失是違約的必然后果。違約方所承擔的賠償責任,在一般情況下是完全賠償責任。當事人如果有約定,只賠償實際損失,自當允許。如果法律、法規對賠償范圍有特別規定的,應當按規定辦理。從我國現行的一些法律、法規來看,為體現對某些經營風險比較大的公用、公共企業的保護,限制了這些企業的賠償范圍。比如:從承運貨物時起,至貨物交付收貨人或依照有關規定處理完畢時止,貨物發生滅失、短少、變質、污染、損壞的,除保險和保價運輸的以外,均由承運人按貨物的實際損失賠償。
希望可以幫您解決相關的問題。如果您還有任何疑問,歡迎在本網進行律師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訴訟的管轄確定是怎么樣的
2021-02-02遲到能扣績效獎金嗎
2021-02-25采取行政強制措施必須立案嗎
2020-12-09公司法定代表人的刑事責任有哪些
2020-11-09著作權糾紛的處理有哪些途徑
2021-02-22有限合伙退伙后承擔連帶責任嗎
2020-12-18解除合同的條件是什么,解除合同需要承擔什么后果
2021-02-09房屋贈與的步驟有哪些
2020-12-17房地產開發流程及五證是什么
2020-12-29住房公積金婚前有貸款,婚后另一個可以再貸嗎
2021-01-07經營范圍相同就是違反競業限制嗎
2021-03-04員工簽訂七天無工資試用期是否合法
2021-01-122020疫情期間裁員怎么賠償
2021-03-22什么是投資型保險
2021-01-01出口運輸保險怎樣安全省費
2021-01-27保險糾紛應該如何解決
2021-01-20什么叫做追償
2020-12-04超載運輸發生事故保險公司可否增加10%的免賠率
2021-03-15網銷保險為何如此受熱捧
2021-02-06保險合同法定解除權
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