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權人死亡的怎么確立責任人
新的《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侵權責任法》有效時期為2020年12年31日止,屆時與《民法典》相沖突的條款失效,由新頒布的司法解釋替換。
《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侵權責任法》第18條第1款規定:被侵權人死亡的,其近親屬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被侵權人為單位,該單位分立、合并的,承繼權利的單位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該條是被侵權人死亡后侵權責任請求權主體的規定。
關于被侵權人死亡后,其近親屬的范圍和請求權順序問題,最高人民法院《民法通則若干意見》第12條規定:民法通則中規定的近親屬,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繼承法第10條規定: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繼承開始后,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本法所說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扶養關系的繼子女。本法所說的父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和有扶養關系的繼父母。死亡賠償金正是對近親屬這些間接受害人的賠償。
《侵權責任法》和《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對何謂死者的近親屬沒有明確,只是規定了近親屬為請求權人,而沒有規定順位問題。但是,《精神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第7條對此有所體現,即配偶、父母、子女是第一順位,其他的為第二順位,這主要考慮中國仍然是一個大家庭社會,無論是在農村還是在城鎮,與子女的聯系仍然十分緊密?;诖朔N原因,從死亡賠償金的角度來看,遵守《精神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的順位比較合適,即配偶、父母、子女是第一順位,沒有第一順位的,第二順位的近親屬才能請求。而且,死亡賠償金不能作為受害人的遺產來看待,受害人的債權人無權要求從死亡賠償金中請求。
侵權人死亡之后需要去確定責任承擔者,這時候往往侵權人的繼承人是責任的承擔者,但具體是怎么樣賠償需要結合實際情況來定。侵權人死亡的要去確定責任者但不知道后續怎么樣處理,可以來律霸網找律師提供對自己有利方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案件庭審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05申請強制執行結案了但沒結錢怎么辦
2021-03-09職業病具體是指什么
2020-12-29訴訟前財產保全的前提有什么
2021-03-21民事主體人格權的限制是什么
2020-11-24普通許可可以轉授權嗎
2021-01-05公交車司機是否應系安全帶
2021-03-11繼承法關于遺贈手續多久失效
2021-03-04業主大會及業主委員會的區別是什么,各自的職責和成立的程序是什么樣的
2020-12-29購房簽約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1-18房產證已過戶十年現在有效嗎
2021-02-13房地產中介機構的設立應具備哪些條件
2020-12-09公有住房交易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0-12-17法院會拍賣唯一住房嗎
2021-03-19什么是家務勞動的補償請求權?
2020-12-23勞動爭議幾年自動終止
2020-12-17合同法定解除,還需要承擔賠償責任嗎
2021-03-10保險違約責任條款有哪些
2021-03-16被搶新車變舊車 保險公司到底該不該賠
2021-01-23沒有保險合同逃逸是否免責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