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賠償權利人”是指因侵權行為或者其他致害原因直接遭受人身損害的受害人、依法由受害人承擔扶養義務的被扶養人以及死亡受害人的近親屬。根據以上定義,在審判實踐中,可對“賠償權利人”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在被害人沒有死亡的情形下,健康權、身體權受到侵害的直接受害人可直接作為原告參與訴訟,其近親屬因此而受有損失的,亦只能由被害人自己以原告的身份向被告追償。另一類是在被害人死亡的情形下,即被害人的生命權受到了侵害,賠償權利人則為死者近親屬。
關于第二種情形,被害人的近親屬一般不只一個,而是包括配偶、子女、父母在內的多個獨立的民事主體,由于法律沒有規定死亡受害人近親屬的賠償請求權順位,這就為審判實踐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如何確定賠償權利人的人數呢?是將所有的近親屬都列為當事人,還是只列主張權利的當事人?
賠償權利人請求賠償的訴訟是必要共同訴訟還是非必要共同訴訟是上述問題的癥結所在。若為必要共同訴訟,則賠償權利人應包括死者的所有近親屬,有近親屬沒有參加訴訟的,根據《民訴法》第一百一十九條之規定,法院應當通知其參加,至于是否參加訴訟則由當事人自主選擇;若為非必要共同訴訟,則法院可自免其責,只在當事人均提起訴訟的情況下考慮是否將其合并審理。根據《民訴法》第五十三條關于共同訴訟的規定,第一款中“其訴訟標的是共同的”及第二款中“共同訴訟的一方當事人對訴訟標的有共同權利義務的”是為必要共同訴訟所具有的特征。區分必要共同訴訟與非必要共同訴訟的關鍵是訴訟標的是屬同一種類還是具有同一性。
筆者認為,此類訴訟應屬必要的共同訴訟。對此,我們可從死亡賠償金性質的角度進行解釋。死亡賠償金過去采用以被扶養人喪失生活來源作為計算依據的扶養喪失說,故原來解釋認為是精神損害撫慰金。《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出臺對死亡賠償金的性質重新進行了定義,采用以受害人死亡導致的家庭整體收入減少為計算依據的繼承喪失說。按照繼承喪失說,受害人死亡導致的財產損失,應當以家庭整體收入的減少為標準進行計算。其理由在于,受害人的個人收入并非全部用于個人消費,除其中個人消費部分以外,其余收入應當用于家庭共同消費或者家庭積累。受害人因人身損害死亡,家庭可以預期的其未來生存年限中的收入因此喪失,實際是家庭成員在財產上蒙受的消極損失。依據損害賠償法原理,消極損失同樣應當予以賠償。可見死亡賠償金的性質,現在已被《解釋》界定為財產損失,如果受害人有家庭成員,死亡賠償金視為受害人家庭消極財產的損失。因此,在被害人死亡的情形下,應當認為死者的近親屬共同對侵權人的賠償享有權利,即侵權人的賠償為一個整體,賠償權利人對賠償整體享有一個共同共有的所有權,而不是按賠償權利人人數瓜分賠償所得。
既然死亡賠償金屬于家庭生活共同體成員共同取得、共同所有,那么,法院在確定被侵權人死亡情況下的賠償權利人時,就應當通知沒有起訴的其他權利人作為共同原告參加訴訟。被通知的權利人以書面形式放棄權利的,可以不參加訴訟。既不放棄權利,又不參加訴訟的,仍應列其為原告。(因為在被害人死亡后將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作為近親屬全部列為原告參加訴訟,不利于訴訟效率的原則,可讓他們選定一個代表人參加訴訟,或者由法院按照繼承的程序,直接指定一個第一程序繼承人參加訴訟,這符合民事訴訟法規定的當事人一方人數眾多的共同訴訟,可由當事人推選代表人參加訴訟的原則。)如被通知的權利人以書面形式放棄權利,同時放棄其應得的賠償部分,應從賠償義務人賠償數額中扣除其放棄的部分,但放棄參加訴訟卻不放棄應得賠償,不能從賠償義務人賠償數額中扣除,由參加訴訟的權利人有權共同取得全部賠償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實習生可以解除實習協議嗎
2021-01-27傷殘鑒定可以申請幾次
2020-11-10定金與保證金的區別有哪些
2021-03-10拖欠貨款的訴訟時效從何時開始計算
2021-02-23什么屬于精神出軌,法律有規定精神出軌嗎
2021-02-12法人在公司賬戶銀行開戶就可以直接取錢嗎
2021-02-16雇傭關系需要辭職嗎
2020-12-09雇傭關系能認工傷嗎
2021-03-21當事人在房地產糾紛訴訟中的權利義務有哪些?
2020-11-25入職體檢屬不屬于個人隱私
2020-12-28建筑用工是否允許勞務派遣
2021-01-05離職時扣除工裝折舊費合法嗎
2020-12-05三責險的賠償范圍有多大
2021-02-19天津航空飛機延誤賠償
2021-02-03保證續保條款是什么
2021-02-09保險合同生效的三個要素是什么
2020-11-13某保險公司船舶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1-01-30車輛修復理賠 保險公司應謹慎
2020-11-26互聯網保險流動性風險是什么
2021-02-18為什么保險合同會終止
202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