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理委托貸款合同糾紛案件有哪些法律問題
一、委托貸款合同的效力認定
委托貸款合同的表現(xiàn)形式主要有兩種:雙方協(xié)議的委托貸款和三方協(xié)議的委托貸款。雙方協(xié)議的委托貸款由資金提供人(委托人)與銀行(受托人)簽訂的委托合同及銀行(受托人、貸款人)與借款人簽訂的借款合同構成,委托人與受托人、貸款人與借款人的權利義務分別在兩個合同中約定;三方協(xié)議的委托貸款則由一個合同構成:資金提供人(委托人)、銀行(受托人、貸款人)與借款人的權利義務均在一個合同中約定。審判實踐中,從事委托貸款的委托人多為非金融企業(yè),借款人則多為難以從銀行取得貸款的中小企業(yè),按現(xiàn)有的法律及司法解釋,企業(yè)間的借貸合同屬無效合同。由此引發(fā)了一個法律問題,即政府部門、企事業(yè)單位通過委托貸款形式向企業(yè)發(fā)放貸款是否就自然演變成有效合同了呢?有觀點認為,《貸款通則》中規(guī)定委托人為“政府部門、企事業(yè)單位及個人”,但對委托人的主體身份并未作限制性規(guī)定,因此,應視為法律允許所有的“政府部門、企事業(yè)單位及個人”均可以“委托人”的身份將資金委托銀行辦理委托貸款,委托貸款作為《貸款通則》規(guī)定的一種借貸模式,其合同形式不論是雙方協(xié)議還是三方協(xié)議,均為委托人、受托人(貸款人)及借款人的真實意思表示,因此,這類合同應作有效合同處理。這是當前審判實踐中的主流觀點。
《貸款通則》中關于委托貸款的規(guī)定,只是對委托貸款的操作形式及特點進行了概括性地表述,并未對委托貸款這種方式的效力作出規(guī)定。《貸款通則》還規(guī)定了自營貸款,但這并不意味著所有的“自營貸款”合同均為有效合同。二者中的道理顯而易見。如前所述,當前我國規(guī)范民間借貸的法律、法規(guī)及政策框架仍不允許政府部門和企事業(yè)單位從事資金拆借業(yè)務。如果政府部門及企事業(yè)單位披上委托貸款的外衣從事資金拆借業(yè)務獲得允許,將動搖當前的民間借貸法律框架。委托貸款這種“過橋借款”雖然具備了合法的形式,但事實上卻成了某些政府部門和企事業(yè)單位逃避金融監(jiān)管、違規(guī)從事民間借貸牟利的途徑,明顯屬于規(guī)避法律的行為,依照合同法第五十一條第(三)項“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之規(guī)定,應認定為無效。如果對委托貸款合同是否存在“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不作區(qū)分,無視對委托貸款合同內容合法性的審查,就有可能因司法的錯誤引導進一步滋生民間借貸的亂象,擾亂國家金融秩序,影響金融安全。
二、委托貸款合同中擔保權的行使
《中國人民銀行對“關于委托貸款的擔保問題的請示”的答復》(銀條法[1991]14號)第二條規(guī)定,委托貸款一般不需要擔保;有擔保人的委托貸款與其他經濟合同擔保成立的要求一樣,要有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并簽訂正式的擔保合同,其內容要符合國家法律、法規(guī)和有關政策、文件的要求。現(xiàn)實生活中,商業(yè)性的委托貸款(區(qū)分政府部門發(fā)放的政策性資金貸款)合同中,為了減少資金回收風險,絕大多數(shù)會設定擔保,并且多為物的擔保。在委托貸款合同中,由于真正提供資金放貸的是委托人,銀行只是名義上的貸款人,因此,委托貸款合同項下?lián)5膫鶛鄳撌俏腥藢杩钊怂碛械膫鶛啵x貸款人受托銀行不享有債權,自然也不享有擔保權。這時就涉及到另一個法律問題:在委托貸款合同中,設定受托銀行為擔保權人的擔保合同是否有效?委托人能否享有擔保權?對此,分兩種情況分析如下:
1.委托貸款合同有效。如果擔保合同系擔保人與委托人簽訂,且擔保合同并不存在法律規(guī)定的無效情形,且依法履行了相應的程序(如抵、質押登記),擔保合同應認定為有效合同。如果擔保合同系受托銀行與擔保人簽訂,約定的擔保權人為受托銀行,或擔保登記機關登記的擔保權為受托銀行時,擔保合同的效力以及委托人擔保權的行使就值得商榷。根據(jù)《貸款通則》及中國人民銀行的相關批復,真正的債權人是委托人,名義貸款人受托銀行對所發(fā)放的貸款并不享有債權。根據(jù)合同法及擔保法的相關規(guī)定,擔保權基于擔保主債權的實現(xiàn)而存在,屬于一項從權利。既然受托銀行不享有債權,自然就不存在為實現(xiàn)其債權而設立的擔保權,因此登記其名下的擔保權因主債權不存在而不成立。此時,盡管委托人是真正的債權人,但因委托人未按擔保法的規(guī)定與擔保人簽訂擔保合同及履行相應的手續(xù),按照擔保法的相關規(guī)定,不屬于擔保權人,自然也不得享有擔保權。此時,委托人向擔保人主張擔保權缺乏法律依據(jù)。
2.委托貸款合同因被認定為規(guī)避法律而無效。委托貸款合同無效,因擔保合同屬從合同,主合同無效,擔保合同當屬無效,委托人自然無法要求擔保人承擔擔保責任。
三、委托人能否按合同法中委托合同的相關規(guī)定直接向借款人主張債權
不管是雙方協(xié)議還是三方協(xié)議,均存在兩個合同關系:委托人與受托銀行間的委托合同關系、受托銀行與借款人間的借貸合同關系。根據(jù)合同相對性原則,在借款人不能按借款合同履行還款義務時,委托人不得直接向借款人主張債權,而應由受托銀行主張,受托銀行實行債權后轉交委托人。在審判實踐中,大量委托貸款合同糾紛因借款人不依約履行還款義務、受托銀行又怠于履行協(xié)助義務而產生。這時,委托人如何主張權利?有觀點認為,由于借款人由委托人確定,受托人系受委托人指示向借款人發(fā)放貸款,這就意味著借款人明知委托人與受托銀行之間的委托合同關系,因此,在借款人不按約履行還款義務時,委托人可依據(jù)合同法第四百零二條“受托人以自己的名義,在委托人的授權范圍內與第三人訂立的合同,第三人在訂立合同時知道受托人與委托人之間的代理關系的,該合同直接約束委托和第三人”的規(guī)定,直接起訴借款人主張債權。但《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如何確定委托貸款協(xié)議糾紛訴訟主體資格的批復》(法復[1996]6號)中卻規(guī)定,在履行委托貸款協(xié)議過程中,由于借款人不按期歸還貸款而發(fā)生糾紛的,貸款人(受托人)可以借款合同糾紛為由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貸款人堅持不起訴的,委托人可以委托貸款協(xié)議的受托人為被告,以借款人為第三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這意味著最高法院對委托貸款產生糾紛時的訴訟路徑已有明確規(guī)定。因此,委托貸款合同產生的糾紛,原則上應按上述最高法院的批復進行審理,除非三方當事人在委托借款合同中特別約定委托人可以直接起訴借款人的除外。如《中國建設銀行人民幣資金委托貸款合同》作為建設銀行擬定的標準制式合同,其第十二條的約定就屬于這種例外情形,這時委托人直接起訴借款人具有合同依據(jù),并不與最高法院的上述批復相沖突。
四、是否適用調解結案
在當前民商事審判領域,力爭調解結案是人民法院的追求。但因委托貸款合同及相應擔保合同的效力問題并不屬于當事人意思自治的范圍,而屬人民法院司法審查的范圍,因此,人民法院在審理這類案件時,不僅要尊重當事人對民事權利和訴訟權利的依法處分,還要加強對當事人調解協(xié)議內容的司法審查。不能將本屬無效的委托貸款合同及項下的擔保合同以調解書確認為有效,否則,不僅有違法律規(guī)定,還可能損害其他債權人的合法權益。毫無疑問,委托貸款合同糾紛適用調解,但調解必須嚴格按照民事訴訟法的規(guī)定,嚴格審查“當事人有權在法律規(guī)定的范圍內處分自己的民事權利和訴訟權利”以及調解“自愿、合法”的原則,確保“在事實清楚的基礎上,分清是非,進行調解”,調解不成時,則應按照“當判則判,調判結合”原則依法及時處理,確保案件處理合法公正。
委托貸款合同的結構寫法是什么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合同法》生效日期為2020年12月31日止,屆時此條例被《民法典》所替換。?《民法典》生效前,現(xiàn)行《合同法》第二十二條規(guī)定合同的內容。
委托貸款合同由首部、正文、尾部三部分組成。
1.首部
包括標題、合同編號、委托人、受托人、受貸人和引言。
(1)標題。
即合同名稱。一般寫為“委托貸款合同”即可。也有按照貸款的方式,寫為“甲種委托貸款合同”“乙種委托貸款契約”的。
(2)合同當事人。
由三方簽訂協(xié)議的,即委托方(甲方)、受托方(乙方)、受貸方(丙方);由雙方簽訂的,只出現(xiàn)借方、貸方。要寫明合同當事人的名稱、注冊辦公地點。
(3)引言。
寫明訂立合同的目的依據(jù)等。引言要寫得簡明扼要。
2.正文
一般采用條文化的結構方式,將合同的重要內容通過分條列項的方式加以闡明。其主要條款有以下幾種:
(1)貸款金額。
寫明幣種、數(shù)量。
(2)貸款利率。
寫明三方協(xié)商同意的貸款月利率,以及支付利息的方式。
(3)貸款期限。
確定貸款的起止時間。
(4)貸款用途。
確定貸款只能用于什么項目,不得挪作他用。
(5)貸款的辦理程序。
借方須提交何種文件,履行什么手續(xù)。
(6)貸款的管理。
規(guī)定由受托人監(jiān)督審查使用貸款的情況,并負責到期督促收回。
(7)貸款的歸還。
規(guī)定貸款的歸還計劃、時限、逾期罰息的比例。
(8)違約責任。
規(guī)定當事人任何一方違約所承擔的責任。
(9)爭議的解決。
規(guī)定解決當事人爭議的方式、途徑、程序以及法律的適用等。
(10)其他條款。
包括合同的生效時間,以及合同的修改、變更,合同正副文本的份數(shù)、留存等。
3.尾部
包括署名和日期兩項內容。
正文下方寫明簽約各方的名稱、加蓋公章、代表人簽字。署名下方寫明簽約日期。
審理委托貸款合同糾紛案件有哪些法律問題?委托貸款合同糾紛產生后當事人要起訴維權,最好是能夠找個專業(yè)的律師當自己委托代理人。審理委托貸款合同糾紛案件的時候自己遇到了問題不知道怎么樣辦,可以找律霸網專業(yè)律師提供支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網絡暴力致死怎么判
2021-03-15個人出租房屋可以申請代開專票嗎
2021-03-01法人變更執(zhí)行董事是否也要變更
2021-02-14農村田里燒草一般罰款多少
2020-11-17個人可以債務重組嗎
2021-02-19國有土地出讓金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11房屋抵押后還不上流拍能住嗎
2021-03-20被迫簽訂有欺詐性的合同可以撤銷嗎
2021-01-17非法占有是否具有處分權
2021-01-16工齡計算方法
2020-11-08汽車車身險保險金額的如何確定
2021-01-19什么是保險合同的本質特征
2020-11-14妻子代簽的人身保險合同有效嗎
2021-02-12本起保險合同糾紛應如何認定
2021-03-16獲得第三者賠償后還可以向保險公司索賠嗎
2021-01-29責任交叉,保險公司逐鹿定損權
2020-12-30對方逃逸保險賠償嗎
2021-03-20責任保險賠償構成要件是什么
2021-01-14網上意外保險理賠流程
2021-03-24保險受益權相關法律問題探析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