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名譽權刑事責任需要負嗎?

來源: 律霸小編整理 · 2025-07-14 · 340人看過

一、侵犯名譽權刑事責任需要負嗎?

侵犯名譽權只是一件民事案件,一般情況下上升不到刑事案件,所以不用負刑事責任。關于名譽權的規定具體如下:

(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2021年1月1日生效)第一千零二十四條 民事主體享有名譽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侮辱、誹謗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譽權。 名譽是對民事主體的品德、聲望、才能、信用等的社會評價。

(二)第一千零二十五條 行為人為公共利益實施新聞報道、輿論監督等行為,影響他人名譽的,不承擔民事責任,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1)捏造、歪曲事實;

(2)對他人提供的嚴重失實內容未盡到合理核實義務;

(3)使用侮辱性言辭等貶損他人名譽。

(三)第一千零二十六條 認定行為人是否盡到前條第二項規定的合理核實義務,應當考慮下列因素:

(1)內容來源的可信度;

(2)對明顯可能引發爭議的內容是否進行了必要的調查;

(3)內容的時限性;

(4)內容與公序良俗的關聯性;

(5)受害人名譽受貶損的可能性;

(6)核實能力和核實成本。

(四)第一千零二十七條 行為人發表的文學、藝術作品以真人真事或者特定人為描述對象,含有侮辱、誹謗內容,侵害他人名譽權的,受害人有權依法請求該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 行為人發表的文學、藝術作品不以特定人為描述對象,僅其中的情節與該特定人的情況相似的,不承擔民事責任。

(五)第一千零二十八條 民事主體有證據證明報刊、網絡等媒體報道的內容失實,侵害其名譽權的,有權請求該媒體及時采取更正或者刪除等必要措施。

(六)第一千零二十九條 民事主體可以依法查詢自己的信用評價;發現信用評價不當的,有權提出異議并請求采取更正、刪除等必要措施。信用評價人應當及時核查,經核查屬實的,應當及時采取必要措施。

(七)第一千零三十條 民事主體與征信機構等信用信息處理者之間的關系,適用本編有關個人信息保護的規定和其他法律、行政法規的有關規定。

(八)第一千零三十一條 民事主體享有榮譽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非法剝奪他人的榮譽稱號,不得詆毀、貶損他人的榮譽。 獲得的榮譽稱號應當記載而沒有記載的,民事主體可以請求記載;獲得的榮譽稱號記載錯誤的,民事主體可以請求更正。

二、怎么認定是否侵犯名譽權

(一)行為人客觀上存在損害他人名譽的事實,并為第三人知悉。侵權人實施了侮辱、誹謗等行為。所謂侮辱是指以語言或行為公然損害他人人格,毀壞他人名譽的行為。侮辱既可以以口頭方式進行,也可以以行為方式進行。其表現形式是將現有的缺陷或其他有損于人的社會評價的事實擴散、傳播出去,以詆毀他人的名譽,讓其蒙受恥辱,可以稱之為“以事生非”。比如,說某人“是個小偷”,或“是個傻子”等。所謂誹謗,是指捏造和散布某些虛假事實、破壞他人名譽的行為。誹謗的方式有口頭和文字等兩種方式。其內容包括捏造和散布一切有損于他人名譽的虛假事實,如誣蔑他人犯罪、品行不端、素質能力不高、企業形象不佳等。其特征可以稱之為無中生有,“無事生非”。只有在行為人所實施的侮辱(體現為以不當的言詞評價、貶低和毀損相對人的人格,不涉及“事實”的真實性問題)、誹謗(體現為披露、散布虛假事實)、披露其隱私權(體現為披露、散布法律所保護的他人私生活信息)等行為影響到社會公眾對受害人的評價時,才能構成對名譽權的侵害。作為認定毀損名譽的依據,侵權人僅僅只針對被侵權人,而未傳播給第三人,并不構成法律上的公開,行為只有公開進行,向第三人散布,才能表明侵權人的行為已經產生了社會影響,被侵權人的名譽受到損害。

(二)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從法理上講,對于公眾人物提起的名譽侵權之訴,在主觀過錯方面的考察,應當以行為人是否具有實際惡意為標準,沒有實際惡意的行為,即使確實損害了公眾人物的名譽,也不應認定為侵權。這種過錯包括故意和過失。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為會造成他人名譽的損害,仍然積極追求這種結果的發生。情節嚴重的,將會構成侮辱罪或誹謗罪。過失是指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造成他人名譽的損害,但由于疏忽大意或過于自信等而使損害后果發生。比如醫院未經患者同意,無意中公布了患者患有淋病、梅毒、麻風病或艾滋病等病情信息,使患者名譽受到損害。無論故意或過失,只要侵權人在主觀上有過錯,并在客觀上造成他人的社會評價降低,即屬于侵犯了他人的名譽權。

(三)被侵害的對象應當是特定的人。所謂特定的人是指某個具體的自然人或法人。如果沒有特定的人,則在法律上就不存在所謂的受害人了。但是,如果某些文學作品在描寫中對特定的人進行了侮辱或誹謗,雖然使用的是代號或假名,但讀者一看便可知曉其所指的對象是誰,這顯然不能因其使用代號或假名而否定作者侵權。因此,如果所指定的對象是特定環境、特定條件下的具體人,即使沒有指名道姓,同樣可以構成對他人名譽權的侵害。

(四)在后果上,侵權人的行為對受害人的名譽造成了較嚴重的損害,使受害人感覺到一種不公正的社會壓力或心理負擔,精神上受到折磨,心理上遭受創傷。必須強調的是,這種不公正的社會壓力、心理負擔或精神上受到的折磨必須是客觀實在的東西,而不是受害人主觀上的一種感受。也就是說,某人的名譽僅僅指公眾對其的社會評價,而不是該人對其內在價值的自我評價。因此,行為人的某些行為如果沒有造成受害人的社會評價降低,則不構成對名譽權的侵害。

因此在侵權人以侮辱、誹謗等方式在客觀上損害了他人名譽,造成了被害名譽權受損,無論是口頭還是行均可認定為侵犯了他人名譽權。造成惡劣影響的,需盡快更正或刪除不實信息并向被害人賠償應得的損失。但是侵犯名譽權為民事責任并不觸犯刑法,所以不用負刑事責任。



侵害名譽權賠償損失包括哪些?

名譽權糾紛再審申請一定會被受理嗎?

訴訟侵犯名譽權有時間限定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給律師。

評論區
登錄 后參于評論
法律常識 友情鏈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h在线播放| 经典国产乱子伦精品视频| 最近中文字幕免费完整国语 | 国产大学生粉嫩无套流白浆| 亚洲av一本岛在线播放| 日日夜夜嗷嗷叫| 欧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在线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资源| 亚洲三级视频在线观看| 天天躁夜夜躁狂狂躁综合| 极品美女aⅴ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二区三区| 亚洲va韩国va欧美va| 97国产在线播放| 日本在线免费看片| 国产AV日韩A∨亚洲AV电影|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网站|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国产| 少妇特殊按摩高潮惨叫无码| 伊人色综合网一区二区三区| 97久久超碰国产精品2021| 欧美大片AAAAA免费观看| 国产最猛性xxxxxx69交|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不卡| 股间白浊失禁跪趴老师| 娇小xxxxx性开放|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在线播放| 51精品国产人成在线观看| 最近中文AV字幕在线中文| 国产乱人视频在线播放不卡| 三男挺进一女爽爽爽视频| 热re久久精品国产99热|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无码av| 久久精品国产清自在天天线| 美女视频黄频a免费观看| 夫妇交换性3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77| 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精品| 强奷乱码中文字幕|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久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