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我國什么借款是集資詐騙
1、判斷集資詐騙,就看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是否使用了詐騙的方法。
因而,以下借款行為是集資詐騙:
(一)集資后不用于生產經營活動或者用于生產經營活動與籌集資金規模明顯不成比例,致使集資款不能返還的;
(二)肆意揮霍集資款,致使集資款不能返還的;
(三)攜帶集資款逃匿的;
(四)將集資款用于違法犯罪活動的;
(五)抽逃、轉移資金、隱匿財產,逃避返還資金的;
(六)隱匿、銷毀賬目,或者搞假破產、假倒閉,逃避返還資金的;
(七)拒不交代資金去向,逃避返還資金的。
凡具有這些情形之一的,就可以認定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使用詐騙方法,可以認定為集資詐騙。
2、此外,在民間借貸活動中,一些借款人根本沒有還款的能力,也沒有還款的主觀意愿,但是為了達到非法占有集資款項的目的,虛構一些事實,以借貸的形式,向不特定多數人借入款項,然后將借入的款項非法轉移或者揮霍,這種行為就是集資詐騙罪。
3、通過民間借貸的形式進行集資,有時候可能構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有時候可能構成集資詐騙罪,區分二者的關鍵是行為人是否使用了詐騙方法以及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主觀目的:
如果行為人在主觀上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且使用了虛構事實等詐騙方法,則構成集資詐騙罪;如果行為人在主觀上沒有非法占有的目的,而且也沒有使用虛構事實等詐騙方法,而是到期后要還本付息,那么就構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
二、集資詐騙和非法吸收存款的區別
1、從籌集資金的目的和用途看,如果向社會公眾籌集資金的目的是為了用于生產經營,并且實際上全部或者大部分的資金也是用于生產經營,則定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如果向社會公眾籌集資金的目的是為了用于個人揮霍,或者用于償還個人債務,或者用于單位或個人拆東墻補西墻,則非法集資罪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2、從單位的經濟能力和經營狀況來看,如果單位有正常業務,經濟能力較強,在向社會公眾籌集資金時具有償還能力,則定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如果單位本身就是皮包公司,或者已經資不抵債,沒有正常穩定的業務,則定非法集資罪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3、從造成的后果來看,如果非法籌集的資金在案發前全部或者大部分沒有歸還,造成投資人重大經濟損失,則定非法集資罪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如果非法籌集的資金在案發前全部或者大部分已經歸還,則定集資詐騙罪的余地就非常小,一般應定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
4、從案發后的歸還能力看,如果案發后行為人具有歸還能力,并且積極籌集資金實際歸還了全部或者大部分資金,則具有定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可能性;如果案發后行為人沒有歸還能力,而且全部或者大部分資金沒有實際歸還,則具有定集資詐騙罪的可能性。
三、不受法律保護的民間借貸行為有哪些
1、借貸進行非法活動
出借人明知借款人是為了進行非法活動而借款的,其借貸關系不受法律保護。如明知個人借款用于賭博、販賣假幣、販賣毒品、走私等非法活動而借款給他人,其借貸合同不受法律保護,對行為人還要處以收繳、罰款、拘留,甚至追究刑事責任。
2、非法金融業務活動
具體包括:
(一)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是指未經中國人民銀行批準,向社會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出具憑證,承諾在一定期限內還本付息的活動;
(二)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是指未經中國人民銀行批準,不以吸收公眾存款的名義,向社會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但承諾履行的義務與吸收公眾存款性質相同的活動;
(三)未經依法批準,以任何名義向社會不特定對象進行的非法集資;
(四)非法發放貸款、辦理結算、票據貼現、資金拆借、信托投資、金融租賃、融資擔保、外匯買賣;
(五)中國人民銀行認定的其他非法金融業務活動。
3、非金融企業以合法借貸掩蓋的非法金融活動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如何確認公民與企業之間借貸行為效力問題的批復》規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無效:
(一)非金融企業以借貸名義向職工非法集資;
(二)非金融企業以借貸名義非法向社會集資;
(三)非金融企業以借貸名義向社會公眾發放貸款;
(四)其他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行為。
5、明為聯營實為借貸的合同
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聯營合同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企業法人、事業法人作為聯營一方向聯營體投資,但不參加共同經營,也不承擔聯營的風險責任,不論盈虧均按期收回本息,或者按期收取固定利潤的,是明為聯營,實為借貸,違反了有關金融法規,應當確認合同無效。除本金可以返還外,對出資方已經取得或者約定取得的利息應予收繳,對另一方則應處以相當于銀行利息的罰款。
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交通事故索要醫療賠償要注意什么
2021-02-02賭博200萬流水能判多久
2020-12-27債的保全是指什么,債的擔保指什么
2021-01-05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定內容是什么
2021-01-10立遺囑有五大形式五項內容
2020-12-11冷暴力算家庭暴力嗎
2021-03-05違反買賣合同效力當事人怎么認定
2021-02-28雇傭關系下的猝死賠償嗎
2020-12-14事業編會被辭退嗎
2021-03-02土地糾紛信訪管用嗎
2021-01-20勞動服務期的相關規定
2020-11-17兩年勞動合同的試用期是多久
2021-01-13保險產品價值與獲得成本的比較
2021-02-06保證保險合同法律適用問題研究
2020-12-26保險公司如實告知時應提供現金價值表么
2021-01-12保險與法:車輛定損誰說了算
2020-11-17冒領社會保險是否會進入社保失信人名單
2021-02-21人民財產保險理賠標準是什么
2020-11-10責任保險種類有哪些
2021-01-26保險糾紛的處理方式有什么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