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該行為是一種經營行為。雖然“經營”一詞在語言學上并不特指經濟營業活動,而是指“籌劃并管理”、“泛指計劃和組織”等,但是,作為“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中規定的非法經營行為,其“經營”一詞理應是經濟領域中的營業活動,即應理解為是一種以營利為目的的經濟活動,包括從事工業、商業、服務業、交通運輸業等經營活動。強調此“經營”行為以營利為目的是必要的,這是非法經營罪作為一種經濟犯罪所應具備的—個基本特征。如果某種所謂經營活動不是以營利為目的,而是為了公益或者慈善目的,則即便該行為的某些方面不符合有關法規,也應將其排除于本罪之外。
(二)該經營行為非法。所謂“非法”,是指該經營行為違反國家立法機關制定的法律和決定及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規定的行政措施、發布的決定和命令。通常是指違反國家法律、法規的禁止性或者限制性規范。如果國家法律、法規等未對某種經營行為予以禁止或者限制的,該經營行為不得被認定為非法經營行為。例如,在國家立法機關和國務院未對IP電話的民間經營行為作出明文禁止或者限制之前,民間經營IP電話的行為就不宜認定為非法經營行為。國務院所屬部門或者地方政府未經國務院批準或者授權而頒發的某種行政規章或其他文件中超過國家法律、法規內容的有關規定,一般不能成為認定非法經營行為的法律依據。
(三)該非法經營行為嚴重擾亂市場秩序。以市場秩序作為本罪侵犯的客體,這一方面表明非法經營罪是一種擾亂市場秩序的犯罪,另一方面,個罪客體與類罪客體的重疊,也印證了該罪之規定是“擾亂市場秩序罪”這一節的“兜底”條款。此所謂“市場秩序”包括市場準入秩序、市場競爭秩序和市場交易秩序。這三種秩序都可能成為非法經營罪侵害的客體。但是,并非所有擾亂市場秩序的非法經營行為都可構成本罪,而必須是情節嚴重者始當構成。非法經營罪作為一種經濟犯罪,其所謂“情節嚴重”,首先應當考慮經濟衡量標準。譬如:1、經營數額特別巨大;2、銷售金額巨大;3、獲利數額較大;4、造成合法經營者的嚴重經濟損失;5、給國家造成嚴重經濟損失;等等。此外,諸如造成惡劣的社會影響或者人民生命、財產重大損失等嚴重后果者,亦可視為情節嚴重。像某些經營非法出版物、非法經營化學危險品等行為,就有可能出現上述情形。由于“情節嚴重”與否關乎罪與非罪的界限,因此宜由司法解釋作出統一的具體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合同的解除
2020-12-10土地承包經營權年限是多久
2020-11-16個人股權轉讓要求有什么
2021-01-17發表權能單獨使用嗎
2021-01-06兩個人合作的發明創造誰有申請權
2021-01-22取得實施強制許可單位可以允許他人實施嗎
2020-12-21保證金質押是否可以指示交付
2020-11-09掛車未投交強險,發生交通事故怎么賠償
2020-12-07離婚夫妻債務分割的法律認定
2021-02-08申請工傷賠償,公司不配合怎么辦
2021-01-16變更勞動合同內容要什么條件
2021-01-25勞動合同無效影響工資支付嗎
2020-12-26試用期轉正申請書怎么寫
2021-03-22疫情單位要求在家休息有工資嗎
2021-03-18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的調解什么時候結束
2021-03-20出口產品責任險理賠案例
2021-03-08保險合同的訂立
2020-12-25責任保險和解制度的重構
2020-12-05快速理賠保險定損的原則是什么
2020-12-28按揭貸款需要交保險嗎
202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