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申訴時效 辦案時效的法律規定
仲裁申訴時效: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八十二條規定,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應自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60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申請. 仲裁辦案時效: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國務院117號令)、《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辦案規則》(勞...
勞動訴訟制度概念與特征
(1)《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第30條規定:"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自收到裁決書之日起15日內,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所以,勞動爭議訴訟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必須是不服勞動爭議仲裁機關裁決的;沒有經過勞動爭議仲裁機關裁決的勞動爭議案件,人民法院一般不予受...
我國勞動爭議的受案范圍及其職責有哪些規定
(1)因企業開除、除名、辭退職工和職工辭職、自動離職發生的爭議; (2)因執行國家有關工資、保險、福利、培訓、勞動保護的規定發生的爭議; (3)因履行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 (4)法律、法規規定應當依照本條例處理的其他勞動爭議。 具體管轄范圍: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
勞動爭議仲裁委員的選擇有什么規定嗎
勞動爭議仲裁委員的選擇有什么規定 根據我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條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應當設仲裁員名冊。 仲裁員應當公道正派并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一)曾任審判員的; (二)從事法律研究、教學工作并具有中級以上職稱的; (三)具有法律知識、從事人力資源管理...
勞動爭議的處理制度有哪些
勞動爭議處理制度: 勞動爭議處理制度,是通過勞動立法的形式將勞動爭議處理的機構、原則、程序、受理范圍等確定下來,用以處理勞動爭議的一項法律制度。勞動爭議處理制度,在法學分類上稱為程序法。就其內容看,它是解決在勞動爭議處理方面的原則、程序等規定,就其任務和作用看,...
關于勞動爭議的相關情況的把握三(續)
參考意見:下列涉及社會保險的爭議不應納入人民法院勞動爭議案件的受案范圍:一是用人單位未為勞動者辦理社會保險手續,勞動者要求辦理的;二是已經辦理了社會保險手續,但用人單位不按規定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金,勞動者要求繳納的;三是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就社會保險金的繳費基數、...
勞動糾紛的處理
勞動關系當事人之間因勞動的權利與義務發生分歧而引起的爭議,又稱勞動糾紛。其中有的屬于既定權利的爭議,即因適用勞動法和勞動合同、集體合同的既定內容而發生的爭議;有的屬于要求新的權利而出現的爭議,是因制定或變更勞動條件而發生的爭議。 各國處理勞動爭議所遵循的立法...
勞動糾紛仲裁如何支付費用
勞動糾紛仲裁如何支付費用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五十三條規定:勞動爭議仲裁不收費。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經費由財政予以保障。 第五十四條本法自2008年5月1日起施行。 下面都是在《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出臺之前的收費要求,即2008年1月1日前的標準,可以了解...
可以對勞動仲裁提出管轄異議嗎
可以對勞動仲裁提出管轄異議嗎 可以對勞動仲裁提出管轄異議。 提出期限:如果申請人發現仲裁委不具有管轄權,則可以在答辯期滿前書面提出管轄權異議申請,該期限一般為15天。當事人逾期提出的,不影響仲裁程序的進行,當事人因此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