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印發《個人所得稅自行納稅申報辦法(試行)》的通知

來源: 律霸小編整理 · 2021-01-02 · 1256人看過

關于印發《個人所得稅自行納稅申報辦法(試行)》的通知

國稅發[2006]162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國家稅務局、地方稅務局:

  為加強個人所得稅征收管理,完善個人所得稅自行納稅申報制度,維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實施細則和稅收有關規定,國家稅務總局制定了《個人所得稅自行納稅申報辦法(試行)》,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國家稅務總局

  二○○六年十一月六日

個人所得稅自行納稅申報辦法(試行)

  第一章 總則

  第二章 申報內容

  第三章 申報地點

  第四章 申報期限

  第五章 申報方式

  第六章 申報管理

  第七章 法律責任

  第八章 附則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進一步加強個人所得稅征收管理,保障國家稅收收入,維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方便納稅人自行納稅申報,規范自行納稅申報行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以下簡稱個人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簡稱稅收征管法)及其實施細則和其他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凡依據個人所得稅法負有納稅義務的納稅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按照本辦法的規定辦理納稅申報:

  (一)年所得12萬元以上的;

  (二)從中國境內兩處或者兩處以上取得工資、薪金所得的;

  (三)從中國境外取得所得的;

  (四)取得應稅所得,沒有扣繳義務人的;

  (五)國務院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三條 本辦法第二條第一項年所得12萬元以上的納稅人,無論取得的各項所得是否已足額繳納了個人所得稅,均應當按照本辦法的規定,于納稅年度終了后向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

  本辦法第二條第二項至第四項情形的納稅人,均應當按照本辦法的規定,于取得所得后向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

  本辦法第二條第五項情形的納稅人,其納稅申報辦法根據具體情形另行規定。

  第四條 本辦法第二條第一項所稱年所得12萬元以上的納稅人,不包括在中國境內無住所,且在一個納稅年度中在中國境內居住不滿1年的個人。

  本辦法第二條第三項所稱從中國境外取得所得的納稅人,是指在中國境內有住所,或者無住所而在一個納稅年度中在中國境內居住滿1年的個人。

第二章 申報內容

  第五條 年所得12萬元以上的納稅人,在納稅年度終了后,應當填寫《個人所得稅納稅申報表(適用于年所得12萬元以上的納稅人申報)》(見附表1),并在辦理納稅申報時報送主管稅務機關,同時報送個人有效身份證件復印件,以及主管稅務機關要求報送的其他有關資料。

  有效身份證件,包括納稅人的身份證、護照、回鄉證、軍人身份證件等。

  第六條 本辦法所稱年所得12萬元以上,是指納稅人在一個納稅年度取得以下各項所得的合計數額達到12萬元:

  (一)工資、薪金所得;

  (二)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

  (三)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

  (四)勞務報酬所得;

  (五)稿酬所得;

  (六)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七)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八)財產租賃所得;

  (九)財產轉讓所得;

  (十)偶然所得;

  (十一)經國務院財政部門確定征稅的其他所得。

  第七條 本辦法第六條規定的所得不含以下所得:

  (一)個人所得稅法第四條第一項至第九項規定的免稅所得,即:

  1.省級人民政府、國務院部委、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以上單位,以及外國組織、國際組織頒發的科學、教育、技術、文化、衛生、體育、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獎金;

  2.國債和國家發行的金融債券利息;

  3.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的補貼、津貼,即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十三條規定的按照國務院規定發放的政府特殊津貼、院士津貼、資深院士津貼以及國務院規定免納個人所得稅的其他補貼、津貼;

  4.福利費、撫恤金、救濟金;

  5.保險賠款;

  6.軍人的轉業費、復員費;

  7.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干部、職工的安家費、退職費、退休工資、離休工資、離休生活補助費;

  8.依照我國有關法律規定應予免稅的各國駐華使館、領事館的外交代表、領事官員和其他人員的所得;

  9.中國政府參加的國際公約、簽訂的協議中規定免稅的所得。

  (二)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六條規定可以免稅的來源于中國境外的所得。

  (三)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五條規定的按照國家規定單位為個人繳付和個人繳付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住房公積金。

  第八條 本辦法第六條所指各項所得的年所得按照下列方法計算:

  (一)工資、薪金所得,按照未減除費用(每月1600元)及附加減除費用(每月3200元)的收入額計算。

  (二)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按照應納稅所得額計算。實行查賬征收的,按照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后的余額計算;實行定期定額征收的,按照納稅人自行申報的年度應納稅所得額計算,或者按照其自行申報的年度應納稅經營額乘以應稅所得率計算。

  (三)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按照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計算,即按照承包經營、承租經營者實際取得的經營利潤,加上從承包、承租的企事業單位中取得的工資、薪金性質的所得計算。

  (四)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按照未減除費用(每次800元或者每次收入的20┑氖杖攵羆撲恪?

  (五)財產租賃所得,按照未減除費用(每次800元或者每次收入的20┖托奚煞延玫氖杖攵羆撲恪?

  (六)財產轉讓所得,按照應納稅所得額計算,即按照以轉讓財產的收入額減除財產原值和轉讓財產過程中繳納的稅金及有關合理費用后的余額計算。

  (七)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按照收入額全額計算。

  第九條 納稅人取得本辦法第二條第二項至第四項所得,應當按規定填寫并向主管稅務機關報送相應的納稅申報表(見附表2-附表9),同時報送主管稅務機關要求報送的其他有關資料。

第三章 申報地點

  第十條 年所得12萬元以上的納稅人,納稅申報地點分別為:

  (一)在中國境內有任職、受雇單位的,向任職、受雇單位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申報。

  (二)在中國境內有兩處或者兩處以上任職、受雇單位的,選擇并固定向其中一處單位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申報。

  (三)在中國境內無任職、受雇單位,年所得項目中有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或者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以下統稱生產、經營所得)的,向其中一處實際經營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申報。

  (四)在中國境內無任職、受雇單位,年所得項目中無生產、經營所得的,向戶籍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申報。在中國境內有戶籍,但戶籍所在地與中國境內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選擇并固定向其中一地主管稅務機關申報。在中國境內沒有戶籍的,向中國境內經常居住地主管稅務機關申報。

  第十一條 取得本辦法第二條第二項至第四項所得的納稅人,納稅申報地點分別為:

  (一)從兩處或者兩處以上取得工資、薪金所得的,選擇并固定向其中一處單位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申報。

  (二)從中國境外取得所得的,向中國境內戶籍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申報。在中國境內有戶籍,但戶籍所在地與中國境內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選擇并固定向其中一地主管稅務機關申報。在中國境內沒有戶籍的,向中國境內經常居住地主管稅務機關申報。

  (三)個體工商戶向實際經營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申報。

  (四)個人獨資、合伙企業投資者興辦兩個或兩個以上企業的,區分不同情形確定納稅申報地點:

  1.興辦的企業全部是個人獨資性質的,分別向各企業的實際經營管理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申報。

  2.興辦的企業中含有合伙性質的,向經常居住地主管稅務機關申報。

  3. 興辦的企業中含有合伙性質,個人投資者經常居住地與其興辦企業的經營管理所在地不一致的,選擇并固定向其參與興辦的某一合伙企業的經營管理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申報。

  (五)除以上情形外,納稅人應當向取得所得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申報。

  第十二條 納稅人不得隨意變更納稅申報地點,因特殊情況變更納稅申報地點的,須報原主管稅務機關備案。

  第十三條 本辦法第十一條第四項第三目規定的納稅申報地點,除特殊情況外,5年以內不得變更。

  第十四條 本辦法所稱經常居住地,是指納稅人離開戶籍所在地最后連續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

第四章 申報期限

  第十五條 年所得12萬元以上的納稅人,在納稅年度終了后3個月內向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

  第十六條 個體工商戶和個人獨資、合伙企業投資者取得的生產、經營所得應納的稅款,分月預繳的,納稅人在每月終了后7日內辦理納稅申報;分季預繳的,納稅人在每個季度終了后7日內辦理納稅申報。納稅年度終了后,納稅人在3個月內進行匯算清繳。

  第十七條 納稅人年終一次性取得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的,自取得所得之日起30日內辦理納稅申報;在1個納稅年度內分次取得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的,在每次取得所得后的次月7日內申報預繳,納稅年度終了后3個月內匯算清繳。

  第十八條 從中國境外取得所得的納稅人,在納稅年度終了后30日內向中國境內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

  第十九條 除本辦法第十五條至第十八條規定的情形外,納稅人取得其他各項所得須申報納稅的,在取得所得的次月7日內向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

  第二十條 納稅人不能按照規定的期限辦理納稅申報,需要延期的,按照稅收征管法第二十七條和稅收征管法實施細則第三十七條的規定辦理。

第五章 申報方式

  第二十一條 納稅人可以采取數據電文、郵寄等方式申報,也可以直接到主管稅務機關申報,或者采取符合主管稅務機關規定的其他方式申報。

  第二十二條 納稅人采取數據電文方式申報的,應當按照稅務機關規定的期限和要求保存有關紙質資料。

  第二十三條 納稅人采取郵寄方式申報的,以郵政部門掛號信函收據作為申報憑據,以寄出的郵戳日期為實際申報日期。

  第二十四條 納稅人可以委托有稅務代理資質的中介機構或者他人代為辦理納稅申報。

第六章 申報管理

  第二十五條 主管稅務機關應當將各類申報表,登載到稅務機關的網站上,或者擺放到稅務機關受理納稅申報的辦稅服務廳,免費供納稅人隨時下載或取用。

  第二十六條 主管稅務機關應當在每年法定申報期間,通過適當方式,提醒年所得12萬元以上的納稅人辦理自行納稅申報。

  第二十七條 受理納稅申報的主管稅務機關根據納稅人的申報情況,按照規定辦理稅款的征、補、退、抵手續。

  第二十八條 主管稅務機關按照規定為已經辦理納稅申報并繳納稅款的納稅人開具完稅憑證。

  第二十九條 稅務機關依法為納稅人的納稅申報信息保密。

  第三十條 納稅人變更納稅申報地點,并報原主管稅務機關備案的,原主管稅務機關應當及時將納稅人變更納稅申報地點的信息傳遞給新的主管稅務機關。

  第三十一條 主管稅務機關對已辦理納稅申報的納稅人建立納稅檔案,實施動態管理。

第七章 法律責任

  第三十二條 納稅人未按照規定的期限辦理納稅申報和報送納稅資料的,依照稅收征管法第六十二條的規定處理。

  第三十三條 納稅人采取偽造、變造、隱匿、擅自銷毀賬簿、記賬憑證,或者在賬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經稅務機關通知申報而拒不申報或者進行虛假的納稅申報,不繳或者少繳應納稅款的,依照稅收征管法第六十三條的規定處理。

  第三十四條 納稅人編造虛假計稅依據的,依照稅收征管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的規定處理。

  第三十五條 納稅人有扣繳義務人支付的應稅所得,扣繳義務人應扣未扣、應收未收稅款的,依照稅收征管法第六十九條的規定處理。

  第三十六條 稅務人員徇私舞弊或者玩忽職守,不征或者少征應征稅款的,依照稅收征管法第八十二條第一款的規定處理。

  第三十七條 稅務人員濫用職權,故意刁難納稅人的,依照稅收征管法第八十二條第二款的規定處理。

  第三十八條 稅務機關和稅務人員未依法為納稅人保密的,依照稅收征管法第八十七條的規定處理。

  第三十九條 稅務代理人違反稅收法律、行政法規,造成納稅人未繳或者少繳稅款的,依照稅收征管法實施細則第九十八條的規定處理。

  第四十條 其他稅收違法行為,依照稅收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處理。

第八章 附則

  第四十一條 納稅申報表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地方稅務局按照國家稅務總局規定的式樣統一印制。

  第四十二條 納稅申報的其他事項,依照稅收征管法、個人所得稅法及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執行。

  第四十三條 本辦法第二條第一項年所得12萬元以上情形的納稅申報,按照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通過的《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規定的施行時間,自2006年1月1日起執行。

  第四十四條 本辦法有關第二條第二項至第四項情形的納稅申報規定,自2007年1月1日起執行,《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印發〈個人所得稅自行申報納稅暫行辦法〉的通知》(國稅發[1995]077號)同時廢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給律師。

評論區
登錄 后參于評論
相關文章

專業律師 快速響應

累計服務用戶745W+

發布咨詢

多位律師解答

及時追問律師

馬上發布咨詢
李曌

李曌

執業證號:

11101202211472388

北京君眾律師事務所

簡介: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李曌

律霸用戶端下載

及時查看律師回復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的決定

2013-08-30

中華人民共和國車船稅法

2011-02-25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調解法

2010-08-28

全國人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任命的名單(2010年2月26日)

2010-02-26

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95修正)

1995-02-28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教科書問題的決議

1996-05-25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聯合國打擊跨國有組織犯罪公約》的決定

2003-08-27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

1970-01-01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決定

1996-05-15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

1999-10-31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

1980-09-10

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已修正]

1990-12-28

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批準設立重慶直轄市的決定

1997-03-14

中華人民共和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條例(失效)

1995-07-05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設立全民國防教育日的決定

2001-08-31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3-12-27

糧食流通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

殘疾人教育條例(2017修訂)

2017-02-01

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

外國企業常駐代表機構登記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9-18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重點工作分工的通知

2013-02-08

國務院關于修改《期貨交易管理條例》的決定

2012-10-24

國務院關于廣西壯族自治區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年)的批復

2012-10-10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政府網站管理工作的通知

2011-04-21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繼續深化“安全生產年”活動的通知

2011-03-02

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發展改革委、農業部關于加快轉變東北地區農業發展方式建設現代農業指導意見的通知

2010-11-30

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扶貧辦等部門關于做好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貧開發政策有效銜接擴大試點工作意見的通知

2010-05-07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繼續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年”活動的通知

2010-02-15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節約糧食反對浪費工作的通知

2010-01-18

國務院關于開展第一次全國水利普查的通知

2010-01-11
法律法規 友情鏈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怡红院在线视频精品观看| 男女猛烈xx00免费视频试看| 天堂а√在线中文在线| 亚洲不卡av不卡一区二区| 亚洲日本乱码一区二区在线二产线| 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 欧美高清69hd| 蜜臀AV无码精品人妻色欲| 久久精品国产导航| 国产电影在线观看视频| 日日碰狠狠添天天爽无码| 豆奶视频高清在线下载| 久久久久久青草大香综合精品| 国产人妖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天天干天天操天天拍| 免费jizz在线播放视频高清版| free哆拍拍免费永久视频| 欧美爽爽爽爽爽爽视频| 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播放| 99r在线播放|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另类人妖交友网站| 1313午夜精品久久午夜片| 无码中文字幕av免费放|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精品| 日本a∨在线观看| 妇乱子伦精品小说588| 亚洲精品自在在线观看| 亚洲最大成人网色香蕉| 娇bbbb搡bbbb| 亚洲国产成AV人天堂无码| 高清日本撒尿xxxx| 坐公交车弄了2个小时小视频| 久久婷婷国产综合精品| 精品久久久久亚洲| 国内精自视频品线六区免费| 久久免费观看视频| 男人桶女人叽叽| 国产午夜无码福利在线看网站| 91福利视频导航| 日本精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