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
第三十二號
《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寧夏回族自治區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的決定》已由寧夏回族自治區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二次會議于2016年1月21日通過,現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2016年1月21日
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關于修改《寧夏回族自治區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的決定
(2016年1月21日寧夏回族自治區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二次會議通過)
寧夏回族自治區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二次會議決定對《寧夏回族自治區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作如下修改:
一、將第三條修改為:“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堅持以人為本、創新發展、法治引領、統籌推進的原則。”
二、將第十六條修改為:“提倡一對夫妻生育兩個子女。
“不符合法律、法規規定多生育子女的,屬于超生。”
三、將第十八條改為第十七條,修改為:“夫妻雙方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可以申請生育第三個子女:
“(一)原州區、海原縣、西吉縣、隆德縣、涇源縣、彭陽縣、鹽池縣、同心縣(以下統稱山區八縣)的少數民族農村居民;
“(二)育有兩個子女,經鑒定有不能成長為正常勞動力的殘疾兒,且醫學上認為適宜再生育的。”
四、將第十九條改為第十八條,修改為:“山區八縣少數民族農村居民成建制轉為城鎮居民或者有組織地移民搬遷到自治區區域內的其他縣(市、區)的,自戶籍變更之日起三年內執行原戶籍地的生育規定。”
五、將第二十條改為第十九條,修改為:“再婚夫妻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可以申請生育第三個子女:
“(一)再婚前生育子女數合計為一個,再婚后生育一個的;
“(二)再婚前生育子女數合計為兩個的。”
六、將第二十一條改為兩條,分別作為第二十條、第二十一條,修改為:“第二十條夫妻一方為本自治區戶籍,另一方為其他省(自治區、直轄市)戶籍的,雙方戶籍所在地關于再生育子女的規定不一致的,按照有利于當事人的原則適用。
“第二十一條夫妻一方為外國人或者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居民、臺灣同胞、華僑、出國留學人員的,按照國家有關生育規定執行。”
七、增加一條,作為第二十二條:“實行生育登記服務制度。生育登記服務,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八、將第二十二條改為第二十三條,第一款修改為:“符合生育第三個子女條件的,夫妻雙方應當持夫妻雙方的身份證、戶口簿、結婚證原件;再婚的、收養子女的應當加持離婚證、收養登記證原件到一方戶籍地所在的鄉鎮(街道)衛生和計劃生育工作機構提出再生育申請。”
第三款改為第二款,修改為:“鄉鎮(街道)衛生和計劃生育工作機構應當自接到提交的相關材料之日起十日內進行審核,報縣(市、區)衛生和計劃生育行政部門審批,符合再生育條件的,辦理相關手續;不符合再生育條件的,應當以書面形式告知申請人并說明理由。需要依法鑒定的,審核時間從收到鑒定結論之日起計算。婚育信息需跨省核實的,辦理時限不超過二十日。”
第四款改為第三款,修改為:“經批準生育第三個子女的,因戶籍或者婚姻狀況等發生變化不再符合再生育條件的,除已經懷孕的以外,批準生育的衛生和計劃生育行政部門應當及時撤回批準再生育決定,并書面告知理由。”同時,刪去本條第二款。
九、將第三十三條修改為:“育齡夫妻自主選擇計劃生育避孕節育措施,預防和減少非意愿妊娠。提倡已生育兩個或者兩個以上子女的夫妻選擇長效避孕措施。”
十、將第三十四條第一款修改為:“采取永久性節育措施的夫妻,因子女死亡或者殘疾,符合本條例規定的再生育條件的,經雙方申請,由縣(市、區)衛生和計劃生育行政部門審批,可以在指定的醫療機構免費施行輸卵(精)管復通手術。”
十一、增加一條,作為第三十七條:“對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生育的產婦,除享受國家規定的產假外,增加產假60天,并給予其配偶25天護理假;產假和護理假視同出勤,工資、獎金照發。”
十二、將第三十九條改為第三十八條,修改為:“在國家提倡一對夫妻生育一個子女期間,自愿終身只生育一個子女的夫妻,享受以下優待、獎勵:
“(一)自領取《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之月起,每月獎勵獨生子女保健費,發到子女年滿十四周歲止,發放標準由自治區人民政府規定;
“(二)優先提供職業技能培訓、職業技能鑒定;
“(三)就業、住房、扶貧救濟及子女入托、入學、醫療等方面,在同等條件下優先照顧。”
十三、將第四十條改為第三十九條,第一項至第五項修改為:“(一)在國家提倡一對夫妻生育一個子女期間,只有一個子女或者兩個女孩的農村計劃生育家庭,夫婦年滿六十周歲以后,享受農村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直至亡故。
“(二)實施‘少生快富’工程,按照國家和自治區的有關規定給予獎勵及其他優待。
“(三)為領取《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的家庭、‘少生快富’工程戶和計劃生育純女戶辦理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時,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提高個人補助標準。
“(四)分配集體經濟收益,征地補償費,發放救濟金,按戶分配、發放的,領取《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的家庭、計劃生育純女戶應當以高出戶均標準的百分之二十分配、發放;按人分配、發放的,領取《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的家庭和計劃生育純女戶增加一個人份。
“(五)審批宅基地、調整土地時,對領取《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的家庭、計劃生育純女戶給予優先照顧。”
十四、將第四十一條改為第四十條,修改為“在國家提倡一對夫妻生育一個子女期間,領取《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的家庭,子女死亡或者殘疾(殘疾達到三級以上),不再生育或者收養子女的,享受國家和自治區的計劃生育家庭特別扶助金。”
十五、將第四十二條改為第四十一條,修改為:“在國家提倡一對夫妻生育一個子女期間,領取《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的家庭,繼續享受獨生子女保健費。獨生子女保健費按照下列規定列支或者開支:
“(一)企業單位從管理費中開支;
“(二)行政、事業單位在職工福利費中列支;
“(三)城鎮無業居民、失業人員、個體經營者或者農村居民,其獨生子女保健費由自治區、設區的市、縣(市、區)財政按比例分擔,分擔比例由自治區人民政府規定,鄉(鎮)人民政府或者街道辦事處負責發放。”
十六、將第四十三條改為第四十二條,修改為:“在國家提倡一對夫妻生育一個子女期間,領取《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的家庭,獨生子女父母雙方都是職工的,其獨生子女保健費由父母所在單位各負擔百分之五十;一方為職工,另一方為城鎮無業居民、失業人員、個體經營者或者農村居民的,獨生子女保健費由職工一方所在單位和財政部門各負擔百分之五十。”
十七、將第四十七條改為第四十四條,修改為:“在國家提倡一對夫妻生育一個子女期間,領取《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后再生育的,應當收回并注銷其《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停止享受獨生子女父母獎勵優惠待遇。”
十八、增加一條,作為第五十一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將公民計劃生育情況納入社會信用體系。”
十九、將第五十七條改為第五十五條,修改為:“生育第一個和第二個子女未按規定辦理生育登記手續的夫妻,由鄉鎮(街道)衛生和計劃生育工作機構責令限期補辦手續。
“符合生育第三個子女條件而未辦理再生育申請手續的夫妻,應當在子女出生前補辦申請手續;逾期不辦理的,由鄉鎮(街道)衛生和計劃生育工作機構責令限期補辦手續。”
二十、將第五十八條改為第五十六條,第三項修改為:“進行假醫學鑒定、出具假計劃生育證明的”。
二十一、將第六十五條改為第六十三條,第三項修改為:“未按規定發放計劃生育證明的”。
二十二、刪去第十七條、第三十二條、第三十七條、第三十八條、第四十五條、第四十六條。
本決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寧夏回族自治區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根據本決定作相應修改,重新公布。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2010年中央決算的決議
2011-06-30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
2007-10-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的決定(2003)
2003-12-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1981年《職業安全和衛生及工作環境公約》的決定
2006-10-31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有關出口退稅、抵扣稅款的其他發票規定的解釋
2005-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
2001-06-3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領事條約》的決定
2003-02-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設立全國人大常委會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預備工作委員會的決定
1993-07-02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
1989-02-21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規章如何確定罰款幅度問題的答復
1997-01-02中華人民共和國信托法
2001-04-28專利實施許可合同備案管理辦法(失效)
2001-12-17娛樂場所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中央儲備糧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車船稅法實施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國務院關于在線政務服務的若干規定
2019-04-26殘疾人教育條例(2017修訂)
2017-02-01關于印發《出國留學經費管理辦法》的通知
2013-11-02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
1970-01-01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的決定
2013-01-3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貫徹實施質量發展綱要2013年行動計劃的通知
2013-02-2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做好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的意見》任務分工的通知
2011-12-28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的決定(2011)
2011-07-19國務院關于加快長江等內河水運發展的意見
2011-01-21國家賠償費用管理條例
2011-01-1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建立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補償機制的意見
2010-12-10國務院關于促進企業兼并重組的意見
2010-08-2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電影產業繁榮發展的指導意見
2010-01-2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治理商品過度包裝工作的通知
2009-01-23草原防火條例
2008-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