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31日山西省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審議通過)
第一條 為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國防教育分為普及教育和重點教育。
全體公民接受普及教育。國家機關的領導人員,青少年、民兵、預備役人員接受重點教育。
第三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領導本行政區域內的國防教育工作,應當將國防教育事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并將國防教育所需經費列入財政預算。
第四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設立國防教育委員會。國防教育委員會實行聯席會議制度,研究解決國防教育工作中的重大問題,并履行下列職責:
(一)宣傳、貫徹國防教育的法律、法規;
(二)落實國家國防教育規劃,制定國防教育年度計劃;
(三)指導本行政區域內的國防教育場所的建設、使用和管理;
(四)組織編寫國防教育教材或者國防知識讀本,培訓國防教育教員;
(五)組建國防教育宣講團,定期進行國防教育宣傳;
(六)監督檢查本行政區域內的國防教育工作;
(七)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職責。
國防教育委員會辦公室是國防教育委員會的辦事機構,設在同級人民政府的兵役機關,負責國防教育委員會的日常工作。
第五條 教育、民政、文化、廣播電影電視、新聞出版、司法、人事等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負責國防教育工作。
征兵、國防科研生產、國民經濟動員、人民防空、國防交通、軍事設施保護等工作的主管部門,按照法律、法規的規定,負責國防教育工作。
工會、共產主義青年團、婦女聯合會等社會團體,應當協助人民政府,開展國防教育工作。
第六條 省和設區的市的廣播電臺、電視臺、綜合性日報、政府網站應當開設節目或者欄目,宣傳國防教育,并不得收取任何費用。
第七條 每年8月為全省國防教育宣傳月。在國防教育宣傳月和國家設立的全民國防教育日,負有國防教育職責的組織,應當集中開展國防教育宣傳活動。
第八條 普及和加強國防教育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
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應當根據實際情況確定相應的機構或者人員,保障國防教育所需經費,組織開展國防教育工作。
第九條 支持、鼓勵社會組織和個人興建國防教育場所,設立國防教育網站,舉辦國防教育巡回展覽,創辦國防教育刊物,出版國防教育作品。
第十條 本省行政區域內的國家機關對其領導人員的國防教育,采取以下措施進行:
(一)將國防教育納入理論學習計劃;
(二)定期舉辦國防教育講座;
(三)組織"軍事日"活動;
(四)按照國家的統一安排,接受軍事院校的培訓。
對其工作人員的國防教育,采取理論學習、業務培訓、形勢報告、經常性教育活動等多種形式進行。
第十一條 培訓國家工作人員的教育機構,應當將國防教育納入教學和培訓計劃,設置必要的國防教育課程。
第十二條 小學和初級中學采取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相結合的方法,對學生開展國防教育,使其掌握必要的國防常識:
(一)將國防教育的內容,融入語文、歷史、地理、體育和思想品德等課程教學中;
(二)可以組織學生開展以國防教育為主題的少年軍校、軍事夏令營、主題班會、讀書演講、知識競賽等活動;
(三)可以聘請國防教育輔導員開展國防教育。
第十三條 高級中學和相當于高級中學的學校應當對學生進行比較系統的國防教育,使其掌握必需的國防知識與技能:
(一)在有關課程中安排專門的國防教育內容;
(二)開展軍事訓練,時間為7至14日,成績記入學籍檔案。
第十四條 高等學校應當對學生進行全面系統的國防教育,開展主題鮮明、形式多樣的國防教育活動,使其掌握基本的國防知識與技能。
高等學校應當設置國防教育課程,并納入學校教學計劃,教學時間不少于35學時,軍事訓練時間不少于14日,成績記入學籍檔案。
培養國防生的高等學校應當將國防教育課程作為國防生的學位必修課,并計入學分,時間一般不少于120學時。
第十五條 省軍區、軍分區(警備區)、縣(市、區)人民武裝部和預備役部隊,應當對基干民兵以及預編到現役部隊、編入預備役部隊的預備役人員,每年至少安排4次國防教育課,普通民兵和其他預備役人員每年安排2次國防教育課;對參加年度軍事訓練的民兵、預備役人員,利用政治教育時間安排國防教育。
民兵、預備役人員的工作單位,應當組織并配合軍事機關對民兵、預備役人員開展國防教育。
第十六條 企業、事業單位應當將國防教育列入職工教育計劃,并結合實際,每年至少集中開展1次國防教育主題活動。
第十七條 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應當將國防教育納入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內容,結合征兵教育、擁軍優屬以及重大節日、紀念日活動,對居民、村民進行國防教育。
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可以聘請退役軍人、英雄模范人物和離退休人員協助開展國防教育,向居民和村民普及基本國防知識。
第十八條 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第二十八條規定的下列場所,由設區的市人民政府推薦,經省國防教育委員會審查并報省人民政府批準后,由省人民政府命名為國防教育基地:
(一)用于緬懷紀念的場所,包括紀念館、紀念地、領袖故居、烈士陵園、革命和歷史遺址等;
(二)用于觀摩學習的場所,包括博物館、科技館、文化館、青少年宮、國防園、兵器館、部隊榮譽(軍史)館等;
(三)用于開展軍事訓練的場所,包括民兵訓練基地、學生軍訓基地、少年軍校等;
(四)其他具有國防教育功能的場所。
國防教育基地不再具備法律規定條件的,由省國防教育委員會報省人民政府撤銷命名。
第十九條 國防教育基地應當向社會免費開放。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對國防教育基地的維護、維修,給予適當補助。
第二十條 國防教育教材的編寫、審查、出版、發行,應當符合《全民國防教育大綱》的規定。
學校使用的地方教材和校本教材,應當有國防教育內容。
第二十一條 國防教育教員分為專職教員和兼職教員。
國防教育教員應當從能夠勝任國防教育工作的人員中選任,其中,專職教員還應當具備教師資格。
第二十二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國防教育作為目標責任制考核和評比雙擁模范城(縣)的內容。
第二十三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對在國防教育工作中作出突出貢獻的組織和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表彰和獎勵活動每3年至少舉行1次。
第二十四條 違反本辦法的規定,拒不開展國防教育活動的,國防教育委員會可以提出建議,由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或者上級主管機關給予批評教育,并責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造成惡劣影響的,對負有直接責任的主管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二十五條 違反本辦法的規定,挪用、克扣國防教育經費的,由有關部門責令限期歸還;對負有直接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六條 本辦法自2008年9月1日起施行。1995年9月21日山西省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七次會議通過的《山西省國防教育條例》同時廢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法
2015-12-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設立國家測繪總局的決議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2002修訂)
2002-12-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的決定(2004)
2004-08-28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訴訟特別程序法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的決定
1986-12-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實施刑事訴訟法規劃問題的決議
1980-04-1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建立香港回歸祖國紀念碑的決議
1996-05-25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
1995-06-30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法(修訂)
2002-12-28毒品違法犯罪舉報獎勵辦法
1970-01-01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處罰辦法
2015-01-05個體工商戶條例(2014修正)
2014-02-19違規發放津貼補貼行為處分規定
2013-06-1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6-27國務院關于加強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見
2012-07-22國務院關于同意將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0-11-0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重點工作分工的通知
2010-07-22國務院關于推進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
2009-12-31國務院關于落實《政府工作報告》重點工作部門分工的意見
2009-03-22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2009年促進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的若干意見
2008-12-31國務院關于修改《外商投資電信企業管理規定》的決定(國務院令第534號)
2008-09-10關于房改售房工作中幾個具體問題處理意見的通知
2008-06-26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
2007-04-05殘疾人就業條例
2007-02-25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統籌解決人口問題的決定
2007-01-22工人職員傷亡事故報告規程[失效]
1956-05-25國務院批轉林業部關于加強東北、內蒙古地區護林防火工作的報告的通知
1963-03-16國務院批轉教育部關于各級公辦學校教職工退職退休時解放以前和解放以后連續工齡計算的幾點原則規定的通知[失效]
1963-05-26國務院批轉林業部、鐵道部、國家物資管理總局制定的木材統一送貨辦法的通知[失效]
1964-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