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令
第25號
《電話用戶真實身份信息登記規定》已經2013年6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第2次部務會議審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13年9月1日起施行。
部長 苗圩
2013年7月16日
電話用戶真實身份信息登記規定
第一條 為了規范電話用戶真實身份信息登記活動,保障電話用戶和電信業務經營者的合法權益,維護網絡信息安全,促進電信業的健康發展,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強網絡信息保護的決定》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條例》,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電話用戶真實身份信息登記活動,適用本規定。
第三條 本規定所稱電話用戶真實身份信息登記,是指電信業務經營者為用戶辦理固定電話、移動電話(含無線上網卡,下同)等入網手續,在與用戶簽訂協議或者確認提供服務時,如實登記用戶提供的真實身份信息的活動。
本規定所稱入網,是指用戶辦理固定電話裝機、移機、過戶,移動電話開戶、過戶等。
第四條 工業和信息化部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通信管理局(以下統稱電信管理機構)依法對電話用戶真實身份信息登記工作實施監督管理。
第五條 電信業務經營者應當依法登記和保護電話用戶辦理入網手續時提供的真實身份信息。
第六條 電信業務經營者為用戶辦理入網手續時,應當要求用戶出示有效證件、提供真實身份信息,用戶應當予以配合。
用戶委托他人辦理入網手續的,電信業務經營者應當要求受托人出示用戶和受托人的有效證件,并提供用戶和受托人的真實身份信息。
第七條 個人辦理電話用戶真實身份信息登記的,可以出示下列有效證件之一:
(一)居民身份證、臨時居民身份證或者戶口簿;
(二)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人身份證件、中國人民武裝警察身份證件;
(三)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臺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或者其他有效旅行證件;
(四)外國公民護照;
(五)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規定的其他有效身份證件。
第八條 單位辦理電話用戶真實身份信息登記的,可以出示下列有效證件之一:
(一)組織機構代碼證;
(二)營業執照;
(三)事業單位法人證書或者社會團體法人登記證書;
(四)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規定的其他有效證件或者證明文件。
單位辦理登記的,除出示以上證件之一外,還應當出示經辦人的有效證件和單位的授權書。
第九條 電信業務經營者應當對用戶出示的證件進行查驗,并如實登記證件類別以及證件上所記載的姓名(名稱)、號碼、住址信息;對于用戶委托他人辦理入網手續的,應當同時查驗受托人的證件并登記受托人的上述信息。
為了方便用戶提供身份信息、辦理入網手續,保護用戶的合法權益,電信業務經營者復印用戶身份證件的,應當在復印件上注明電信業務經營者名稱、復印目的和日期。
第十條 用戶拒絕出示有效證件,拒絕提供其證件上所記載的身份信息,冒用他人的證件,或者使用偽造、變造的證件的,電信業務經營者不得為其辦理入網手續。
第十一條 電信業務經營者在向電話用戶提供服務期間及終止向其提供服務后兩年內,應當留存用戶辦理入網手續時提供的身份信息和相關材料。
第十二條 電信業務經營者應當建立健全用戶真實身份信息保密管理制度。
電信業務經營者及其工作人員對在提供服務過程中登記的用戶真實身份信息應當嚴格保密,不得泄露、篡改或者毀損,不得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不得用于提供服務之外的目的。
第十三條 電話用戶真實身份信息發生或者可能發生泄露、毀損、丟失的,電信業務經營者應當立即采取補救措施;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嚴重后果的,應當立即向相關電信管理機構報告,配合相關部門進行的調查處理。
電信管理機構應當對報告或者發現的可能違反電話用戶真實身份信息保護規定的行為的影響進行評估;影響特別重大的,相關省、自治區、直轄市通信管理局應當向工業和信息化部報告。電信管理機構在依據本規定作出處理決定前,可以要求電信業務經營者暫停有關行為,電信業務經營者應當執行。
第十四條 電信業務經營者委托他人代理電話入網手續、登記電話用戶真實身份信息的,應當對代理人的用戶真實身份信息登記和保護工作進行監督和管理,不得委托不符合本規定有關用戶真實身份信息登記和保護要求的代理人代辦相關手續。
第十五條 電信業務經營者應當對其電話用戶真實身份信息登記和保護情況每年至少進行一次自查,并對其工作人員進行電話用戶真實身份信息登記和保護相關知識、技能和安全責任培訓。
第十六條 電信管理機構應當對電信業務經營者的電話用戶真實身份信息登記和保護情況實施監督檢查。電信管理機構實施監督檢查時,可以要求電信業務經營者提供相關材料,進入其生產經營場所調查情況,電信業務經營者應當予以配合。
電信管理機構實施監督檢查,應當記錄監督檢查的情況,不得妨礙電信業務經營者正常的經營或者服務活動,不得收取任何費用。
電信管理機構及其工作人員對在實施監督檢查過程中知悉的電話用戶真實身份信息應當予以保密,不得泄露、篡改或者毀損,不得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
第十七條 電信業務經營者違反本規定第六條、第九條至第十五條的規定,或者不配合電信管理機構依照本規定開展的監督檢查的,由電信管理機構依據職權責令限期改正,予以警告,可以并處一萬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罰款,向社會公告。其中,《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條例》規定法律責任的,依照其規定處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十八條 用戶以冒用、偽造、變造的證件辦理入網手續的,電信業務經營者不得為其提供服務,并由相關部門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現役軍人和人民武裝警察居民身份證申領發放辦法》等規定處理。
第十九條 電信管理機構工作人員在對電話用戶真實身份信息登記工作實施監督管理的過程中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的,依法給予處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條 電信業務經營者應當通過電話、短信息、書面函件或者公告等形式告知用戶并采取便利措施,為本規定施行前尚未提供真實身份信息或者所提供身份信息不全的電話用戶補辦登記手續。
電信業務經營者為電話用戶補辦登記手續,不得擅自加重用戶責任。
電信業務經營者應當在向尚未提供真實身份信息的用戶確認提供服務時,要求用戶提供真實身份信息。
第二十一條 本規定自2013年9月1日起施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十一屆〕第四十五號
2013-02-27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
2007-10-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鄭耀棠等32名全國人大代表所提議案的決定
1994-08-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199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哈薩克斯坦共和國關于中哈國界的補充協定》的決定
1998-11-04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公路法的決定
1999-10-31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選舉和決定任命的辦法
2003-03-10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關于合作打擊非法販運麻醉藥品、精神藥物及其前體的協議》的決定
2004-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沙治沙法
2001-08-3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設立全國人大常委會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預備工作委員會的決定
1993-07-02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
1979-07-04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議案和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各專門委員會組成人員人選辦法
1988-03-2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的決定(第二次修正)
2000-08-25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伙企業法(2006年修訂)
2006-08-27煙花爆竹安全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印刷業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法規匯編編輯出版管理規定(2019修正)
2019-03-02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跨省域補充耕地國家統籌管理辦法
2018-03-29農田水利條例
2016-05-17建設工程勘察設計管理條例(2015年修訂)
2015-06-12醫療機構新生兒安全管理制度(試行)
2014-03-14國務院關于推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若干意見
2014-02-2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政府機關使用正版軟件管理辦法的通知
2013-08-15違規發放津貼補貼行為處分規定
2013-06-13大連市科學技術進步條例(2013)
2013-06-2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城市排水防澇設施建設工作的通知
2013-03-25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的決定
2013-01-31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2012-07-11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統計局關于加強和完善服務業統計工作意見的通知
2011-09-17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內蒙古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若干意見
2011-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