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號:許政辦[2008]107號
發布日期:2008-7-23
執行日期:2008-7-23
許昌縣、魏都區人民政府,經濟開發區、東城區管委會,市人民政府有關部門:
《許昌市城區重點部位防汛工作方案》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二○○八年七月二十三日
許昌市城區重點部位防汛工作方案
根據《許昌市2008年防汛工作方案》有關要求,為確保城區安全渡汛,保障汛期市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結合城區防汛工作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許昌市城區防汛的組織指揮體系
為進一步加強對城區防汛工作的領導,根據工作需要,對許昌市城區防汛指揮部進行調整充實,由市委常委、副市長張宗保、副市長王登喜任指揮長,市政府副秘書長寧伯偉、市建委主任羅全振、市水利局局長張廣田任副指揮長,許昌縣、魏都區、經濟開發區、東城區及市直相關部門負責同志為成員。城區防汛指揮部在市防汛指揮部的領導下,對城區防汛進行統一指揮,把防汛工作任務分解到各縣(區)、街道辦事處、社區,一旦發生險情督促各責任單位組織搶險隊伍,及時妥善處置險情,保障城區安全。
二、清潩河排水管道倒灌的防汛工作方案
責任單位:市建委,第一責任人羅全振(市建委主任),第二責任人寇宏獻(市建委副主任)。
主要任務:河水上漲,容易造成河水倒灌市區排水管網的地段共有7個,分別是:天寶路清潩河西出水口1個,建安大道清潩河西出水口2個,蓮城大道清潩河西出水口1個,前進路清潩河西出水口1個,新興路清潩河西出水口1個、許扶運
河北出水口1個。上述地段出水口一旦河水倒灌、導致路面積水時,應急方案是立即啟動搶險預案,分別調運砂袋,實行堵口截流;長久方案是在排水口處設置閘門、儲水井,利用泵站向外排水采取外堵內抽的方法解決。已具備條件的要立即組織實施,條件不具備的要抓緊制定規劃,2009年5月底前完成。
人員物資保障:搶險隊伍60人、水泵8臺、草袋400個、防汛車輛10臺。搶險隊分3個突擊小隊,突擊隊隊長由王新民(市政管理處生產技術科科長)、黑建偉(市政管理處道路維護隊隊長)擔任。
第一突擊隊由市政管理處東區排水隊人員組成,負責天寶路、建安大道3個出水口的堵口截流;第二突擊隊由市政管理處北區排水隊人員組成,負責蓮城大道、前進路2個出水口的堵口截流;第三突擊隊由市政管理處西區排水隊人員組成,負責新興路、許扶運河2個出水口堵口截流。市政管理處加工廠儲存50立方米砂土備用。砂土運輸路線:沿八一路、文峰路運至各排水口。
若清潩河上游來水較多形成漫堤進入城區形成積水后,城區防汛指揮部要立即通知各責任單位,動員低洼地區人員撤離至地勢較高部位或空曠地區。魏都區人員可集中在東西大街,經濟開發區人員集中在許由路,許昌縣人員集中在文峰路南段,東城區人員集中在天寶路東段,待水位下降后方可回撤。
三、老城區主次干道低洼地點的防汛工作方案
責任單位:市建委,第一責任人羅全振(市建委主任),第二責任人寇宏獻(市建委副主任)。主要任務:老城區主次干道低洼容易形成內澇的地段主要分布在文峰路中段(東關旅社附近)、毓秀路、倉庫路南段、許由路西段、五一路中段等地方,一旦形成內澇,立即啟動排澇防汛預案,由市政管理處應急分隊(應急分隊由市政管理處南區排水隊人員組成)負責上述5個積水點的抽升排澇工作。大到暴雨時應急分隊半小時內趕到各自分工的路段,設置安全標志,打開箅子井,加快排水速度。
人員物資保障:搶險隊伍20人,隊長龐兆華(市政管理處鐵東排水維護隊隊長)、胡軍勇(市政管理處鐵東排水維護隊副隊長);砂袋500個、汽油機水泵6臺、水龍帶500m、防汛車輛3臺。砂土運輸路線:一是沿八一路、
延安路運至許由路西段、五一路中段積水點,二是沿八一路、文峰路運至文峰路中段、毓秀路、倉庫路南段積水點。
四、六立交、十泵站的防汛工作方案
責任單位:市建委,第一責任人羅全振(市建委主任),第二責任人寇宏獻(市建委副主任)。
主要任務:接到雨情后,市政管理處泵站全體工作人員在半小時內到達各自的崗位,維修人員做好易損部件的更換及發電機組到位的準備,隨時應付突發情況,確保抽升設備的完好。如抽升不及,立交橋下積水,工作人員負責及時把警示標記擺放到位,提醒過往車輛繞行,同時迅速上報情況,并積極安裝備用的臨時水泵,如發生停電1小時之內發電機組到位,并立即安裝抽升。城區水位偏高,泵站抽升排浚不出去時,泵站工作人員應立即關閉進口閘門,確保泵站設備完好,等待水落后再進行抽升。
人員物資保障:搶險隊伍30人,隊長趙乃平(市政管理處立交泵站管理所所長)、孫豐偉(市政管理處立交泵站管理所黨支部書記);備用水泵7臺、備用發電機組1組、防汛車輛2臺、警示標志10個。
五、運糧河沿線的防汛工作方案
(一)渠首—許由路橋段
責任單位:魏都區政府,第一責任人趙振宏(魏都區政府區長),第二責任人蘇海民(魏都區政府副區長)。
主要任務:河水上漲出現漫堤時,立刻組織沿河西關、五一路、新興路等辦事處群眾對低洼堤段升高加固。迅速排查低洼地段危房、險房情況,并動員組織沿線低洼地段的群眾轉移,同時積極做好積水區域的抽水排澇工作。
人員物資保障:組織隊伍500人,隊長王清安(西關街道辦事處主任)、馬占敏(五一路街道辦事處主任)、閆宏偉(新興街道辦事處主任);砂袋5000個、柴油泵20臺、搶險車輛5臺。取土地點:新興辦事處南關五組未開發地段;砂土運輸線路:沿河堤道路從南向北運至各搶險點。
(二)運糧河物資局院內河段
責任單位:市商務局,第一責任人魏金河(市商務局局長),第二責任人唐海軍(市商務局副調研員)。
主要任務:河水上漲出現漫堤時,組織人員用砂袋加高院內河道兩側,防止污水漫出,必要時炸毀院內塔吊基座橋涵。人員物資要求:組織隊伍200人,隊長唐海軍(市商務局副調研員)、劉豐朝(市恒利物資儲運有限公司總經理);砂袋2000個、水泵10臺、發電機組5臺、搶險車輛2臺;在院內儲存50立方米砂土備用。
(三)許由路橋—清泥河段
責任單位:經濟開發區管委會,第一責任人馮金長(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主任),第二責任人王東曉(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
主要任務:及時清理下游雜物,保證河道暢通,河水上漲出現漫堤時,立刻組織當地群眾對低洼堤段升高加固,確保河水上漲區域段工礦企業和群眾的安全。
人員物資保障:組織搶險隊伍200人,隊長徐志剛(經濟開發區管委會綜合執法局副局長)、李慶(經濟開發區管委會綜合執法局巡邏隊大隊長);砂袋5000個、水泵10臺、發電機組2臺、搶險車輛3臺。取土地點:運糧河兩岸未開發地段。
六、老城區低洼易澇地段的防汛工作方案
防汛重點:馮莊街、
文昌街南段、昌盛街西段、
南平定街65號及80號、藏胡同、鐵東街、煤場街、文化街西口、友誼巷、西湖中街、前進路就業局家屬院、西壽昌里、鐵西街、黃門街、白廟前街等低洼地段。
責任單位:魏都區政府,第一責任人趙振宏(魏都區政府區長),第二責任人蘇海民(魏都區政府副區長)。
主要任務:對上述地段危房進行普查,降雨時各辦事處要指派專人深入到所轄上述地段,迅速排查低洼地段危房、險房情況,必要時及時組織群眾疏散,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同時做好積水區域的抽水排澇工作。
人員物資保障:搶險隊員100人,隊長宋書坤(魏都區建設局執法大隊黨支部書記)、蘇滿意(魏都區建設局執法大隊大隊長);砂袋500個、柴油泵13臺、搶險車輛9臺。取土地點:許昌賓館、區商業局、東大街恒通花園、曹丞相府、前進路恒達小區、宇華名郡、光明路貫通工程施工工地;砂土運輸路線:從許昌賓館直接運至馮莊街積水點,從區商業局直接運至文昌街南段、昌盛街西段積水點,從東大街恒通花園直接運至南平定街65號及80號積水點,從曹丞相府直接運至藏胡同、鐵東街、煤場街、文化街西口積水點,從前進路恒達小區直接運至前進路就業局家屬院積水點,從宇華名郡直接運至西湖中街、友誼巷積水點,從光明路貫通工程工地直接運至西壽昌里、鐵西街、黃門街、白廟前街積水點。
七、許昌縣城區重點部位的防汛工作方案
防汛重點:文苑路北段、瑞貝卡大道東段、許由路東段、新許路中段、清潩河許昌縣段。
責任單位:許昌縣政府,第一責任人王民生(許昌縣政府縣長),第二責任人周新民(許昌縣政府副縣長)。
主要任務:及時排除上述地段的積水,一旦形成內澇,立即啟動排澇防汛預案,組織人員迅速對上述地段危房進行排查,必要時及時組織群眾疏散,確保低洼處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同時,注意觀察清潩河水位上升情況,及時關閉清潩河出水處閘門,防止河水倒灌。
人員物資保障:搶險隊伍300人,隊長劉國軍(許昌縣城鄉建設局公用事業股股長)、孫學軍(許昌縣市政管理處主任);砂袋1000個、水泵10臺、發電機組5臺、搶險車輛10臺。取土地點:許由路東段;砂土運輸線路:從許由路東段直接運至文苑路北段、瑞貝卡大道東段、許由路東段、新許路中段積水點。
八、東城區城區重點部位的防汛工作方案
防汛重點:蓮城大道與魏文路交叉口、八一路市十五中門口、清潩河東城區段。
責任單位:東城區管委會,第一責任人朱德甫(東城區管委會主任),第二責任人何天立(東城區管委會副主任)。
主要任務:及時排除本區域內低洼處的積水,一旦形成內澇,立即啟動排澇防汛預案,組織人員迅速對上述地段危房進行排查,必要時及時組織群眾疏散,確保低洼處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同時,注意觀察清潩河水位上升時,及時關閉清潩河東岸閥門,防止河水倒灌。
人員物資保障:搶險隊伍300人,隊長萬世錚(東城區管委會市政管理中心副主任)、周楊(東城區管委會農村工作局副局長);砂袋1000個、水泵5臺、發電機組3臺、挖掘機1臺、搶險車輛5臺。取土地點:新107國道南段地勢較高的馬崗村;砂土運輸線路:一是沿新107國道、蓮城大道運至魏文路積水點,二是沿新107國道、八一路運至市十五中門口積水點。
九、井巷街紅軍院的防汛工作方案
責任單位:市房管局,第一責任人楊上昕(市房管局局長),第二責任人張喜中(市房管局黨組書記)。
主要任務:由于該處房屋時間較長,居住人員年齡普遍偏大,組織專門人員經常巡查,下雨時加強排水,發生險情及時組織群眾撤離,確保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人員物資保障:搶險隊伍60人,隊長張宏偉(市國有公房管理處主任)、董松營(市國有公房管理處工程科科長);砂袋500個、水泵5臺、發電機組1臺、搶險車輛2臺。取土地點:鼎鑫龍湖灣工地;運輸線路:沿文峰路、東西大街運至井巷街搶險點。
十、重點防空設施的防汛工作方案
防汛重點:火車站地下通道、文峰廣場地下圖書音像城。
責任單位:市人防辦,第一責任人楊建民(市人防辦主任),第二責任人石人權(市人防辦副主任)。
主要任務:為防止強降雨導致雨水倒灌進入地下防空設施,要指定專人值班,突發險情時要及時通知商戶撤離,入口處用砂袋加高減少雨水進入,大雨過后及時抽水排澇。
人員物資保障:搶險隊伍60人,隊長石人權(市人防辦副主任)、高國峰(市人防辦工程科科長);砂袋1000個、水泵10臺、發電機組4臺、搶險車輛2臺。取土地點:東城區人防指揮所工地;運輸線路:沿學院路、蓮城大道、七一路運至文峰廣場地下圖書音像城、火車站地下通道搶險點。
十一、瑞貝卡污水處理廠的防汛工作方案
防汛重點:瑞貝卡污水處理廠區外圍、廠區院內出水口、公司西門、公司西南角、公司東南角等低洼易進水區域;瑞貝卡污水處理二期工程施工現場。
責任單位:瑞貝卡水業公司,第一責任人劉丁榜(瑞貝卡水業公司董事長),第二責任人李國芳(瑞貝卡污水凈化公司董事長)。
主要任務:防止清潩河倒灌,減少廠區受淹的范圍,確保廠區設備設施安全;污水處理二期工程各構筑物基坑不大量積水,確保構筑物不發生不均勻沉降。
人員物資保障:搶險隊伍100人、水泵15臺、草袋2000個、鐵鍬、電纜、排水管、防汛車輛2臺,取土地點在廠區南側。搶險突擊隊分3個突擊小隊(每隊20—40人)和排澇抽升小組(10人),突擊隊隊長由石志紅(瑞貝卡污水凈化公司副總經理)、杜建輝(瑞貝卡污水凈化公司污水處理運行部經理)擔任。
第一突擊小隊負責用草袋封堵院內雨水井,防止河水通過雨水管網倒灌到院內;第二突擊小隊負責在污水處理廠南側設置圍堰,阻止河水通過河堤、農田倒灌入公司院內;第三突擊小隊負責用沙袋將廠區大門等多處入水口封堵,防止外部積水大量進入廠區;排澇抽升小組負責院內、管網、電纜溝、二期工程氧化溝及絮凝沉淀池基坑內積水的抽升排放工作,確保污水處理設施安全。
十二、清潩河河道的防汛工作方案
責任單位:市水利局,第一責任人張廣田(市水利局局長),第二責任人張業貴(市水利局黨委書記、副局長)。
防汛重點:清潩河市區段,重點是前進路橋以下堤段、穿堤管道涵洞堤段、跨河橋梁路口。
責任劃分:西岸南湖游園與清潩河匯合口以上至許昌縣界堤段,責任單位為魏都區政府,第一責任人趙振宏(魏都區政府區長),第二責任人蘇海民(魏都區政府副區長);東岸學院路橋以上至天寶路橋堤段,責任單位為東城區管委會,第一責任人朱德甫(東城區管委會主任),第二責任人何天立(東城區管委會副主任);西岸南湖游園與清潩河匯合口以下堤段、東岸學院路橋以下堤段,責任單位為許昌縣政府,第一責任人王民生(許昌縣政府縣長),第二責任人周新民(許昌縣政府副縣長)。
主要任務:一旦洪水到來迅速帶領隊伍上堤防守,巡堤、查險、搶險。在標準內洪水(保證流量500立方米/秒)確保堤防安全,遇超標準洪水(流量超過500立方米/秒)時在堤頂臨時加筑子堤,防止堤防漫溢,最大限度減輕損失。
人員保障:魏都區組織15000人,東城區組織6700人,許昌縣組織12000人;由各轄區內沿清潩河附近的辦事處、社區和企事業單位的基干民兵組成;實行登記造冊,按軍事編制分成連、排、班,進行編組,每個編組,明確責任人,明確堤防段與任務。當堤防出現重大險情或出現堤防即將漫決的超標準洪水時,市城區防汛指揮部和有關縣區防汛指揮部將汛情險情及時通報軍分區、武裝部,請其協調駐軍、武警部隊支援。解放軍、武警作為抗洪搶險的中堅力量,承擔急難險重任務。
物資保障:魏都區負責準備編織袋20萬條、扎口繩20萬根、鐵絲2.5噸、樁木20立方米、鐵锨5000把、強光燈50只、鉗子30把、斧頭5把、手鋸5把、車輛80臺。東城區負責準備編織袋6萬條、扎口繩6萬根、鐵絲2噸、樁木10立方米、鐵鉗20把、鐵锨1700把、斧頭10把、手鋸10把、強光燈200只、車輛50臺。許昌縣負責準備編織袋20萬條、扎口繩20萬根、鐵絲2噸、樁木10立方米、鐵锨1500把、鉗子30把、強光燈200只、斧頭10把、手鋸10把、車輛50臺。若堤防漫決,可沿天寶路、八一路、新興路、建設路、蓮城大道、許由路、瑞貝卡大道、槍古路等主干道上堤頂道路,分堤段就近運送物資。在主干道與堤頂路交叉口處設立沙石儲備點,確保重大汛情發生時防汛物資能快速、及時運送現場。一般使用小型車輛,便于機動,盡量減少交通阻塞。
各責任單位要根據以上重點區域的防汛工作方案,進一步細化,制定切實可行的操作意見,及時將細化的防汛工作方案、搶險隊伍名單、人員責任分工及搶險車輛牌號等報市城區防汛指揮部辦公室(地點:市政管理處一樓,電話:2161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