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政發 [2007] 13號
大連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大連市建筑工程施工許可管理規定》的通知
各區、市、縣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辦局、各直屬機構:
現將《大連市建筑工程施工許可管理規定》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二○○七年一月三十日
大連市建筑工程施工許可管理規定
第一條 為了加強對建筑工程施工活動的監督管理,維護建筑市場秩序,嚴格工程建設程序,保證建筑工程的質量和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建設部《建筑工程施工許可管理辦法》等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規定,結合我市實際情況,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大連市行政區域內各類房屋建筑及其附屬設施的建造、裝修裝飾和與其配套的線路、管道、設備的安裝,以及城鎮市政基礎設施工程的施工許可適用本規定。
工程投資額在30萬元以下或者建筑面積在300平方米以下的建筑工程,可以不申請辦理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
第三條 大連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全市建筑工程施工許可管理工作,并具體負責
中山區、西崗區、沙河口區、甘井子區區域內建筑工程施工許可的審批工作。
各縣(市)、旅順口區、金州區、大連經濟技術開發區、大連保稅區、大連高新技術產業園區、長興島臨港工業區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轄區內建筑工程施工許可的審批工作。
第四條 依法必須申請辦理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的建筑工程未取得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的,一律不得開工。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將應當申請辦理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的工程項目分解為若干限額以下的工程項目,規避申請辦理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
第五條 建設單位申請辦理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應當具備下列條件,并提交相應的證明文件:
(一)已經辦理建筑工程項目用地批準手續。
(二)在城市規劃區的建筑工程,已經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
(三)施工場地已經基本具備施工條件。需要
拆遷的,其拆遷進度符合施工要求。
(四)已經確定施工企業。按照規定應當招標的工程應具有經備案的《中標通知書》;按照規定應當招標的工程沒有招標,應該公開招標的工程沒有公開招標,或者肢解發包工程,以及將工程發包給不具備相應資質條件的,所確定的施工企業無效。
(五)有滿足施工需要的施工圖紙及技術資料,施工圖設計文件已按規定進行審查、備案。
(六)有保證工程質量和安全的具體措施。施工企業編制的施工組織設計中有根據建筑工程特點制定的相應質量、安全技術措施,專業性較強的工程項目已編制專項質量、安全施工組織設計,經施工單位技術負責人審查簽署意見,其中委托監理的工程還須經總監理工程師簽字,并已按規定辦理工程質量、安全監督手續。
(七)按照規定應該委托監理的工程已委托監理。
(八)建設資金已經落實。建設工期不足1年的,到位資金原則上不得少于
工程合同價的50%;建設工期超過1年的,到位資金原則上不得少于工程合同價的30%。建設單位應當提供銀行出具的到位資金證明,有條件的可以實行銀行付款保函或者其他第三方擔保。
(九)其他法定條件。
第六條 申請辦理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應當按照下列程序進行:
(一)建設單位向發證機關領取《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申請表》。
(二)建設單位持加蓋單位及法定代表人印鑒的《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申請表》,并附本辦法第五條規定的證明材料,向發證機關提出申請。
(三)發證機關在收到建設單位報送的《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申請表》和所附證明文件后,對于符合條件的,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15日內頒發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對于證明文件不齊全或者失效的,應一次性告知申請人需要補正的材料,審批時間可以自證明材料補正齊全后作相應順延;對于不符合條件的,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15日內書面通知建設單位,并說明理由。
建筑工程在施工過程中,建設單位或者施工單位發生變更的,應當重新申請辦理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
第七條 建設單位申請辦理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根據各類房屋建筑及其附屬設施的建造、裝修裝飾和與其配套的線路、管道、設備的安裝或城鎮市政基礎設施工程發包、分包情況,按照下列規定辦理:
(一)按規定發包給一個施工單位的,可辦理一個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
(二)按規定分別發包給不同施工單位的,應分別辦理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
第八條 建設單位申請辦理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的工程名稱、地點及內容、規模,應當與依法簽訂的施工
承包合同相一致。施工許可證應當放置在施工現場備查。
第九條 建設單位應當自領取施工許可證之日起3個月內開工。因故不能按期開工的,應當在期滿前向發證機關申請延期,并說明理由;延期以兩次為限,每次不超過3個月。既不開工又不申請延期或者超過延期次數、時限的,施工許可證自行廢止。
第十條 在建的建筑工程因故中止施工的,建設單位應當自中止施工之日起1個月內向發證機關報告,報告內容包括中止施工的時間、原因、在施部位、維護管理措施等,并按照規定做好建筑工程的維護管理工作。
建筑工程恢復施工時,應當向發證機關報告;中止施工滿1年的工程恢復施工前,建設單位應當報發證機關核驗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
第十一條 對于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第六十九條第一款規定情形,以及采取欺騙、賄賂等不正當手段取得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的,由原發證機關或者其上級行政機關依法予以撤銷。
第十二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或城市管理行政執法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改正,并依據有關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予以行政處罰:
(一)未取得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擅自施工的;
(二)為規避辦理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將工程項目分解后擅自施工的;
(三)偽造或涂改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的;
(四)采用虛假證明材料騙取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的。
前款規定的行政處罰,在實行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的地區,由城市管理行政執法部門負責實施;在其他地區,由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實施。
第十三條 對于符合條件、證明材料齊全有效的建筑工程,發證機關在規定時間內不予頒發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的,建設單位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
行政訴訟。
第十四條 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及其工作人員在建筑工程施工許可管理工作中徇私舞弊、濫用職權的,對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十五條 建立建筑工程施工許可監督檢查制度。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對已發放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單位施工活動情況應依法進行監督檢查,及時掌握建設單位、施工單位或者施工條件發生變更、延期開工、中止施工等情況,并依法處理。
第十六條 建立建筑工程施工許可管理工作層級監督制度。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應加強對各縣(市)區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建筑工程施工許可管理工作的指導和監督,各縣(市)區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應于每月5日前將上個月頒發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及管理情況上報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
第十七條 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分為正本和副本,正本和副本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第十八條 搶險救災工程、臨時性建筑工程、農民自建兩層以下(含兩層)住宅工程,不適用本辦法。
建筑工程依法應當辦理其他行政許可手續的,按照有關規定執行。
第十九條 本規定自2007年3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