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總則
第二章 經濟合同管理部門和企業事業單位的職責
第三章 經濟合同的監督檢查
第四章 經濟合同的鑒證、公證和糾紛的處理
第五章 無效經濟合同的確認和處理
第六章 利用經濟合同違法的查處
第七章 附則
?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經濟合同的管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合同法》和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經濟合同管理,必須依據有關法律、法規,保護經濟合同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保證國家計劃的執行,維護社會主義經濟秩序,促進經濟體制改革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順利進行。
第三條 本條例適用于法人之間,法人與個體工商戶、農村承包經營戶、個人合伙之間,個體工商戶、農村承包經營戶、個人合伙相互之間,在四川省行政區域內訂立或履行的經濟合同。
第四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加強經濟合同管理工作的領導。
各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是經濟合同的主管機關,統一管理各類經濟合同。
各級經濟合同主管機關、司法行政機關與各業務主管部門、銀行、信用合作社應密切配合,依照各自的職能,組織本條例的實施。
第二章 經濟合同管理部門和企業事業單位的職責
第五條 經濟合同主管機關的職責是:
(一)宣傳貫徹經濟合同法律、法規和政策,制訂管理經濟合同的規章制度;
(二)監督檢查經濟合同的訂立、履行、變更和解除;
(三)辦理經濟合同鑒證;
(四)調解、仲裁經濟合同糾紛;
(五)確認和處理無效經濟合同;
(六)查處利用經濟合同進行違法活動的行為;
(七)指導、督促各業務主管部門和企業事業單位的經濟合同管理工作。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應設立經濟合同管理機構,配備相應的管理人員。
第六條 各級業務主管部門負責管理本系統的經濟合同。其職責是:
(一)宣傳貫徹經濟合同法律、法規,制訂本系統的經濟合同管理制度和考核辦法;
(二)監督檢查本系統經濟合同的訂立、履行、變更和解除;
(三)調解本系統的經濟合同糾紛,促進雙方互相諒解,達成協議;調解不成或事后翻悔的,督促當事人及時向經濟合同仲裁機關申請調解、仲裁或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四)防止本系統訂立無效經濟合同和利用經濟合同進行違法活動,一經發現,應報請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或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各級業務主管部門應設立或指定管理經濟合同的機構,配備相應的專職或兼職人員。
第七條 銀行、信用合作社應通過信貸管理和結算管理,監督經濟合同的履行。其職責是:
(一)銀行、信用合作社應當按照結算制度的規定辦理結算,并處理承付、拒付以及扣收延付款項,維護經濟合同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二)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在確認無效經濟合同和查處違法經濟合同案件過程中,確需向銀行、信用合作社查詢案件當事人的帳戶存款,銀行、信用合作社應憑縣以上(含縣)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的查詢函件協助辦理。
(三)經濟合同當事人對調解書、仲裁決定書或法院的判決書在規定期限內沒有自動履行的,銀行、信用合作社在收到人民法院的協助執行通知書后,應當從當事人帳戶中扣留或劃撥需支付的款項。
(四)經濟合同當事人對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已經確認生效的無效經濟合同確認書、違法合同處理決定書,在規定期限內不自動履行的,銀行、信用合作社在收到縣以上(含縣)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的協助執行通知書后,應當從當事人帳戶中扣留或劃撥需支付的款項。
第八條 區公所、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負責所屬企業、個體工商戶、農村承包經營戶、個人合伙的經濟合同管理工作。
第九條 各企業事業單位管理本單位的經濟合同。其職責是:
(一)組織本單位干部、職工學習貫徹經濟合同法律、法規,建立健全本單位的經濟合同管理制度和考核辦法;
(二)根據國家和業務主管部門下達的計劃、項目和企業生產經營的需要,依法簽訂和履行經濟合同,辦理經濟合同的變更、解除工作;
(三)發生經濟合同糾紛,應及時協商解決,協商不成,依法向經濟合同仲裁機關申請調解、仲裁或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四)發現所簽訂的經濟合同屬無效經濟合同或違法經濟合同,應報請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或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各企業事業單位視需要設立或指定管理經濟合同的機構或人員。
第三章 經濟合同的監督檢查
第十條 各業務主管部門應建立定期或不定期的經濟合同檢查制度。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應會同業務主管部門重點抽查或聯合檢查。
經濟合同當事人必須接受、服從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銀行、信用合作社、業務主管部門的監督檢查。
第十一條 監督檢查經濟合同的主要內容:
(一)審查當事人的合法資格及經濟合同的主要條款;
(二)審查經濟合同的真實性、合法性及當事人的履約能力;
(三)監督當事人對不能及時清結的經濟往來,必須依法簽訂書面經濟合同;
(四)督促、檢查當事人全面履行經濟合同;
(五)檢查變更或解除經濟合同是否履行了法定手續;
(六)檢查無效經濟合同和利用經濟合同進行違法的行為。
第十二條 凡法律、法規和規章規定應報送備案的經濟合同,當事人必須將合同副本分別報送雙方所在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和業務主管部門備案。
加強經濟合同文本管理,使合同文本規范化,除各級主管部門取得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同意制定的專業合同文本外,凡未制定統一文本的,由縣以上(含縣)業務主管部門會同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制定。
各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業務主管部門、企業事業單位,都應建立經濟合同檔案。
第十三條 因經濟合同當事人一方的違約行為,侵害國家或社會公共利益造成嚴重經濟損失,另一方必須依法追究違約方的責任,如不追究責任,縣以上(含縣)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有權收繳違約方應償付的違約金和賠償金,上繳國庫。
第四章 經濟合同的鑒證、公證和糾紛的處理
第十四條 經濟合同的鑒證機關是各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根據當事人雙方的申請,依法證明該經濟合同的真實性、合法性。
第十五條 經濟合同的鑒證,一般由合同簽訂地或履行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簽訂合同的當事人至少有一方在合同簽訂地或履行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才予以鑒證。
經鑒證涉及外地的經濟合同,由鑒證機關及時將合同副本轉給對方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
第十六條 經濟合同的公證機關是公證處。公證機關根據經濟合同當事人雙方申請,依照法定程序證明該經濟合同的真實性、合法性。
經濟合同的公證,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證暫行條例》的規定辦理。
第十七條 經濟合同的鑒證與公證均實行自愿原則,但國家和省人民政府規定必須鑒證或公證的除外。
經濟合同當事人,可到鑒證機關鑒證,也可到公證機關辦理公證。
第十八條 經鑒證或公證的經濟合同,如需變更或解除,必須經雙方協商一致,并以協議書形式,報送原鑒證機關或公證機關備案。
第十九條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公證機關依法鑒證或公證經濟合同,符合鑒證或公證規定的,予以鑒證或公證;不符合鑒證或公證規定的,不予鑒證或公證。
發現經鑒證或公證的經濟合同有錯誤,原鑒證或公證機關應及時撤銷鑒證或公證,責任屬原鑒證或公證機關的,退還鑒證或公證費。
第二十條 人民法院受理經濟合同糾紛案件按有關法律規定辦理。
經濟合同仲裁機關受理經濟合同糾紛案件,按《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合同仲裁條例》辦理。
第五章 無效經濟合同的確認和處理
第二十一條 無效經濟合同的確認權歸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和人民法院。
第二十二條 人民法院受理的無效經濟合同案件,按有關法律規定辦理。
第二十三條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在監督檢查中發現的無效經濟合同案件,用確認書處理;涉及罰款的無效經濟合同案件,用決定書處理。
經濟合同仲裁機關在仲裁經濟合同糾紛案件中發現的無效經濟合同,用調解書或仲裁決定書處理。
第二十四條 當事人對經濟合同仲裁委員會的仲裁不服,在收到仲裁決定書之日起十五天內,向人民法院起訴;逾期不起訴的,仲裁決定書即發生法律效力。
第二十五條 當事人對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確認的無效經濟合同不服,可在接到確認書和處理決定書之日起十五天內,向上一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申請復議,逾期不申請復議的,確認書和處理決定書即生效。
上一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審查復議申請,如原確認正確,駁回復議申請;原確認錯誤,發回原處理機關重新處理,也可以直接處理。
上一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的復議確認為終局確認。
第二十六條 本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發現已經發生效力的確認確有錯誤的,應當撤銷確認,重新處理。
上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發現下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已經發生效力的確認或終局確認確有錯誤的,應當撤銷確認,重新處理。
第六章 利用經濟合同違法的查處
第二十七條 下列行為屬利用經濟合同進行違法活動的行為:
(一)偽造經濟合同,牟取非法利益;
(二)假冒他人名義簽訂經濟合同,牟取非法利益;
(三)弄虛作假,簽訂沒有履約能力的經濟合同,牟取非法利益;
(四)利用經濟合同倒賣調撥單、提貨單、批文及國家規定的禁止流通物或限制流通物,牟取非法利益;
(五)倒賣經濟合同,牟取非法利益;
(六)為不法分子提供蓋有公章的空白合同文本,證件和銀行、信用合作社帳戶,牟取非法利益;
(七)利用簽訂和履行合同之機,行賄受賄;
(八)利用經濟合同轉包,牟取非法利益;
(九)一方當事人未經對方同意,擅自將經濟合同規定的權利義務轉讓給第三者,從中牟取非法利益;
(十)其他利用經濟合同牟取非法利益的行為。
第二十八條 司法機關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法查處利用經濟合同進行違法活動的案件。
第二十九條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查處利用經濟合同進行違法活動的案件,由發現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管轄權發生爭議的,由爭議雙方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報上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指定管轄。
第三十條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查處利用經濟合同進行違法活動的案件,應以事實為依據,法律為準繩,區別不同情況,給予通報、返還原物、賠償損失、罰款、收繳進行非法活動的財物和非法所得、限期停業整頓、吊銷營業執照的處理。以上處理,可單獨適用,也可并用。
利用經濟合同進行違法活動觸犯刑律的,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第三十一條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對利用經濟合同進行違法活動的行為,用違法合同處理決定書處理。
第三十二條 當事人對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的處理不服,可在收到處理決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申請復議,逾期不申請復議的,決定書即生效。
上一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審查復議申請,如原處理正確。駁回復議申請;原處理錯誤,發回原處理機關重新處理,也可以直接處理。
上一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的復議決定為終局決定。
第三十三條 本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發現已經發生效力的處理決定書確有錯誤的,應當撤銷決定,重新處理。
上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發現下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已經發生效力的處理決定書或終局決定確有錯誤的,應當撤銷決定,重新處理。
第三十四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包庇縱容利用經濟合同進行違法活動的行為,不得對檢舉揭發人進行打擊報復。違者,由有關部門給予行政處分;情節嚴重觸犯刑律的,由司法機關處理。
第七章 附則
第三十五條 本條例由四川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解釋。
第三十六條 本條例自頒布之日起施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附件一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的產生辦法修正案》的決定
2010-08-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戰爭遺留爆炸物議定書》的決定
2010-04-29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
1999-12-25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如何理解和執行法律若干問題的解答(六)
1995-02-01建設部公告第530號--關于發布行業產品標準《預應力混凝土空心方樁》的公告
2006-12-19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選舉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辦法
2002-03-15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關銜條例
2003-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
1993-10-3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的決定
2002-10-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 《中華人民共和國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法》的決定
2000-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臺灣省出席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協商選舉方案的決定
1987-09-0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授權國務院在經濟體制改革和對外開放方面可以制定暫行的規定或者條例的決定
1985-04-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國務院關于勞動教養問題的決定的決議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企業所得稅法(失效)
1981-12-1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武漢、九江、蕪湖港對外國籍船舶開放的決定
1991-10-30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法
1995-12-28中華人民共和國瀕危野生動植物進出口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實施條例(2014年修訂)
2014-04-2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湖南望城經濟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復函
2014-02-18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實施條例
2014-01-17中華人民共和國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經濟體制改革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中國反對拐賣人口行動計劃(2013—2020年)的通知
2013-03-02國務院關于印發生物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
2012-12-29國務院關于開展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的通知
2012-11-09國務院關于廣西壯族自治區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年)的批復
2012-10-10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業健康發展的意見
2012-04-19國務院關于同意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庫車縣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2-03-1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物流業健康發展政策措施的意見
2011-08-0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繼續深化“安全生產年”活動的通知
2011-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