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村(牧)民委員會選舉辦法
(1999年4月2日青海省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通過)
第一章 總則
第二章 選舉工作機構
第三章 選舉登記
第四章 候選人的產生
第五章 選舉程序
第六章 罷免和補選
第七章 法律責任
第八章 附則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完善村(牧)民委員會的選舉制度,保障村(牧)民依法行使民主權利,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和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于全省行政區域內村(牧)民委員會的選舉工作。
第三條 村(牧)民委員會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員共3至7人組成,具體名額由村(牧)民會議或村(牧)民代表會議討論決定。村(牧)民委員會成員中,婦女應當有適當的名額,多民族村(牧)民居住的村應當有人數較少的民族的成員。
由幾個自然村聯合成立村(牧)民委員會的,其成員組成應當考慮村落分布情況。
第四條 村(牧)民委員會主任、副主任和委員,由村(牧)民直接選舉產生。任何組織或個人不得指定、委派或者撤換村(牧)民委員會成員。
村(牧)民委員會每屆任期3年,屆滿應當及時舉行換屆選舉。村(牧)民委員會成員可以連選連任。
第五條 村(牧)民委員會換屆選舉工作由省人民政府統一部署,各級人民政府負責組織實施。民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村(牧)民委員會換屆選舉的有關具體工作。
第六條 村(牧)民委員會換屆選舉工作所需經費在村提留的管理費中列支。各級人民政府組織實施的選舉工作的經費,在地方財政中列支。
第二章 選舉工作機構
第七條 村(牧)民委員會換屆選舉時,不設區的市、市轄區、縣、自治縣、鄉、民族鄉、鎮設立村(牧)民委員會選舉工作指導小組,村設立村(牧)民選舉委員會。
第八條 村(牧)民委員會選舉工作指導小組的職責是:
(一)宣傳有關法律、法規;
(二)制定選舉工作方案;
(三)培訓選舉工作人員;
(四)指導村(牧)民委員會的選舉工作;
(五)辦理選舉工作中的其他事項。
第九條 村(牧)民選舉委員會由5至9人組成,其成員由村(牧)民會議或村(牧)民小組推選產生,報鄉、民族鄉、鎮人民政府村(牧)民委員會選舉工作指導小組備案。村(牧)民選舉委員會的職責是:
(一)登記有選舉權的村(牧)民,審查其資格并公布名單;
(二)組織村(牧)民醞釀、協商候選人,確定并公布正式候選人名單;
(三)公布選舉日期和地點;
(四)主持選舉大會,組織投票選舉;
(五)確定選舉結果是否有效,公布選舉結果;
(六)總結選舉工作,整理、建立選舉工作檔案;
(七)辦理選舉工作中的其他事項。
第三章 選舉登記
第十條 凡年滿十八周歲的村(牧)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財產狀況、居住期限,都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但依照法律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除外。
第十一條 有選舉權的村(牧)民由戶籍所在地的村(牧)民選舉委員會進行登記。
村(牧)民登記后戶口遷出本村或死亡的,從登記名單上注銷。
對外出村(牧)民,應事先發出通知,在選舉日前未回村又未委托其他村(牧)民代其行使選舉權的,不計入參加選舉的村(牧)民總數。
村辦企業和其他經濟組織中的非本村村(牧)民不予登記。
第十二條 下列人員在選舉中予以登記:
(一)被判處有期徒刑、拘役、管制而沒有附加剝奪政治權利的:
(二)被羈押,正在受偵查、起訴、審判,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沒有決定停止行使選舉權利的;
(三)正在取保候審或者被監視居住的;
(四)正在被勞動教養的;
(五)正在受拘留處罰的;
(六)設宣告緩刑、假釋,而沒有判處附加剝奪政治權利的。
上列人員參加選舉,由村(牧)民選舉委員會和執行監禁、羈押、拘留或者勞動教養的機關共同決定,可以在流動票箱投票,也可以委托首選舉權的親屬或其他有選舉權的村(牧)民代為投票。被判處拘役、受拘留處罰或者被勞動教養的人,可以在選舉日回村參加選舉。
第十三條 村(牧)民的年齡以戶籍登記或身份證為準。
第十四條 有選舉權的村(牧)民名單應當在選舉日的20日以前公布。對公布的名單有不同意見的,可以在選舉日的10日以前向村(牧)民選舉委員 會提出,村(牧)民選舉委員會應在3日內作出處理決定。對處理決定仍有不同意見的,可以在選舉日的5日以前向人民法院起訴,人民法院應在選舉日以前作出判 決。人民法院的判決為最后決定。
第十五條 因故推遲選舉30日以上的,應對有選舉權的村(牧)民資格重新核實,并根據變動情況予以調整,重新公布。
第四章 候選人的產生
第十六條 村(牧)民委員會主任、副主任和委員候選人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認真貫徹執行和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
(二)廉潔公正,作風民主,聯系群眾,熱心為村(牧)民服務;
(三)身體健康,有一定文化知識,工作認真負責,有較強的組織領導能力。
第十七條 村(牧)民委員會成員候選人可采取下列方式產生:
(一)由有選舉權的村(牧)民10人以上聯名提出;
(二)村(牧)民自薦,并由9名以上有選舉權的村(牧)民附議;
(三)由村(牧)民會議直接推選候選人。
有選舉權的村(牧)民聯合提名候選人的人數,不得超過應選名額。
第十八條 村(牧)民委員會主任、副主任候選人數應分別比應選名額多l人;委員候選人人數應當比應選名額多1至3人。
所有被提名的候選人名單,由村(牧)民選舉委員會匯總,于選舉日的10日前按姓氏筆劃公布。少數民族聚居的村使用民族語言文字的,可以按照本民族習慣排列被提名的候選人名單。
第十九條 候選人提名名單公布后,如果提名的候選人多于差額比例,由村(牧)民選舉委員會召開村民會議進行預選,按得票多少確定正式候選人。
正式候選人名單應當在選舉日的3日以前公布。
村(牧)民選舉委員會成員被推薦為正式候選人的,不得再參與村(牧)民選舉委員會的工作。
第二十條 正式候選人確定后,由村(牧)民選舉委員會向村(牧)民介紹候選人的有關情況,但在選舉日應當停止介紹。
投票選舉前,村(牧)民委員會主任候選人可以向村(牧)民宣講任期目標。
第二十一條 經有選舉權的村(牧)民或戶代表的過半數同意,候選人比較集中并符合本辦法規定的差額比例的,可由村(牧)民直接投票選舉。
第五章 選舉程序
第二十二條 村(牧)民委員會進行選舉時,選票由村(牧)民選舉委員會制發。選票上主任、副主任、委員正式候選人名單分別按姓氏筆劃排列。少數民族聚居的村使用民族語言文字制發選票的,可以按照本民族習慣排列候選人名單。
第二十三條 村(牧)民委員會主任、副主任、委員的選舉可以一次同時投票產生,也可以先選主任、副主任,后選委員。
第二十四條 村(牧)民選舉委員會應根據村(牧)民居住狀況和便于選舉的原則,可以在選舉大會上集中投票,也可以設立若干投票站進行投票,在投票場所設立秘密寫票處。
對居住分散或因病殘不能到會場或投票站投票的,可以設立流動票箱,并由3名以上監票、計票人員負責接受投票。
第二十五條 選舉實行無記名投票、公開計票的方法。村(牧)民對候選人可以投贊成票,可以投反對票,可以另選他人,也可以棄權。
選票由村(牧)民本人填寫,本人不能填寫的,可以委托他信任的人代寫。受委托人填寫選票時,不得違背委托人的意愿。
村(牧)民因故不能參加投票的,可以委托他信任的人代為投票,但每一村(牧)民接受委托不得超過3人。
第二十六條 選舉時,由村(牧)民選舉委員會推薦監票人、計票人若干名,經村(牧)民會議通過,負責監督投票和計票工作。
村(牧)民委員會候選人不得擔任監票人、計票人,不得主持投票和選舉會議。
投票結束后,應于當日集中選票,由監票人、計票人同村(牧)民選舉委員會當眾核對投票人數和票數,作出記錄:也可以在監票人監督下,由計票人當眾唱票。選舉結果由監票人簽字后當場宣布。
第二十七條 參加投票的村(牧)民超過本村有選舉權的全體村(牧)民過半數的,選舉有效。
收回選票等于或者少于投票人數的,選舉有效,多于投票人數的,選舉無效。
每張選票所選人數等于或者少于應選名額的有效,多于應選名額的無效。
無法辨認、不按規定填寫符號以及有不嚴肅文字、圖案的選票,經村(牧)民選舉委員會確認視為廢票。
第二十八條 候選人獲得參加投票的村(牧)民過半數贊成票的,始得當選。
獲得過半數贊成票的候選人人數多于應選名額時,以得票多的當選。如果票數相等不能確定當選人時,應當就票數相等的候選人再次投票,以得票多的當選。
當選人數少于應選名額時,不足的名額另行選舉。另行選舉時,根據第一次投票時得票多少順序確定候選人,也可以重新醞釀協商候選人。
另行選舉,按照本辦法第十八條規定確定差額比例。如果只選1人,候選人應為2人。
依照前款規定另行選舉時,候選人以得票多的當選,但是得票數不得少于選票的三分之一。
第二十九條 經過投票選舉,當選人數達到3人以上但不足應選名額時,應當在3個月內就不足的名額另行選舉;當選人數不足3人,無法組成新一屆委員會的,應當在3日之內就不足的名額另行選舉。
選舉結束后,主任未選出的,由當選的副主任主持工作,直至選出主任;主任、副主任未選出的,由當選的委員推舉l人主持工作,直至選出主任、副主任。
第三十條 新當選的村(牧)民委員會主任、副主任和委員,由鄉、民族鄉、鎮人民政府頒發當選證書。
第六章 罷免和補選
第三十一條 村(牧)民有權村(牧)民委員會成員。罷免村(牧)民委員會須由村(牧)民會議決定。
第三十二條 村(牧)民委員會成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村(牧)民會議有權罷免:
(一)嚴重失的:
(二)違法犯罪,受到勞教處分和刑事處罰的;
(三)違反計劃生育政策的;
(四)連續6個月以上無故不參加村(牧)民委員會工作的。
第三十條 本村五分之一以上有選舉權的村(牧)民聯名,可以要求罷免村(牧)民委員會成員。罷免要求應當提出罷免理由。被提出罷免的村(牧)民委員會成員有權提出申辯意見。
罷免要求提出后,村(牧)民委員會應當及時召開村(牧)民會議,投票表決罷免要求。罷免村(牧)民委員會成員須經有選舉權的村(牧)民過半數通過。
第三十四條 村(牧)民委員會應當將罷免決議書面報鄉、民族鄉、鎮人民政府備案。
第三十五條 被罷免的村(牧)民委員會成員對罷免決議不服的,可以向鄉、民族鄉、鎮人民政府提出申訴意見。鄉、民族鄉、鎮人民政府接到被罷免人 的申訴意見后10日內,應當對申訴意見所陳述的理由和村(牧)民會議的罷免決議進行調查核實。如果罷免理由不能成立或罷免程序不符合法律規定的,應建議村 (牧)民委員會召開村(牧)民會議進行復議,以無記名投票的方式對罷免決議重新表決。如果仍有參加投票的過半數的村(牧)民贊成罷免的,維持罷免決議;不 過半數的,應當恢復被罷免人的村(牧)民委員會成員資格。
第三十六條 村(牧)民委員會成員可以書面提出辭職要求,由村(牧)民委員會召開村(牧)民會議,決定是否接受辭職。
村(牧)民委員會成員在任期內遷出本村的,其職務自行終止。村(牧)民委員會成員在任期內因故出缺的,由村(牧)民委員會召開村(牧)民會議進行補選。補選程序適用本辦法規定的選舉程序。
第七章 法律責任
第三十七條 對村(牧)民委員會選舉工作中的違法行為,村(牧)民有權向鄉、民族鄉、鎮的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人民政府及其有關主管部門舉報,有關機關應當負責調查并依法處理。
第三十八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指導村(牧)民委員會換屆選舉的工作人員及鄉、民族鄉、鎮人民政府的工作人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責令改正,并對直接責任人員給予批評教育或行政處分:
(一)不按法定任期和程序換屆選舉的;
(二)在選舉工作中搞指選、派選的;
(三)指定、委派村(牧)民委員會成員的;
(四)不經法定程序罷免或者以行政手段撤換村(牧)民委員會成員的。
第三十九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人民政府及其主管部門給予批評教育或者警告;違反治安管理的,由公安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予以處罰,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對控告、檢舉選舉中的違法行為或者對提出要求罷免村(牧)民委員會成員的人壓制、報復的;
(二)以暴力、威脅、賄賂、欺騙等不正當手段或者利用宗族勢力破壞選舉,妨害村(牧)民依法行使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的;
(三)偽造選票、虛報選舉票數或者有其他違法行為的。
以威脅、賄賂、偽造選票等不正當手段當選的,當選無效。
第八章 附則
第四十條 本辦法的具體應用問題由省民政廳負責解釋。
第四十一條 本辦法自1999年4月15日起施行。《青海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試行)>辦法》中有關村(牧)民委員會選舉的條款同時廢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投資基金法(2015年修正)
2015-04-24金融資產管理公司財務制度(試行)
2000-06-30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2003修訂)
2003-12-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關于修改2002年6月7日在圣彼得堡(俄羅斯聯邦)簽署的〈上海合作組織憲章〉的議定書》的決定
2006-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沒收非法所得”是否包含沒收土地問題的答復
1990-08-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制止在用于國際民用航空的機場發生的非法暴力行為以補充1971年9月23日訂于蒙特利爾的制止危害民用航空安全的非法行為的公約的議定書》的決定
1998-11-0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突尼斯共和國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0-07-08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2001修正)
2001-10-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有關信用卡規定的解釋
2004-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
1984-09-2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縣級以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直接選舉的若干規定
1983-03-05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
1997-12-29農業保險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籍船舶航行長江水域管理規定(2019修正)
2019-03-0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的指導意見
2019-04-17無證無照經營查處辦法
2017-08-06中華人民共和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個體工商戶條例(2014修正)
2014-02-19國務院關于改革鐵路投融資體制加快推進鐵路建設的意見
2013-08-09國務院關于印發中國婦女發展綱要和中國兒童發展綱要的通知
2011-07-3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采取綜合措施對耐火粘土螢石的開采和生產進行控制的通知
2010-01-02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廣西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意見
2009-12-07政府參事工作條例
2009-11-02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若干意見
2009-09-1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批準遼陽市城市總體規劃的通知
2009-03-28關于企業集團內部使用的有關憑證征收印花稅問題的通知
2009-01-05國務院批轉發展改革委電監會關于加強電力系統抗災能力建設若干意見的通知
2008-06-2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強降雨防范工作的通知
2008-06-1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開展全國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檢查驗收工作的通知
2007-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