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總則
1.1 編制目的
為了迅速、有效地處置旅游者在旅游過程中所遇到的各種突發公共事件,竭盡全力為旅游者提供救援和幫助,保護旅游者的生命安全,維護襄樊旅游形象,制定本預案。
1.2 編制依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旅行社管理條例》等制定本預案。
1.3 工作原則
(1)
以人為本,救援第一。
(2)
屬地救護,就近處置。
(3)
及時報告,信息暢通。
1.4分類分級
本預案所稱突發旅游公共事件是指突然發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旅游者重大傷亡、財產損失等緊急事件。
1.4.1突發旅游公共事件的分類
根據突發旅游公共事件的發生過程、性質和機理,主要分為以下四類:
(1)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導致的旅游者重大傷亡事件。
(2)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造成的旅游者重大傷亡事件。
(3)發生重大涉外旅游突發事件和大型旅游節慶活動中由于人群過度擁擠、火災、建筑物倒塌等造成人員傷亡的突發事件。
(4)其他突發旅游公共事件。
1.4.2突發旅游公共事件的分級
突發旅游公共事件按旅游者傷亡程度以及影響范圍的大小,一般分為四級:Ⅰ級(特別重大)、Ⅱ級(重大)、Ⅲ級(較大)和Ⅳ級(一般)。
1.5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全市范圍內突發旅游公共事件的應對工作。
2組織指揮體系和工作職責
2.1組織指揮體系及主要職責
市政府統一領導本市突發旅游公共事件應急處理工作,根據需要成立市突發旅游公共事件應急指揮部(以下簡稱市應急指揮部)。指揮長由市政府領導擔任,成員由相關部門負責人組成。主要職責是統一領導、指揮、協調處置全市范圍內或我市公民在市外、省外以及境外突發的旅游公共事件;
2.2縣(市)區應急指揮部及其職責
縣(市)區突發旅游公共事件應急指揮部由縣(市)區政府領導及有關部門組成。指揮部按照屬地管理原則,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突發旅游公共事件應急處理的指揮、協調,建立和完善旅游應急管理與監測體系的責任制,及時上報旅游應急信息,并根據應急管理實際或市應急指揮部的要求,決定要采取的應急措施。市應急預案啟動后,按照市應急指揮部的統一部署,完成各項應急任務。
3預測與預警
3.1預 測
建立健全突發旅游公共事件預測機制。
3.2預 警
市政府旅游行政部門每年要定期組織應急指揮部成員單位和有關專家咨詢委員會對全市旅游公共信息進行分析,根據其發生發展的規律和特點,對其發展的趨勢做出預測,根據需要向市政府提出相應級別的預警建議。市政府根據市旅游行政部門提出的建議,向全市發出突發旅游公共事件預警。
預警分為四個級別,依次用紅色、橙色、黃色和藍色,表示特別嚴重、嚴重、較重和一般四個預警級別。
3.3報告制度
突發旅游公共事件所在地有關單位和個人(重點是領隊、導游,旅游景區景點、賓館飯店負責人以及事發現場的相關人員),應當立即將有關情況向當地或上級政府、旅游行政部門以及旅游經營單位報告。
特別重大、重大突發旅游公共事件發生后,事發地政府及旅游行政部門應立即核實在1小時內向上一級政府及旅游行政部門報告,逐級上報到市政府的時間距事件發生不得超過2小時,特殊情況下,可以越級上報。
報告內容主要包括突發旅游公共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性質、起因、影響以及涉及人員情況和采取的應急措施。
3.4先期處置
發生或確認即將發生較大和一般突發旅游公共事件時,事發地政府要組織旅游、公安、交通、衛生、安監等相關部門立即采取措施控制事態發展,組織開展應急救援工作。
發生或確認即將發生特別重大、重大突發旅游公共事件時,市政府領導要迅速趕往現場,指揮、協調、組織、動員有關專業應急力量和群眾進行先期處置。
4應急響應
4.1分類響應
突發旅游公共事件等級分為特別重大(Ⅰ級)、重大(Ⅱ級) 、較大(Ⅲ級)、一般(Ⅳ級)。
響應包括:突發自然災害和事故災難事件的應急救援處置程序,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救援處置程序,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應急救援處置程序,突發社會安全事件的應急救援處置程序
,國(境)外發生突發旅游公共事件的應急救援處置程序。
4.2應急結束
突發旅游公共事件應急處置工作結束,或者相關危險因素消除后,現場應急指揮機構予以撤銷。
4.3應急救援聯絡方式
縣級以上旅游行政部門應通過媒體向社會公布突發旅游公共事件救援電話,或共享有關部門的救援電話,并保證24小時暢通。
4.4新聞發布
各級政府對有關突發旅游公共事件的新聞發布,按照《襄樊市突發公共事件新聞發布應急預案》的規定,由相關部門的新聞發言人及時、準確地統一發布。
5應急保障
5.1通訊保障
有關部門和縣(市)區政府,要向市旅游應急工作指揮部辦公室提供準確有效的通信聯絡方式,保證通信隨時暢通。
5.2交通保障
必須配備必要的交通工具,隨時確保參與應急救援人員運送和在事件中傷亡人員的轉移救治。
5.3隊伍保障
政府有關部門和旅游企業應組建專業應急救援隊伍或群眾救援隊伍,備齊必要的裝備和物資。
5.4經費保障
各級財政部門應將突發旅游公共事件處理經費納入年度財政預算, 市財政局每年要對市、縣旅游事件應急財政經費落實和使用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6后期處置
6.1評估和改進
要及時對應急處理的效果進行評估和總結,對每一次應急預案執行中發現的問題要認真研究,提出改進的意見和措施,進一步提高旅游應急預案實施的可操作性。
6.2責任處罰
應急反應終止后, 要對突發旅游公共事件的原因、責任以及受到傷亡、損失的情況進行嚴肅認真的調查、統計,對導致事件發生和在事件處置中不力并造成無辜傷亡和損失的有關責任人要依法追究相關責任。
6.3總結與表彰
對參加突發旅游公共事件應急處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應當給予表彰和獎勵;對致病、致殘、死亡的工作人員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給予相應的補助和撫恤;對英勇獻身的工作人員,按照有關規定追認為烈士。
7宣傳教育
各級旅游行政部門要主動做好公眾旅游安全知識、救助知識的宣傳教育。旅游團隊的領隊和導游在團隊出游前必須強調安全重要性和必要的安全自救知識,提高旅游者自身預防和自救、互救的能力。
8演練
各級旅游行政部門要圍繞突發旅游公共事件應急救援工作,加強對相關工作人員的培訓和演習,做到熟悉相關應急預案和程序,了解有關應急支援力量、醫療救治、工程搶險等相關知識,保持信息暢通,保證各級響應的相互銜接與協調。
9附則
9.1分級制定應急預案
各縣(市)區政府及市政府有關部門要根據市突發旅游公共事件應急預案,結合各自實際,制定相關的突發旅游公共事件應急預案,健全旅游救援體系,并進行必要的實際演練。各旅游經營單位應結合實際制定相應應急預案或方案。
9.2預案解釋
本預案由市政府辦公室負責解釋。
9.3預案實施
本預案自印發之日起實施。
2008年3月18日
湖北省襄樊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任命的名單(2010年2月26日)
2010-02-26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禁止或限制使用某些可被認為具有過分傷害力或濫殺濫傷作用的常規武器公約>所附的“禁止或限制使用地雷、誘殺裝置和其他裝置的修正議定書”》的決定
2002-04-28中華人民共和國票據法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引渡條約》的決定
1995-06-26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
1993-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市轄區土地審批權限問題的答復
1990-11-12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決議
1982-12-04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行政機關是否可以自行決定委托問題的答復
1996-11-05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設立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專門委員會的決定
1998-03-0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加拿大政府領事協定》的決定
1998-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澳門特別行政區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會議組成的補充規定
2002-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土地使用稅暫行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國務院關于修改《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條例》的決定
2018-01-16旅行社條例
2009-02-20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
2014-08-07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
2013-06-0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近期土壤環境保護和綜合治理工作安排的通知
2013-01-2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支持中國圖們江區域(琿春)國際合作示范區建設的若干意見
2012-04-13國務院關于印發進一步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
2011-02-09國務院關于201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
2010-12-20國務院關于修改《工傷保險條例》的決定
2010-12-2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強降雪防范應對工作的通知
2009-11-12全國新增1000億斤糧食生產能力規劃(2009-2020年)
2009-11-04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深化化肥流通體制改革的決定
2009-08-24國務院關于修改《外商投資電信企業管理規定》的決定(國務院令第534號)
2008-09-10關于進一步做好地方企業財務快報工作的通知
2008-05-26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
2008-02-18中央企業財務預算管理暫行辦法
2007-05-25國務院公布修訂后的合伙企業登記管理辦法
2007-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