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市外來人員就業管理辦法
(2002年12月20日市人民政府第23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予發布,自2003年3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 總則
第二章 就業管理
第三章 服務與保護
第四章 罰則
第五章 附則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加強城市外來人員就業管理,保障外來人員和使用外來人員的單位和個人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秩序,根據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外來人員,是指中國公民離開常住戶口所在地進入本市市區(不含上街區,下同)就業的人員。
第三條 本辦法適用于外來人員在本市市區范圍內的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外地駐鄭機構和外來成建制單位(簡稱用人單位,下同)的就業管理。
外地專家、教授等專業技術人員受聘來本市從事科學研究、文化教育等工作,用人單位聘用的高級管理人員,外籍人員在本市從業,在校大中專學生在本市臨時務工,不適用本辦法。
第四條 對外來人員就業實行公平對待、合理引導、完善管理、搞好服務的方針。
第五條 外來人員應當遵守法律、法規、規章及市人民政府的規定,遵守市民公約和職業道德規范,維護社會秩序。
第六條 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是外來人員就業管理工作的主管部門,負責本市外來人員管理工作的統籌規劃、綜合協調,組織指導各部門、各單位落實外來人員管理措施。具體工作由其所屬的外來人員就業管理機構實施。
市內各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按照本辦法規定,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外來人員的就業管理工作。
公安、計劃生育、建設、交通、物價、工商行政管理等有關部門和經濟聯絡機構,應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協同做好外來人員就業的管理工作。
第二章 就業管理
第七條 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負責下列單位招用外來人員的管理:
(一)市屬及市屬以上機關、事業組織和團體;
(二)國家、省、外地駐鄭機構和招用非軍籍外來人員的駐鄭部隊;
(三)市屬及市屬以上國有企業、國有控股企業、集體企業;
(四)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
(五)在市級以上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參保的其他企業。
其他用人單位招用外來人員的管理,由其所在地的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負責。
第八條 外來人員在本市就業前,應當參加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組織的就業前培訓。培訓內容包括勞動法律知識、安全知識、治安管理和市民道德規范等內容。
第九條 外來人員在本市就業,應當持下列證件到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申請辦理外來人員就業證:
(一)身份證或暫住證;
(二)就業前培訓證明;
(三)已婚育齡人員的婚育狀況查驗證明。
外來人員在參加就業培訓后,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即時辦理外來人員就業證。
第十條 用人單位招用外來人員,必須從已取得外來人員就業證的人員中招用。因特殊需要招用無外來人員就業證的外來人員的,用人單位應在招用后10日內為被招用人員代辦外來人員就業證。
第十一條 政府規定用于安置本市下崗職工和失業人員就業的崗位,不得招用外來人員。
第十二條 外來人員就業證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統一印制。
禁止偽造、涂改、買賣、轉借外來人員就業證。
第十三條 用人單位招用外來人員,應當依法與被招用的外來人員訂立勞動合同,并在招用后30日內到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辦理招用備案手續。
第十四條 用人單位應當向外來人員提供必要的勞動條件和勞動保護,按照勞動合同約定的標準以貨幣形式按月向外來人員支付工資等勞動報酬。
第十五條 用人單位應當依法為招用的外來人員辦理社會保險手續,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
第十六條 外來成建制單位從事建筑、安裝、裝修、維修、搬運、裝卸等業務,需持有關主管部門出具的進鄭證明和公安機關核發的暫住證明,到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辦理集體就業證。外來單位進入本市后新招用的外來人員,應按本辦法規定辦理外來人員就業證。
第三章 服務與保護
第十七條 市、區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加強對外來人員的服務工作,依法保護其合法權益。外來人員為本市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建設作出突出貢獻的,應當給予表彰和獎勵,被授予市級以上榮譽稱號的可辦理戶口遷鄭手續。
第十八條 外來人員申請辦理有關證件,手續齊全的,有關部門應當在規定的期限內及時辦理,不得故意拖延或者刁難。
第十九條 外來人員在工作期間發生傷亡事故,用人單位應立即組織搶救治療,及時向有關部門報告,并按有關規定支付醫療費和撫恤金等有關費用。
第二十條 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為已取得外來人員就業證的外來人員,免費提供就業信息、就業咨詢等服務。
第二十一條 用人單位與外來人員在勞動合同中約定的工資,不得低于本市職工最低工資標準。用人單位未與外來人員簽訂勞動合同或勞動合同沒有約定工資標準的,應按不低于本市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標準支付。因工資支付發生爭議的,外來人員可向勞動爭議仲裁機構申請仲裁。
第二十二條 用人單位應當遵守國家有關工作時間的規定,確保外來就業人員休息、休假的權利。
實行不定時或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的用人單位,應經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批準。未經批準實行不定時或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的,超出標準工作時間的部分,用人單位應按規定支付加班加點工資。
第二十三條 有關部門向外來人員收取行政事業性費用,應當向外來人員出示物價部門核發的《收費許可證》,在辦公場所公示收費項目和標準,并嚴格按照核準的項目和標準收取。對不符合規定的收費項目和超出標準收取費用的,外來人員有權拒繳,并可向物價部門舉報,也可以申請復議或向人民法院起訴。
第四章 罰則
第二十四條 用人單位招用未辦理外來人員就業證的外來人員的,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并可按招用人數每人處以200元罰款,但總額最高不得超過30000元。
第二十五條 偽造、涂改、買賣、轉借外來人員就業證的,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收回外來人員就業證,可處以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罰款。
第二十六條 用人單位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責令改正,并按有關規定處理:
(一)未按有關規定為外來就業人員提供勞動保護設施和防護用品的;
(二)克扣或拖欠外來人員工資和福利的;
(三)未按規定為外來就業人員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四)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延長工作時間或拒不支付延長工作時間工資的;
(五)不簽訂勞動合同或不按規定辦理招用備案手續的。
第二十七條 用人單位或外來就業人員違反本辦法規定的其他行為,由有關部門依照有關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給予處罰。
第二十八條 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及其工作人員違反本辦法規定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由有關部門對主管責任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章 附則
第二十九條 縣(市)、上街區外來人員就業管理可比照本辦法執行,適用范圍由縣(市)、上街區人民政府確定。
第三十條 本辦法自2003年3月1日起施行。市人民政府1996年9月16日發布的《鄭州市城市外來從業人員管理辦法》(市政府令第59號)同時廢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葉稅法
2017-12-27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公告第五號
2013-03-15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
2007-08-3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埃及共和國政府文化合作協定的決議府文化合作協定的決議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199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哈薩克斯坦共和國關于中哈國界的補充協定》的決定
1998-11-04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增加《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附件三所列全國性法律的決定
2005-10-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友好合作伙伴關系條約》的決定
2005-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試行)
1979-09-13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選舉辦法
1988-04-02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2002-06-29法規匯編編輯出版管理規定(2019修正)
2019-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植物保護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環境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快煤層氣(煤礦瓦斯)抽采利用的意見
1970-01-01國務院關于促進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科學發展的指導意見
2012-10-27國務院關于印發節能減排“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2012-08-06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
2012-07-09國務院關于促進民航業發展的若干意見
2012-07-08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的決定(2011)
2011-07-19國務院關于建立全科醫生制度的指導意見
2011-07-01國務院關于廢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2011-01-08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對原產于赤道幾內亞部分商品實施零關稅的通知
2010-06-0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電影產業繁榮發展的指導意見
2010-01-21文化產業振興規劃
2009-09-26國務院關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
2009-05-06國務院關于扶持和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的若干意見
2009-04-21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關于調整鋁合金焦炭和煤炭出口關稅的通知
2008-08-15國務院關于黃河流域防洪規劃的批復
2008-07-21對外承包工程管理條例
2008-07-21國務院、中央軍委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飛行基本規則》的決定
2007-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