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改善城市生態和人居環境,加快建設區域性國際城市和廣西“首善之區”,推動全區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工作的扎實開展,日前,南寧市委、市政府政府下發《關于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國家森林城市的創建提出了明確要求。南寧市將通過開展十項重點工作來助推創建國家森林城市。
具體目標:為綠城再添一張新名片
《意見》提出,2010年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43.65%以上,建成區綠地率達到34.0%以上,綠化覆蓋率達到39.5%以上,城市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到12.7平方米以上,城市中心區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到7.0平方米以上,城市郊區森林覆蓋率山區達到60%以上,丘陵達到40%以上,水岸和道路綠化率達到80%以上,鄉鎮所在地街道綠化普及率達到80%以上,庭院綠地率達到35%以上,居住區綠地率達到30%以上,村屯綠化覆蓋率達到25%以上,全民義務植樹盡責率達到90%以上,努力使各項森林建設指標達到或超過國家森林城市的評價指標要求,力爭2010年把我市建設成為國家森林城市。不久的將來,“中國綠城”南寧將變成森林茂盛的城市,除了現有的中國綠城這張名片,還將爭創一張新的名片——“國家森林城市”。
十項工作重點打造城市生態景觀
◆ 打造環高速公路百里“綠色屏障”
《意見》提出:實施百里環城森林生態圈工程,完成環城高速公路約100公里森林生態圈建設任務。
解讀:對公路內側50—100米、外側2000米或可視面坡范圍內的林業用地全部進行造林綠化。對現有荒山荒地實施人工造林,營造以速生鄉土樹種為主打樹種,以珍貴適生樹種為輔助樹種,以高大開花景觀樹種為點綴樹種,具南亞熱帶特色的混交林。對現有桉樹和殘次林及低效經濟林進行改造,對一些重點地段的森林實施封山保育,分年度逐年對重要節點進行景觀精品建設,對重要路段進行景觀斑塊營造,對次要路段進行綠色格局維護,對現有森林進行管護。完善市轄區內的高速公路、鐵路和城郊主要公路兩側的綠化,在城區外圍形成閉合的森林生態圈。
◆ 建設道路林網實現城鄉綠化美化
《意見》提出:實施道路林網與綠色通道工程,組織完成新建高速公路、二級公路、鐵路、城市道路綠化任務;統一推進沿線鄉鎮、村屯綠化美化。
解讀:道路林網方面,重點做好五象大道、平樂大道、銀海大道、白沙大道、大學西路、昆侖大道、民族大道延長線、安吉大道等8條城市主干道的生態園林景觀大道建設,實現高速公路、二級公路、鐵路沿線兩側綠化率100%。鄉鎮、村屯做到喬、灌、草、花相配置,使綠色通道與生態環境及城鄉綠化美化融為一體,實現通道林木成網、花果飄香、空氣清新、環境優美。
◆ 構建良好的生態廊道
《意見》提出:實施水系林網工程,規劃整治市區內的18條內河,共計整治河流里程169.673公里。
解讀:做好以邕江干流為主軸的江河、湖泊等水體沿岸綠化,水岸綠化率達80%以上。結合城市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在建設濱水景觀帶時配套建設綠化景觀,劃定水系“綠線“,對河岸自然生態進行修復和保護。近期重點整治綠化可利江、心圩江、朝陽溪、竹排沖4條內河,總綠化面積183.4萬平方米,形成環境優美的水系生態廊道。
◆ 注重生態多樣性保持生態平衡
《意見》提出:實施自然保護區和生物多樣性工程,規劃建設鳳凰山金花茶、峙村水源林、蘇圩石山蘇鐵3個市級自然保護區,做好屯六—鳳亭河、大王灘2個濕地保護區的規劃建設,開展生物物種資源調查,制定本地生物物種資源保護利用規劃,2010年綜合物種指數超過0.5,本地植物指數超過0.7。
解讀:就地保護好城區5000多株古樹名木,建立和完善古樹名木和綠地的認養機制;加強城市規劃區植物原生性、多樣性研究,建立健全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生態安全監管網絡,有效保護珍稀動植物資源和典型生態系統類型地,嚴格監管外來物種引入和轉基因物種擴散。#p#分頁標題#e#
◆ 加強森林資源保護工程
《意見》提出:實施森林資源保護工程,林業有害生物成災率控制在0.45%以下,嚴重成災率低于0.02%,森林植物檢疫率97%以上。
解讀:進一步完善地理信息和野外林火監控系統,完成重點林區、景區生物防火林帶及防火了望臺建設任務。每年完成病蟲害防治(林業有害生物)面積3000公頃。建立健全全市林業有害生物的預測預報信息網絡系統;設立林業生物防治實驗室。
◆ 提高鄉村綠化美化水平 《意見》提出:實施農村生態建設工程,提高村莊綠化總量,提升村莊綠化水平,改善農村生態和居住環境,開展綠色家園、示范村創建活動。
解讀:緊密結合新農村建設和開展“創綠色家園、建富裕新村”活動,組織廣大農民大力開展村旁、路旁、宅旁、水旁的“四旁”綠化美化活動,實現農村公共設施園林化,農家庭院綠化花果化,公路河渠林蔭風景化。有條件的村莊開發觀光花果園、農家樂等具有地方民俗特色的鄉村旅游;繼續推廣沼氣池建設,適宜建沼氣池的農戶入戶率達到80%以上,推廣節柴灶和利用太陽能。形成“村在林中、路在綠中、房在園中、人在景中”的綠色生態人居環境,提高鄉村綠化水平。
◆ 治理石漠化恢復森林植被
《意見》提出:實施森林植被恢復工程,治理石漠化。
解讀:在完成馬山縣石漠化治理工程試點工作的基礎上,加快推進完成全市約100萬畝的石漠化治理,完成工礦廢棄地植被恢復以及殘次林、低效林改造和宜林荒山限期人工造林任務。
◆提高人均公共綠地率
《意見》提出:實施市區綠地工程,努力擴增綠化面積。
解讀:至2008年底,全市森林覆蓋率為42.15%,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38.98%,綠地率33.67%,人均公共綠地面積12.53平方米。2010年,全市新建18塊市內綠地,其中6個城區分別新建3塊,要將可利用綠地的預備地、閑置地以及建筑屋頂、立交橋立面等納入綠化建設范疇,提高人均公共綠地率。
◆ 填補鄉鎮街道綠化空白
《意見》提出:實施鄉鎮所在地綠化工程,確保鄉鎮街道綠化普及率達到80%以上,單位庭院綠地率達到35%以上,居住區綠地率達到30%以上。
解讀:遵循自然規律,在最大限度保留鄉鎮建成區原有植被、原有特色自然生態景觀格局的基礎上,實現鄉鎮中心區園林化、環鎮森林化、鎮道林蔭化、庭院花果化的綠化新格局。以全市開展的“興水利,大種樹,強基礎,優生態,惠民生,促發展”主題實踐活動和“百萬農戶種千萬棵樹”的活動,全面掀起鄉鎮綠化美化的新高潮。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2018修正)
2018-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
2017-03-15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2013修訂)
2013-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
1992-11-0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議事規則》的決定
2009-04-2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名額和選舉問題的決定
2002-03-15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2-08-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關于移管被判刑人的條約》的決定
2003-12-27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決定
1998-03-10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授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審議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葡萄牙共和國政府關于澳門問題的聯合聲明》的決定
1987-04-1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海南省人民代表會議代行海南省人民代表大會職權的決定
1988-07-01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的若干規定的決議 附:修正本
1982-12-10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如何理解“有行政處罰權的行政機關”問題的答復
1997-01-0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國務院增發今年國債和調整中央財政預算方案的決議
1998-08-29澳門特別行政區司法機關具體產生辦法
1999-07-03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駐軍法
1999-12-2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1-03-28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
2003-08-27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修訂)
2004-04-06出版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城市房地產開發經營管理條例(2020修訂)
2020-03-27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實施條例
2017-10-07扶貧項目資金績效管理辦法
2018-05-28奧林匹克標志保護條例(2018年修訂)
2018-06-30出入境邊防檢查條例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條例
2016-03-10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2012第一次修正)
2012-03-30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2014)
201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