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市客管處處長熊普選接受本報專訪,回應“黑的”治理問題
6月以來,熊普選和他領導的武漢市客運出租汽車管理處,就一直處在風口浪尖上。
6月初,新華社播發了《記者來信:武昌火車站前“打的”何其難》;6月下旬,本地一家媒體,又在頭版大篇幅報道了武漢出租車市場的混亂問題。
這些主要針對“黑的”的報道,引起了武漢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市交委等部門和相關區政府聯合進行了專項整治。
7月12日上午,武漢市客管處處長熊普選,就武漢“黑的”問題接受本報專訪。這是他上任以來第一次針對“黑的”治理問題,公開接受媒體采訪。狀況“黑的”還沒影響正規的士收入
長江商報:與國內其他主要城市相比,你認為武漢當前“黑的”問題怎樣?
熊普選:通過到各地交流了解,我認為武漢的“黑的”現象在全國來說還不算很厲害。比如說,北京號稱有6萬臺“黑的”,幾乎與正規營運的士數量相當;上海是對“黑的”管理較好的城市,但也僅中心城區治理得較好,郊區非常猖獗。2004年底到上海考察時,上海客運出租汽車管理處處長告訴我,上海郊區打擊“黑車”營運,一年就能罰款3500萬。
長江商報:很多出租車司機認為,武漢“黑的”至少有一萬臺,你作為主管官員,是否能提供更真實的數據?
熊普選:因為有這么多年的打擊,我的判斷是:武漢市真正套牌的“黑的”只有1000臺不到,主要是私家車非法營運的情況比較嚴重。這個數據當前還沒有統計,無法說一個準確數字。私家車非法營運分兩種情況,一種是專門從事非法營運,我認為這種車的數量也不是外界傳言的那么多。另一種是間斷從事非法營運的私家車,一些車主在上班或下班途中發現有很多人需要坐車,就開始有意識地帶一帶,久而久之就形成風氣了。這種情況主要發生在武鋼、石化,洪山和青山,特別是武漢光谷廟山一帶,這些地方高新企業和大專院校非常多,適合這種私家車生存。
長江商報:但有人認為其存在的狀況已嚴重到猖獗的地步,你怎樣看?
熊普選:通過全面調查,我可以負責任地說,武漢非法營運車輛,還沒有到外界所理解的猖獗地步。所謂猖獗,就是它們的存在使武漢正規營運的出租車都無法運轉了,嚴重影響了正規出租車的收入,實際情況并不是這樣。
長江商報:為何認為“黑的”的存在,還沒有真正影響出租車行業的收入?
熊普選:我可以負責任地說,今年武漢出租車的單車月平均收入都超過了19000元,這是一個相當了不起的收入。今年統計的單車月收入情況是,元月份18400元,2月份19400元,3月份19800元,4月份18600元,5月份19400元,平均下來單車收入就有19000元。每臺車去掉11000元成本后,剩下的8000元由主副班兩個司機分,平均收入都應該在3500元以上。這充分說明,武漢的“黑的”并沒有把正規的士搞得沒辦法過了。危害“黑的”乘客生命沒有任何保障
長江商報:你認為“黑的”對乘客的最大危害是什么?
熊普選:“黑的”對乘客生命是沒有任何保障的。很多“黑車”司機是拿了駕照就上路了。而我們規定,正規的出租車司機必須有兩年駕齡。此外,私家車無法辦理乘客傷害保險,即便辦理了第三責任人險,保險公司也不會賠付給乘客。這些私家車主本身經濟條件也不好,一旦出事,乘客就非常無望。
長江商報:危害那么大,能否盡快根治呢?
#p#分頁標題#e#
熊普選:現在我們能做到的,是讓武漢“黑的”得到遏制,在幾個關鍵區域內,始終保持一種打擊的高壓態勢,讓你猖獗不起來。但要根治是不可能的,假煙假酒、偽鈔打了那么多年,到現在也還是沒有真正打下來。展望明年可能立法
長江商報:這幾年武漢打擊“黑的”戰績如何?效果明顯嗎?
熊普選:我覺得打擊力度還是非常大的,效果很明顯。2005年,稽查組增加到4個,打擊“黑的”500多臺,罰款380多萬,罰款平均每臺達7000元。2006年,打擊了600多臺,罰款金額超過500多萬,基本上都是按照10000元的上限。被查“黑車”中,套牌車和私家車比例基本上是4比6或3比7,私家車多一些。
長江商報:客管處是重要的窗口單位,你對這個部門的工作有何評價?
熊普選:多年來我們挨了很多批評,我們也虛心接受。但我希望人們能理解我們,核心一條,你看我們作為管理部門在作為沒有,看我們的打擊力度是否是每年都在加強。
長江商報:很多城市都已經頒布了地方性法規,武漢針對出租車管理會立法嗎?
熊普選:對武漢出租車管理的立法報告已經遞交了,今年原本是要交給武漢人大討論的,但今年有個“港口管理條例”要先討論通過,明年應該可以考慮。難處私家車非法運營最難監管
長江商報:“黑的”中的套牌車,在查處打擊中難度大嗎?
熊普選:查處套牌車非常簡單,只要你用了頂燈和計價器就可以捉。而且,在不久的將來,當GPS定位系統裝在出租車上后,套牌“黑的”基本上就會消失,因為“黑的”沒有終端,只要顏色不對,往平臺上一報就能馬上查到。
長江商報:聽說最難打擊的“黑的”是私家車,為什么?
熊普選:我們查處私家車最難的是取證,私家車必須要在乘客付錢的時候才能捉。現在主要稽查的方法,用武漢話說就是“做籠子”:市客運出租車管理處對外聘用專職舉報人來乘坐非法運營的私家車,稽查車緊隨其后,當到達目的地舉報人付錢時,稽查人員就上車抓現行。這種方法曾經非常有效,但也遭到了外界的很多非議,說我們是在“誘導犯罪”。
長江商報:很多司機反映稽查人員很少,影響了打擊力度?
熊普選:這是實際情況。武漢客管處只有90個編制,要管全市1萬多臺出租車、近3萬名司機和80多家公司,還要管這個行業的調控、政策、市場監管,要指導駕駛員的培訓。稽查這塊,只有10個人,其余的都是臨時工,沒有執法權只能配合管理,稽查力量嚴重不夠。現在,武漢客管處的聘用人員已超過在編人員,沒辦法,只能這樣做。
長江商報:很多司機認為,對“黑的”最多只罰款一萬,太輕了。如果抓到就收車吊銷駕照車牌,肯定能迅速凈化市場?
熊普選:至少短時期內這種數額不會增大,也不會有更嚴厲的處罰措施。現在的處罰除罰款一萬外,按規定還有兩條處罰措施,先是工商部門要收繳車主的非法所得,但這個非法所得無法確定。其次,是吊銷車主的駕照和車輛牌照。但這兩條與后來出臺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相違背,該法規定吊銷執照牌照必須舉行聽證會。如果一年處罰600臺車就要舉辦600次聽證會,這樣的話,客管處什么事情都不必做了。
長江商報:聽說你有一個思路:依靠社區居委會來打擊黑的?
熊普選:如果每個社區能真正幫助政府取締“黑的”,那根本不需要取證。很簡單,誰家里是個什么家庭環境,居委會都非常清楚。如果有人買了一臺私家車,而這個家庭根本就沒有開私家車的條件,那很可能是用來搞非法運營的。而且,街道居委會也知道自己轄區的人每天出門在干什么。我希望,以后政府能在這方面加強合作。#p#分頁標題#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