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條 因水污染引起的損害賠償訴訟,由排污方就法律規定的免責事由及其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承擔舉證責任。
【釋義】
本條是關于水污染損害賠償訴訟的舉證責任的規定。
所謂舉證責任,是指法律要求訴訟當事人對自己所主張的事實,提出證據加以證明的責任。舉證責任的分配就是指這種證明責任在當事人之間如何配置的問題。一般來說,承擔較重舉證責任的當事人在訴訟中將處于相對不利的地位。因此,舉證責任的分配是否公平會直接關系到對受害人保護目標的實現。如果預置相應的舉證責任分配規則,通過確定敗訴風險的承擔者,將有利和不利在雙方當事人之間進行有效合理的分配,就可以確保受害人的合法權益。因此,本條關于在因水污染環境引起的損害賠償訴訟中,由排污方就法律規定的免責事由及其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承擔舉證責任的規定,符合加強對環境污染損害事件中受害人的保護的目的。原因是:其一,加害人的過錯難以證明,由于現代工業生產的復雜性和污染過程的復雜性,環境污染涉及復雜的科學技術問題,受害人很難證明排污方有無過錯。其二,受害人在通常情況下,與排污方相比處于劣勢,僅僅依靠自身力量很難與排污方相對抗,只有得到法律的充分保護才能得到公平對待。其三,舉證責任倒置,有利于強化污染者的法律責任,促使其積極履行法定義務,嚴格控制和治理污染,合理利用資源,保護環境。
本條規定主要有以下幾層含義:一是排污方承擔較重的舉證責任,即在因水污染環境引起的損害訴訟中,舉證責任由排污方承擔。這里的排污方,就是造成水污染,致使受害人遭受環境污染損害的責任人。二是排污方的舉證責任在于,其要證明法律規定的免責事由及其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如果排污方能夠證明法律規定的免責事由及其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排污方就可以在水污染環境引起的損害訴訟中勝訴,不承擔損害賠償責任;如果排污方不能提供證據或者其證據不成立,就要對水污染環境事件中的受害人承擔相應的民事賠償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澳大利亞關于移管被判刑人的條約》的決定
2009-04-24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主席令第六號)
2008-10-28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2007修訂)
2007-10-28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96修正)
1996-05-15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2001修正)
2001-03-15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關于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的決議
2006-03-14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西班牙王國關于移管被判刑人的條約》的決定
2006-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
1985-09-0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長江南通港、張家港對外國籍船舶開放的決定
1982-11-1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建立海南經濟特區的決議
1988-04-13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區徽使用暫行辦法
1996-08-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柬埔寨王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0-03-01個體工商戶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5-04出入境邊防檢查條例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種業體制改革提高創新能力的意見
2013-12-2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快煤層氣(煤礦瓦斯)抽采利用的意見
1970-01-01國務院關于修改《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的決定
2013-01-3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消防工作考核辦法的通知
2013-02-26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民政部等部門關于加強見義勇為人員權益保護意見的通知
2012-07-19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2012-07-11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二五”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
2012-06-1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農村殘疾人扶貧開發綱要(2011-2020年)的通知
2012-01-03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大財政教育投入的意見
2011-06-2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11年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安排的通知
2011-03-15國務院關于加強法治政府建設的意見
2010-10-10關于開展土地治理項目專題調研工作的通知
2010-08-02國務院批轉發展改革委關于2010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意見的通知
2010-05-27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實施細則》的決定
2010-01-09中華人民共和國私營企業暫行條例
1988-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