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條 各級人民政府對具有代表性的各種類型的自然生態系統區域,珍稀、瀕危的野生動植物自然分布區域,重要的水源涵養區域,具有重大科學文化價值的地質構造、著名溶洞和化石分布區、冰川、火山、溫泉等自然遺跡,以及人文遺跡、古樹名木,應當采取措施加以保護,嚴禁破壞。
【釋義】
本條是關于對特殊區域環境保護的規定。
特殊區域環境保護是指國家和社會為使特殊區域環境免遭人類活動不利影響而采取的維護、保留、恢復等措施的總稱。它是環境和資源保護的一個重要方面。
特殊環境保護區域大致包括:
(1)生態功能保護區。指在保持流域、區域生態平衡,防止和減輕自然災害,確保國家和地區生態安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的江河源頭區、重要水源涵養區、水土保持的重點預防保護區和重點監督區、江河洪水調蓄區、防風固沙區、重要漁業水域,以及其他具有重要生態功能的區域,依照規定程序劃定一定面積予以重點保護、建設和管理的區域。
(2)自然保護區。指對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態系統、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的天然集中分布區、有特殊意義的自然以及等保護對象所在的陸地、陸地水體或者海域,依法劃出一定面積予以特殊保護和管理的區域。
(3)風景名勝區。指按法定的條件和程序劃定的,自然景物、人文景物比較集中、環境優美,并具有一定觀賞、文化或科學價值,可供人們游覽、休息或進行科學、文化活動的區域。
(4)文化遺跡地。指具有一定科學、文化、歷史、教育、觀賞價值的自然或人文景物、現象及其保留或遺跡地。
對于特殊區域環境保護的措施,通常包括:
(1)劃定區域范圍,確定保護對象;
(2)設立保護機構,完善保護體制;
(3)分類分級保護,合理開發利用;
(4)采取封禁措施,限制人為活動等。
【關聯法規】
《水污染防治法》第12條
《水污染防治法實施細則》第33條
《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污染防治管理規定》第11、18條
《海洋環境保護法》第20條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市各界人民代表會議組織通則[失效]
1970-01-0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非洲無核武器區條約>第一號議定書、第二號議定書》的決定
1997-07-0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入《關于發生武裝沖突時保護文化財產的公約》和《議定書》的決定
1999-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新西蘭領事協定》的決定
2004-06-25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已修訂)
1992-04-30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一任行政長官人選的產生辦法
1999-01-16技術進出口合同登記管理辦法(失效)
2001-12-30娛樂場所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城市綠化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2019修訂)
2019-04-03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事務擔保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土地調查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4-23國務院關于石家莊市城市總體規劃的批復
1970-01-01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
1970-01-01中央政法補助專款管理辦法
1999-09-15國務院關于支持蘆山地震災后恢復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見
2013-07-1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
2013-03-26國務院關于地方改革完善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體制的指導意見
2013-04-10國務院關于組建中國鐵路總公司有關問題的批復
2013-03-14國務院關于同意設立“全國交通安全日”的批復
2012-11-18國務院關于表彰全國“兩基”工作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的決定
2012-09-05證券公司信息隔離墻制度指引
2010-12-29國務院關于修改《工傷保險條例》的決定
2010-12-20國務院關于印發舟曲災后恢復重建總體規劃的通知
2010-11-04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
2010-07-19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扶貧辦等部門關于做好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貧開發政策有效銜接擴大試點工作意見的通知
2010-05-07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條例(全文)
2009-08-17農業機械安全監督管理條例
2009-09-17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
2009-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