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條 因環境污染損害賠償提起訴訟的時效期間為三年,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受到污染損害時起計算。
【釋義】
本條是關于訴訟時效的規定。
根據本條的規定,因環境污染損害賠償提起訴訟的時效期間為3年。根據特殊優先于一般時效的原則,在因環境污染損害賠償的案件中,其訴訟時效應適用3年訴訟時效期間的規定,而非《民法通則》中的2年的訴訟時效期間。本條對環境污染損害賠償的案件,規定了比普通訴訟時效稍長一些的3年特殊訴訟時效,主要是考慮環境污染導致的損害的發生往往有一個積累、潛伏的過程,具有相當的時間差;確定因果關系從而尋找致害人,確定財產和人身損害的確切事實及提供有關證據,都比一般損害賠償的訴訟要復雜得多,因而比普通實效延長1年是有必要的。
另外,3年特殊訴訟時效的規定是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受到污染損害時起計算,而非侵害行為發生開始起算。
【關聯法規】
《民法通則》第124條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
1992-11-07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九屆第二十四號)
2009-12-2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2007年第五次修訂)
2007-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試行)[失效]
1982-03-08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95修正)
1995-02-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2002年中央決算的決議
2003-06-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拉脫維亞共和國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5-07-01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試行)
1979-02-23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在河道、航道范圍內開采砂石、砂金適用法律問題的答復
1990-05-18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
1989-12-26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各專門委員會組成人員人選辦法
1993-03-15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2009修訂)
2009-08-27中華人民共和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條例(失效)
1995-07-0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強經濟工作監督的決定
2000-03-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的決定(2004第二次修正)
2004-08-28國內水路運輸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放射性藥品管理辦法(2017修訂)
2017-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救援銜標志式樣和佩帶辦法
2018-11-06融資擔保公司監督管理條例
2017-08-0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城市排水防澇設施建設工作的通知
2013-03-2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開展對口幫扶貴州工作的指導意見
2013-02-04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2012-07-1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貫徹落實全國知識產權保護與執法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任務分工的通知
2010-11-21外國企業或者個人在中國境內設立合伙企業管理辦法(國務院令第567號)全文
2009-11-2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電影產業繁榮發展的指導意見
2010-01-2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強降雪防范應對工作的通知
2009-11-12國務院關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
2009-05-06紡織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
2009-04-24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管理條例
2009-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