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交通部、國家計委、國家經貿委、財政部、中央企業工委《關于深化中央直屬和雙重領導港口管理體制改革的意見》已經國務院同意,現轉發給你們,請認真遵照執行。
進一步深化中央直屬和雙重領導港口管理體制改革是一項政策性強、涉及面廣的工作,有關地方人民政府要顧全大局,積極主動做好工作。交通部要會同國家計委、國家經貿委、財政部、中央企業工委等有關部門,組織專門班子,配合地方人民政府,于2002年3月底前完成港口的下放工作。在深化改革過程中,要嚴格財經紀律和各項規章 制度,并切實做好港口企業的安全生產和穩定工作,做到思想不散、秩序不亂、工作不間斷、國有資產不流失。
附:關于深化中央直屬和雙重領導港口管理體制改革的意見
(交通部 國家計委 國家經貿委 財政部中央企業工委 2001年10月8日)
沿海和長江干線主要港口在我國航運事業和對外開放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國民經濟和對外貿易中發揮著重要作用。1984年以后,國家對這些主要港口的管理體制進行了重大改革,形成了目前的秦皇島港由中央管理,沿海和長江干線37個港口由中央與地方政府雙重領導、以地方政府為主的管理體制。這種管理體制曾對我國港口事業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是,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現行港口管理體制已經不能適應新的形勢,需要進一步深化改革。為了有利于政府主管部門進一步轉變職能、加強港口行業的行政管理,有利于港口企業按照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自主經營、走向市場,有利于我國港口事業不斷協調發展,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中央黨政機關與所辦經濟實體和管理的直屬企業脫鉤有關問題的通知》(中辦發〔1998〕27號)等有關文件精神,在征求有關地方人民政府意見的基礎上,現就深化現行港口管理體制改革提出如下意見:
一、將現由中央管理的秦皇島港以及中央與地方政府雙重領導的港口全部下放地方管理。港口下放后原則上交由港口所在城市人民政府管理;需要由省級人民政府管理的,由省級人民政府按照“一港一政”的原則自行確定管理形式。港口下放后,實行政企分開,港口企業不再承擔行政管理職能,并按照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進一步深化企業內部改革,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法人實體。
二、改革港口現行的計劃、財務管理體制。計劃管理,由現行中央計劃管理改為地方管理;財務管理,由“以港養港、以收抵支”改為“收支兩條 線”,取消港口企業定額上繳、以收抵支的辦法,同時按照國家稅收管理有關規定征繳港口企業所得稅。
港口下放時,其財務關系相應劃轉。港口的資產無償劃轉地方管理(交由國家開發投資公司管理的資產除外),其債權、債務一并隨之轉移。港口下放后,應繳企業所得稅繳入地方財政,所得稅指標以零基數劃轉。對港口企業1998年至2000年確因經濟效益不好而欠交中央財政的利潤予以豁免;對港口企業1998年至2000年已上繳當地財政的所得稅,不再上解中央財政,由當地財政全額返還港口,用于港口基礎設施建設;取消秦皇島市征收的港口建設配套資金。
港口下放后,在保證中央必要的港口建設費支出的前提下,適當提高各港港口建設費的留成比例。同時,地方人民政府應多方籌措港口建設資金,制定有利于港口發展的政策,為我國港口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
三、逐步放開理貨市場,進一步規范理貨業務。為保證理貨的公正性,促進理貨質量的不斷提高,港口理貨要引入競爭機制,每個港口可先設立兩家理貨企業。將各港外輪理貨公司從港口企業中分離出來,作為獨立的企業法人,自主經營。將中國外輪理貨總公司向各港外輪理貨公司收取管理費的方式改為持有各港外輪理貨公司一定的股份,具體比例由交通部組織中國外輪理貨總公司與港口企業共同協商確定后,報財政部辦理相關的股權確認及產權變更手續。
四、改革引航管理體制。沿海港口的引航機構作為向各碼頭靠泊船舶提供引航服務的單位,應從港口企業中分離出來。鑒于目前引航機構與港口企業分離的條件尚未成熟,為平穩過渡,引航機構尚未與港口企業分離的港口可暫維持現狀,過渡期為三年,在業務上接受港口管理機構的指導,為全港所有碼頭提供服務。長江引航機構作為獨立向航行在長江的船舶提供引航服務的單位,仍隸屬于長江航務管理局。
五、在港航公安管理體制全面改革之前,港口公安管理暫維持現狀,其所需經費仍由港口企業營業外列支和財政撥付事業費的辦法解決。六、鑒于長江航運的運作方式及其特點,長江港口企業可按照自愿的原則,與航運企業進行資產重組,組建新的港口運輸企業,或采取多種方式聯合經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2018修正)
2018-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牧法(2015年修正)
2015-04-24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2008第三次修正)
2008-12-27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2012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13年中央和地方預算的決議
2013-03-1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將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環境保護委員會改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的決定
1994-03-2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的決定(2001)
2001-10-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增加《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附件三所列全國性法律的決定
2005-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
2001-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賣房等行為是否按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買賣或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的行為予以處罰的答復
1991-05-2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省、自治區、直轄市可以在一九七九年設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將革命委員會改為人民政府的決議
1979-09-13全國人大關于漢語拼音方案的決議
1970-01-01專利實施許可合同備案管理辦法(失效)
2001-12-17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決定
2003-03-10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實施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和防護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人類遺傳資源管理條例
2019-05-28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實施條例(2017)
2017-05-28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間諜法實施細則
2017-11-22衛星電視廣播地面接收設施管理規定(2018修正)
2018-09-18存款保險條例
2015-02-17南水北調工程供用水管理條例
2014-02-1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中國食物與營養發展綱要(2014—2020年)的通知
2014-01-2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地理信息產業發展的意見
2014-01-22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稽查條例 (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金屬非金屬礦山整頓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2013-01-3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批準紹興市城市總體規劃的通知
2012-11-26國務院關于落實《政府工作報告》重點工作部門分工的意見
2012-03-22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大財政教育投入的意見
2011-06-2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建立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補償機制的意見
2010-12-1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采取綜合措施對耐火粘土螢石的開采和生產進行控制的通知
201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