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照毛主席“關心群眾生活”的教導,根據國家當前的經濟情況,國務院決定,對一部分工人和工作人員的工資,進行適當的調整。
(一),(二),略
(三)這次調整工資的范圍,是全民所有制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國家機關中一九五七年底以前參加工作的三級工,一九六○年底以前參加工作的二級工,一九六六年底以前參加工作的一級工和低于一級的工人,以及與上述工人工作年限相同、工資等級相似的工作人員。礦山井下主要生產工人的調整范圍,可以分別放寬一級,即一九五七年底以前參加工作的四級工,一九六○年底以前參加工作的三級工,一九六六年底以前參加工作的二級工。
調整范圍內的工人和工作人員,一般都調高一級。對一九五七年底以前參加工作的二級工,一九六○年底以前參加工作的一級工和低于一級的工人,經過群眾充分討論同意,并經領導批準的少數人,可以調高兩級。對極少數至今擅自離開工作崗位,鬧無政府主義的,在未改正錯誤前,暫時不予調整。
在這次調整工資中,調高一級的工資在五元以上的,按現行工資標準執行。調高一級的工資在五元以下的,可以增加到五元,并對這次調級以后的同一級人員,也按調高一級人員的工資額發給工資*。
注* 例如北京市郊區縣(五類工資區)的糧食加工工業,現行工資標準,二級為三十三元,三級為三十六元,工資級差不到五元。這次二級工調為三級工,工資級差按增加到五元,月工資為三十八元。未調級的原三級工,月工資原為三十六元,也按三十八元的工資額發給。
搬遷企業的職工,原工資低于遷入地區工資標準的,按遷入地區工資標準調級;原工資高于遷入地區工資標準的,調級后,在保持原工資基礎上,按遷入地區工資標準級差增加工資。
調整工資,要經過群眾評議,領導批準。
(四)上海市由于學徒轉正定級制度等情況與其他地區有所不同,可參照上述原則,由上海市革命委員會提出調整工資辦法,報國務院批準后執行。
(五)生產建設兵團和國營農場,從一九七一年起新招收的人員,或者實行工分制;或者按照當地的生活水平實行供給制,并發給一定的零用費。實行供給制的,每月零用費標準,第一年五元,第二年六元,第三年七元。
一九七○年底以前原有人員的生活待遇,各地情況不同,有的實行工分制,有的實行供給制,有的實行工資制。現行工資制度怎樣改革,這次是否調整工資和如何調整,由各省、市、自治區進行試點,提出辦法,報國務院審批。
(六)一九六六年以來分配在全民所有制企業、事業單位和機關中工作的中等專業學校、技工學校、半工半讀學校畢業生,工作已經滿一年以上,仍然實行見習期間臨時工資的,可以轉正定級。
(七)調整工資的工作,由各省、市、自治區革命委員會統一領導。各地都要先進行試點,總結經驗,作好準備。調整的時間,由各地區根據斗、批、改的部署確定。不論何時調整,一律從一九七一年七月一日起增加工資。
交通運輸跨省企業單位調整工資的工作,由交通部與有關省、市、自治區革命委員會商量安排。
這次調整工資,體現了偉大領袖毛主席對工人群眾的親切關懷。各級革命委員會一定要加強領導,充分走群眾路線,認真貫徹執行黨的方針政策,過細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認真把這次調整工資的工作做好,進一步調動廣大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奪取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更大勝利。
(本通知可以發到各基層單位。附表只發給各省、市、自治區和各部門,供領導掌握執行,不再下發。)
附表:工作人員相似工人一、二、三級的工資級別舉例對照表*
----------------------------------------------
人 員 類 別 | 相似工人一級 | 相似工人二級 | 相似工人三級
--------------|----------|----------|---------
國家機關行政人員 | 二十六級 | 二十五級 | 二十四級
國家機關技術人員 | 十七級 | 十六級 | 十五級
國家機關汽車司機 | 八 級 | 七 級 | 六 級
國家機關炊事人員 | 九 級 | 八 級 | 七 級
商業業務人員 | 十 級 | 九 級 | 八 級
衛生技術人員 | 二十級 | 十九級 | 十八級
小 學 教 員 | 九 級 | 八 級 | 七 級
中 學 教 員 | | | 十 級
文藝工作人員 | 文藝輔助二級 | 文藝輔助一級 | 十六級
出版編輯人員 | | | 十五級
科學技術人員 | | 十四級 | 十三級
氣象技術人員 | | 十六級 | 十五級
----------------------------------------------
注* 本表適用于大中城市。縣及縣以下的工作人員以及大中城市未列入表中的其他工作人員,其相似
工資級別,均由各省、市、自治區適當安排。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十一屆〕第四十五號
2013-02-27縣各界人民代表會議組織通則[失效]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的決定(1993)
1993-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1999)
1999-08-3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關于兩國在北部灣領海、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的劃界協定》的決定
2004-06-25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五十三條第二款的解釋
2005-04-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1958年消除就業和職業歧視公約》的決定
2005-08-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西班牙王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6-04-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國和俄羅斯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的決定
2001-10-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九章瀆職罪主體適用問題的解釋
2002-12-28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
1991-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英文本的決定
1990-06-28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
1988-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集會游行示威法
1989-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臺灣同胞投資保護法
1994-03-05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
1996-05-1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二十八條、第三百四十二條、第四百一十條的解釋
2001-08-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九章瀆職罪主體適用問題的解釋
2002-12-28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
2004-08-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增加《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附件三所列全國性法律的決定
2005-10-27礦產資源勘查區塊登記管理辦法(2014修訂)
2014-07-29國務院關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2016年)
2016-02-06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關于印發《中小學校責任督學掛牌督導規程》和《中小學校責任督學工作守則》的通知
2013-12-18國務院關于石家莊市城市總體規劃的批復
1970-01-01違規發放津貼補貼行為處分規定
2013-06-13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務院糾正行業不正之風辦公室關于2011年糾風工作實施意見的通知
2011-04-20國務院批轉發展改革委關于2010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意見的通知
2010-05-27行政學院工作條例
2009-12-22農業機械安全監督管理條例
2009-09-17關于2009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工作的意見
2009-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