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機關單位:
《商務部政務公開暫行辦法》已經商務部第六次部務會討論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特此通知
商務部
二○○三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商務部政務公開暫行辦法
為貫徹落實十六大關于“認真推行政務公開制度”、“完善公開辦事制度”的精神,根據《國務院工作規則》和《商務部工作規則》關于“科學民主決策程序、依法行政”的要求以及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議定書中“透明度”條款的相關規定,特制訂本辦法。
一、政務公開的重要意義
推行政務公開是政府部門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具體體現;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基礎工作;是實現科學民主決策和依法行政的必然要求;也是促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治本之策。推行政務公開,有利于商務部進一步轉變職能,改進管理方式,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為規范、運轉協調、公正透明、廉潔高效的行政管理體制。建立商務部政務公開制度,是商務部抓新作風、新制度建設的一項重要舉措。因此,各單位要充分認識政務公開的重要意義,加強對這項工作的領導,積極推進本單位的政務公開工作。
二、政務公開的內容及范圍
商務部制訂的各項規章、政策、行政措施和辦事程序,除國家規定或外事工作需要須保密的事項外,原則上應向社會公開,主要包括:
(一)商務部部門規章及其征求意見稿;
(二)根據法律、法規、規章制訂的各類實施細則、管理辦法等規范性文件及其征求意見稿;
(三)商務部各項工作中具有普遍指導意義或涉及公眾、企業和社會利益的文件等;
(四)根據法律、法規、規章規定須對外頒布的法定事項和行政措施;
(五)商務部各類行政審批、招投標活動的主辦部門、辦理依據、資格標準、辦理程序、辦理時限以及相關辦理結果;
(六)國內外貿易和國際經濟合作主要統計數據;
(七)商務部代表我國政府與其他國家(地區)或國際組織簽署的多雙邊經貿協議、協定。
(八)商務部機構設置、組織、職能以及各單位的聯系方式。
三、政務公開途徑
《中國對外經濟貿易文告》(以下簡稱《文告》)、商務部政府網站(WWW.MOFCOM.GOV.CN,以下簡稱政府網站)、國際商報(以下簡稱商報)為商務部政務公開的指定發布媒介。商務部各類須政務公開的內容均應通過上述媒介對社會公眾發布。
四、政務公開方式及程序
(一)商務部部門規章、實施細則、管理辦法等,在制訂過程中可以通過部內協商、專家論證和社會公示的方式征求意見。
1、上述公文在制訂過程中,主辦單位除會簽部內相關單位外,同時應將公文草案在部機關辦公自動化系統上集中發布,供部內同志提出意見和建議,主辦單位應認真研究有關反饋意見并決定是否予以采納,公文草案在部機關辦公自動化系統上征求意見的時間不得少于5個工作日。
2、上述公文在制訂過程中,主辦單位可通過書面方式或會議方式,征求有關地方商務主管部門、中介組織和有關專家等方面的意見。
3、上述公文草案如直接涉及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切身利益,有關機關、組織和公民對其有重大意見分歧的,應當在經過部內協商和專家論證后,形成征求意見稿,由主辦單位呈報主管部領導同意后,通過政府網站等指定媒介向社會公布,征求地方、企業和個人的意見和建議,征求意見的時間不得少于10個工作日,征求意見稿的內容中須包括意見反饋方式及途徑。
上述公文在呈報部務會議討論通過或部領導簽批前,主辦單位應將部內協商、專家論證和社會公示情況作簡要匯總、說明,作為附件與正文一并呈閱;如確屬重大緊急事項而無法履行對外公開程序的,主辦單位在呈報部領導時須書面說明原因、理由。
(二)商務部下列文件在印發后應送部新聞辦,由部新聞辦分送《文告》、政府網站、國際商報等對外發布。
1、部令、公告;
2、下發的部文件、部函、辦公廳文件中不帶密級的各類實施細則、管理辦法等規范性文件和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文件,根據法律、法規、規章規定須對外頒布的法定事項和行政措施等。
上述公文,由主辦單位在發文稿紙上加蓋“可對外發布”章,頒布印發后,由部新聞辦根據情況,協調《文告》、政府網站、國際商報分別處理:《文告》、政府網站應全文刊載;國際商報可刊載、摘登或發消息;如需在更大范圍內進行宣傳,由部新聞辦商主辦單位后,可通過新聞報道、網上問答等多種形式進行宣傳。
上報公文、涉密公文以及回復地方、部門意見的公文一律不得對外公布;涉密公文在解密后,經相關司局審核同意后,可對外公布。
其它公文可由主辦單位自行決定是否需向社會公開,如需公開,應在發文稿紙上加蓋“對外發布”章并由部新聞辦、《文告》、政府網站、國際商報分別處理。
如主辦單位認為需對公布的文件進行相關政策宣傳和解釋說明的,可將有關材料按上述途徑對外發布。
(三)商務部各類行政審批、招投標等活動,主辦部門應將具體負責部門、辦理依據、資格標準、辦理程序、辦理時限以及辦理結果等在政府網站上予以公布,接受社會、企業監督。
(四)國內外貿易和國際經濟合作主要統計數據分別由負責各項統計的主辦單位在每月統計數據出來后,由新聞辦統一協調在政府網站等各指定媒介及其它媒介上發布。
(五)多、雙邊經貿協議、協定由條法司審核后對外公布。
五、政務公開的責任及監督檢查
(一)部機關各單位負責對本單位應政務公開的相關文件、資料的審核、把關,確保質量和準確性,并按照上述辦法和程序辦理政務公開手續后,及時送指定媒介對外發布,政務公開的文件、資料印發后須在2個工作日內送達各指定媒介;收到相關文件、材料后,政府網站應在2個工作日內發布,國際商報在7個工作日內刊載,《文告》在10個工作日內刊載。
(二)各指定媒介應設立相應欄目,用于刊載政務相關文件、資料,并做到及時、準確;對征求意見稿,應協助主辦單位搜集有關反饋意見和建議,并于公示期結束后3個工作日內將反饋意見和建議原文送達主辦單位。
(三)辦公廳負責對商務部各單位政務公開制度執行情況進行協調和監督檢查。對違反規定情況應及時予以糾正,同時在《督查辦工作專報》上通報;對屢次違反規定或出現重大疏漏的單位,應向主管部領導報告后,追究相應責任人的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牧法(2015年修正)
2015-04-24中華人民共和國資源稅暫行條例(2011修訂)
2011-09-30郵票發行監督管理辦法(2013修正)
2013-04-1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納米比亞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7-04-27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96修正)
1996-05-15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關于地區反恐怖機構的協定》的決定
2002-12-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2004年中央決算的決議
2005-07-0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授權香港特別行政區對深圳灣口岸港方口岸區實施管轄的決定
2006-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
2001-10-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突尼斯共和國關于民事和商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0-03-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地區和市合并后市人民代表大會提前換屆問題的決定
1983-05-0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的決定(1999)
1999-12-2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工作情況的報告》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結束工作的建議的決定
1999-12-25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
2005-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銀行管理條例(2014修訂)
2014-11-27農業保險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建設工程勘察設計管理條例(2017修正)
2017-10-17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事務擔保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實施條例
2017-05-28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
2006-03-21湖南桃花江核電廠址保護管理辦法
2013-07-03國務院關于同意將云南省會澤縣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3-05-1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電煤市場化改革的指導意見
2012-12-20律師事務所管理辦法(2012修訂)
2012-11-30鐵路交通事故應急救援和調查處理條例(2012修訂)
2012-11-09國務院關于廣東省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年)的批復
2012-1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林下經濟發展的意見
2012-07-30國務院關于促進民航業發展的若干意見
2012-07-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減輕農民負擔工作的意見
2012-04-17國務院關于印發中國婦女發展綱要和中國兒童發展綱要的通知
2011-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