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總 則
第二章 常規醫學監督
第三章 放射工作人員的健康要求
第四章 健康管理機構及其職責
第五章 事故受照人員的醫學管理
第六章 特殊受照人員的健康管理
第七章 放射工作人員的保健
第八章 附 則
?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保障放射工作人員的健康與安全,全面評價放射工作人員勝任本職工作的健康狀況,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本規定適用于所有放射工作單位和放射工作人員。
第三條 本規定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廳、局負責組織實施。
第二章 常規醫學監督第四條 放射工作人員就業前必須進行體格檢查,體檢合格者方可從事放射工作。
第五條 放射工作人員就業后必須進行定期體格檢查。對在甲種和乙種工作條件下工作的放射工作人員每年體檢1次;對在丙種工作條件下工作的放射工作人員每2-3年體檢1次;必要時可增加體檢次數。
就業前、后體檢結果由體檢單位詳細如實地記錄在個人健康檔案中。
第六條 放射工作單位對每位放射工作人員必須建立個人健康檔案和個人劑量檔案。
第七條 就業前、后人員的體檢由放射工作單位組織到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廳、局指定的醫療、衛生防護單位進行。
第三章 放射工作人員的健康要求
第八條 放射工作人員必須具有在正常、異常和緊急情況下能正確、安全地履行其職責的健康條件。
第九條 對從事核反應堆(包括各種核動力堆)工作的人員,除一般的健康要求外,必須具有正常的視覺、聽覺及良好的精神狀態,并對穿戴防護用具無過敏現象。
第十條 具有下列情況之一者,不宜從事放射工作,已參加放射工作者可根據情況給予減少接觸、短期脫離、療養或調離等。
1.血紅蛋白低于120g/L或高于160g/L(男),
血紅蛋白低于110g/L或高于150g/L(女);
12 12
2.紅細胞數低于4×10 /L或高于5.5×10 /L(男),
12 12
紅細胞數低于3.5×10 /L或高于5×10 /L(女);
高原地區可參照當地正常值范圍處理。
3.準備參加放射工作的人員,白細胞總數低于994.5×10 /L或高于10×10 /L者,已參加放射工作的人員白細胞總數持續(指六個月,下同)低于4×91010 /L或高于1.1×10 /L者。
4.準備參加放射工作的人員,血小板低于1109×10 /L;已參加放射工作的人員血小板持續低于9100×10 /L。
5.患有心血管、肝、腎、呼吸系統疾患、內分泌疾患、血液病、皮膚疾患和嚴重的晶體混濁或高度近視者。
6.嚴重神經、精神異常,如癲癇、癔病等。
7.其它器質性或功能性疾患,衛生部門可根據病情或接觸放射性的具體情況(包括放射工作種類,水平等)、本人工作能力、專業技術需要等綜合衡量確定。
第四章 健康管理機構及其職責
第十一條 衛生部在國家衛生標準分委員會的基礎上,設立國家級放射疾病診斷組,其職責是:
1.對全國健康檢查和放射疾病診斷進行技術指導和監督檢查;
2.受理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核工業部放射疾病診斷組或負責診斷放射疾病的醫療機構提出的疑難病例和問題;
3.參加重大放射事故的醫學處理工作。
衛生部工業衛生實驗所為國家放射疾病診斷組的辦事機構,負責其日常工作。
第十二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行政部門成立放射疾病診斷組或指定放射衛生防護機構和醫院負責放射工作人員的職業性健康體檢、放射疾病診斷及管理工作,其職責是:
1.負責本地區放射工作人員的職業性健康體檢;
2.負責本地區放射工作人員的職業性放射疾病診斷及治療;
3.參加放射事故的調查和衛生醫學處理;
4.負責疑難病例的轉診。
第十三條 核工業部可以成立放射疾病診斷組或指定專職醫院,在報經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廳、局批準后,負責本部門在該地區的直屬企事業放射工作人員的健康體檢和放射損傷的醫學處理,并接受地方放射疾病診斷組的指導。
第十四條 參加放射工作人員健康管理和體檢的各科醫師必須具有放射醫學知識,掌握國家頒發的職業性放射疾病診斷標準和有關規定,并有正確、及時處理放射事故受照射人員的能力。
第十五條 職業性放射疾病的診斷,必須實行以當地為主和以指定的放射衛生防護及醫療部門或診斷組集體診斷為準的原則,并發給職業性放射疾病診斷書(附件2)1式3份,其中1份存診斷單位,1份存放射工作單位,1份交本人。
第十六條 放射疾病的診斷必須在具有個人健康檔案和個人劑量檔案的前提下,根據國家標準:
《外照射急性放射病診斷標準及處理原則》
(GB8280-87)
《外照射慢性放射病診斷標準及處理原則》
(GB8281-87)
《放射性皮膚病診斷標準及處理原則》
(GB8282-87)
《放射性白內障診斷標準及處理原則》
(GB8283-87)
《內照射放射病診斷標準及處理原則》
(GB8284-87)作出診斷和處理。
第五章 事故受照人員的醫學管理
第十七條 對放射事故的處理和報告,嚴格按照衛生部、公安部、國家核安全局1986年發布的《放射性同位素及射線事故管理規定》辦理。
第十八條 指定的醫療、衛生防護單位對放射事故受照人員應迅速進行劑量測定,視受照射的不同劑量及損傷情況,做出醫學處理或送上級放射醫學單位診治。
第十九條 放射事故受照人員的劑量,臨床表現和健康狀況應詳細記錄在本人的健康檔案和劑量檔案中。
第六章 特殊受照人員的健康管理
第二十條 放射工作單位要關心從事過放射工作的(包括應急照射)現已離退休或因健康原因調離放射工作崗位人員的身體健康。對于從事放射工作累計工齡超過15年以上,內照射年攝入量限值≥2ALI;鈾礦工氡子體累積照射量≥100WLM者和一次或幾天內照射劑量當量≥0.1Sv,全身累積照射劑量當量≥1Sv者,要做定期的醫學隨訪觀察,原則上每2-3年一次。
第二十一條 從事放射工作的哺乳期婦女、妊娠初期三個月孕婦應盡量避免接受照射,在妊娠或哺乳期間不得參與造成內照射的工作,并不得接受事先計劃的特殊照射。
第二十二條 未滿18周歲者,不得從事放射工作。
第七章 放射工作人員的保健
第二十三條 放射工作人員的保健待遇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第二十四條 放射工作人員的保健休假,應根據照射劑量的大小與工齡長短,每年除其他休假外,可享受保健休假2-4周。從事放射工作25年以上的在職者,每年由所在單位安排利用休假時間享受2-4周的療養待遇。
第二十五條 放射工作人員的健康體檢、休假、住院檢查或患病治療期間照常享受保健津貼,醫療費用分別由公費醫療、勞保醫療或所在單位支付,在生活方面所在單位應給予適當照顧。
第二十六條 長期從事放射工作的人員,因患病不能勝任現職工作的經第十二條規定的組織或機構診斷確認后,可根據國家有關規定提前退休。
第二十七條 放射工作人員因職業放射損傷致殘者,其退休后工資和醫療衛生津貼照發。因患放射疾病治療無效死亡者,按因公犧牲處理。
第八章 附 則
第二十八條 有關部、委、局可根據本規定結合本部門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實施細則。
第二十九條 本規定自1988年5月1日起開始執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
1996-08-29中華人民共和國預備役軍官法(2010年修訂)
2010-08-28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安全法
2013-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國有資產法
2008-10-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可否充當辯護人的決定
1970-01-01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關于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的決議
2006-03-1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辭去代表職務的辦法的決定
1999-01-30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名額和選舉問題的決定
1992-04-03中華人民共和國領海及毗連區法
1992-02-25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法
1993-07-02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法
1995-12-28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各專門委員會組成人員人選辦法
1993-03-1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0-07-08外商投資電信企業管理規定(2016修訂)
2016-02-06全民健身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志愿服務條例
2017-08-22國務院關于修改《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條例》的決定
2018-01-16地圖管理條例
2015-11-26建設工程勘察設計管理條例(2015年修訂)
2015-06-12軍工關鍵設備設施管理條例
2011-06-26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人民銀行、監察部等部門關于規范商業預付卡管理意見的通知
2011-05-23國務院關于修改《工傷保險條例》的決定
2010-12-2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政府機關使用正版軟件工作的通知
2010-10-18國務院關于中西部地區承接產業轉移的指導意見
2010-08-31國務院關于促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工業又好又快發展的意見
2010-07-05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實施細則》的決定
2010-04-24國務院關于堅決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的通知
2010-04-17國務院關于試行社會保險基金預算的意見
2010-01-02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
2008-11-10對外承包工程管理條例
2008-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