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業知情權在法律上確立,有利于企業控制員工入職風險。
《勞動合同法》第8條規定:用人單位有權了解勞動者與勞動合同直接相關的基本情況,勞動者應當如實說明。這一條是關于企業知情權的規定。企業在招聘員工時,有權了解勞動者的年齡、學歷、工作經驗、身體狀況等與工作相關的信息。在當前誠信缺失的背景下,勞動者求職時在簡歷中“注水”的現象比較嚴重,如假學歷、假證件、虛構的工作經歷等等,企業知情權在法律上確立,為企業詳細了解求職者的“底細”提供了法律支撐,既有利于培育社會的“誠信”意識,也有利于企業防范員工入職的法律風險、控制員工入職的成本。
二、放寬了勞動合同訂立的時間要求,有利于企業依法操作。
《勞動合同法》第10條規定,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由此可見,法律規定的勞動合同形式是書面的。但是,企業勞動用工與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并不一定完全是同步的,有的用工在先,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在后;有的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在先,實際用工在后。因此,法律充分考慮到了實踐中的問題,放寬了訂立勞動合同的時間要求,《勞動合同法》第10條還規定,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這就意味著,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如果在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了書面勞動合同,其行為即不違法。這一規定既照顧了現實情況,也有利于操作。
三、服務期設定條件大大放寬,有利于企業降低員工培訓的風險。
服務期設定條件一直是勞動合同立法爭議的焦點問題,從第一次審議稿到第四次審議稿,關于服務期設定條件一直在不斷被放寬。第一次審議稿規定的服務期設定條件是: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培訓費用,使勞動者接受6個月以上脫產專業技術培訓的,可以與勞動者約定服務期。第二次審議稿規定的服務期設定條件是:用人單位提供培訓費用,對勞動者進行一個月以上脫產專業技術培訓或者職業培訓的,可以與勞動者約定服務期。第三次審議稿規定的服務期設定條件是:用人單位在國家規定提取的職工培訓費用以外提供專項培訓費用,對勞動者進行專業技術培訓的,可以與該勞動者訂立協議,約定服務期。到第四次審議稿時法律規定的設定服務期的條件改為: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專項培訓費用,對其進行專業技術培訓的,可以與該勞動者訂立協議,約定服務期。這一改變,有利于企業防范出資培訓員工的投資風險,從而激發企業出資培訓員工的積極性。
四、商業秘密保護納入法制軌道,有利于企業保護知識產權。
《勞動合同法》第23條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和與知識產權相關的保密事項。保護商業秘密已成為各國發展經濟、維護市場秩序的必要法律措施之一。在現代社會,商業秘密的重要性對企業來說是不言而喻的,商業秘密的價值猶如工廠之于企業的價值一樣,盜竊商業秘密所造成的損害甚至要比縱火者將工廠付之一炬的損害還要大。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無硝煙的商戰中,企業保持核心競爭力的要素之一無形資產的商業秘密,就成為了重中之重。保護商業秘密有多種手段,在勞動合同中約定商業秘密保護條款是一種重要措施之一,《勞動合同法》將商業秘密保護納入其中,并對競業限制作出了比較全面的規定,有利于企業保護知識產權,激發企業的創新熱情。
五、經濟性裁員的條件降低,有利于企業參與市場競爭。
從企業管理的角度講,企業裁員的類型主要分為,結構性裁員、優化性裁員、經濟性裁員。法律上所說的裁員是經濟性裁員。《勞動合同法》規定的經濟性裁員與《勞動法》相比,無論是在實體條件還是程序條件方面都有所降低。
一是擴大了用人單位可以裁減人員的法定情形。《勞動法》規定,用人單位只有在瀕臨破產進行法定整頓期間或者生產經營狀況發生嚴重困難,確需裁減人員的,才可以裁減人員。《勞動合同法》除延續《勞動法》以上規定外,增加了兩種用人單位可以裁減人員的情形:(1)企業轉產、重大技術革新或者經營方式調整,經變更勞動合同后,仍需裁減人員的;(2)其他因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經濟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的。新增加的這兩類可以裁員的情形,是充分考慮到了我國的現實情況,有利于企業適應企業結構調整、參與市場競爭。
二是放寬了用人單位裁減人員的程序要求。《勞動法》規定,用人單位裁減人員的,都應當提前三十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聽取工會或者職工的意見,并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勞動合同法》將《勞動法》以上規定內容調整為,用人單位需要裁減人員二十人以上或者裁減不足二十人但占企業職工總數百分之十以上的,才應當按照以上規定的程序執行。這就意味著企業裁減人員不足二十人且占企業職工總數不足百分之十的,就可以無須按照以上規定的程序執行。
六、代通知金制度確立,有利于增加企業辭退員工的選擇余地。
《勞動合同法》第40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后,可以解除勞動合同:(1)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后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2)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3)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這里的“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后,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規定即是“代通知金”制度。“代通知金”制度在法律上的確立,增加了企業辭退非過失性員工的操作余地,即企業辭退非過失性員工的,特定情況下可以不用提前30天通知,直接用一個月工資的“代通知金”即可。
七、員工試用期辭職也需提前通知,有利于企業做好工作交接。
《勞動合同法》第37條規定: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新法的這一規定與《勞動法》不同,《勞動法》規定,勞動者在試用期內可以隨時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而現在新法考慮到用人單位工作交接的合理需要,規定將勞動者在試用期內可以隨時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變更為勞動者在試用期內可以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
八、經濟補償金險高,有利于企業節約用工成本。
《勞動合同法》第47條: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3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3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12年。由此可見,法律對高收入勞動者的經濟補償金設定了兩個限制條件:一是計算經濟補償金的工資基數設限,即按照當地上年度月平均工資3倍計算;二是計算經濟補償金的工作年限設限,即最高不超過12年,勞動者的工作年限超過12年的,也按照12年計算。這一規定可以降低企業的人工成本,同時也可以合理調節高收入勞動者的收入水平,促進社會公平。
九、其他用工形式在法律上確立,有利于企業靈活選擇用工方式。
進入本世紀以來,勞務派遣成為了一種比較普遍的用工形式,其范圍不斷擴大。勞務派遣用工形式之所以被廣泛采用,一方面是由于在一些領域,通過勞務派遣形式用工符合社會化分工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對勞務派遣這種新生事物缺乏法律規范,使得一些用工單位出于規避勞動保障法律法規的意圖而通過勞務派遣形式用工。在實際中,一些被派遣勞動者的社會保險、休息休假、勞動保護等權益受到侵害,不能獲得與用工單位的職工同工同酬的權利,發生工傷后往往得不到賠償。
為了使符合社會化分工需要的勞務派遣能夠得到健康發展,同時防止用工單位規避勞動保障法律法規,維護被派遣勞動者合法權益,《勞動合同法》對勞務派遣用工形式作出了規范:
近年來,以小時工為主要形式的非全日制用工發展較快。這一用工形式突破了傳統的全日制用工模式,適應了用人單位靈活用工和勞動者自主擇業的需要,成為促進就業的重要途徑。為了規范用人單位非全日制用工行為,保障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促進非全日制就業健康發展,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做好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工作的通知》(中發[2002]12號)精神,勞動保障部于2003年發布了《關于非全日制用工若干問題的意見》(勞社部發[2003]12號)。《勞動合同法》在總結這一政策執行情況的基礎上,對這一政策內容進行確認、修改、補充,從法律層面上對非全日制用工作出了與全日制用工不同的特別規范。
十、增加了過渡性條款,有利于減少對企業的沖擊。
《勞動合同法》的實施對企業影響是全方位的,為防止新法的實施對用人單位的勞動用工造成叫大的沖擊,新法規定了四項過渡性條款:
一是《勞動合同法》第97條第1款規定:本法施行前已依法訂立且在本法施行之日存續的勞動合同,繼續履行。這一規定意味著,《勞動合同法》實施之前訂立的勞動合同,即便其條款與新法相違背,只要訂立時不違反當時的法律,均應該繼續履行。
二是《勞動合同法》第97條第1款還規定:本法第14條第2款第3項規定連續訂立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次數,自本法施行后續訂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時開始計算。這里的“連續訂立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次數”十分重要,因為或許《勞動合同法》施行前勞資雙方已經數次連續訂立了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鑒于此,《勞動合同法》特別作出規定,連續訂立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次數,自新法施行后再次續訂固定期限勞動合同起始計算。
三是《勞動合同法》第97條第2款規定:本法施行前已建立勞動關系,尚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本法施行之日起1個月內訂立。這一規定明確了,新法實施前已經存在事實勞動關系的雙方應在新法實施后及時補簽書面勞動合同,最遲應在新法實施之日起1個月補簽書面的勞動合同。
四是《勞動合同法》第97條第3款規定:本法施行之日存續的勞動合同在本法施行后解除或者終止,依照本法第46條規定應當支付經濟補償的,經濟補償年限自本法施行之日起計算;本法施行前按照當時有關規定,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按照當時有關規定執行。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趙保明律師 男,北京市盈科(廣州)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2014年畢業于西南政法大學,獲刑法學碩士學位,研究生學歷。趙律師熟悉刑法、訴訟法、民法、合同法等領域的法律法規,專業知識扎實,思維敏捷,辦案風格嚴謹,始終堅持“以合法方式讓當事人獲得最大利益,為建設法治社會而不懈努力”的辦案理念。 參與辦理的部分刑事案件包括:王某陽涉嫌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案、陳某元涉嫌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罪、職務侵占罪、強迫交易罪和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案、林某波涉嫌詐騙罪、盜竊罪案,林某威涉嫌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案(取保候審),尹某沖涉嫌非法拘禁罪案(取保候審),陳某華涉嫌詐騙罪案(取保候審),張某金涉嫌走私普通貨物物品罪案(緩刑),陳某涉嫌走私普通貨物物品罪(減輕處罰),宋某波涉嫌詐騙罪案,李某飛涉嫌行賄罪、受賄罪案、歐某沖涉嫌職務侵占罪案(取保候審),李某瑾涉嫌行賄、受賄罪案,湯某坤涉嫌受賄罪、濫用職權罪、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案以及麥某畔涉嫌故意傷害罪案等刑事案件。 參與處理的部分民事案件包括:廣州市某醫院訴某公司合作合同糾紛案,余某兒合同糾紛再審案,陳某雄房屋買賣合同糾紛案、陳某鳳房屋買賣合同糾
無息貸款是真的存在的!
2019-12-11按揭房產離婚如何分割
2020-01-06民事訴訟起訴流程
2020-03-05繼承案件舉證的證據
2020-03-27什么是賠償權利人
2020-03-30未約定違約金,出賣人如何主張買受人的違約責任?
2020-03-31剛買車的新手司機,想知道交強險賠償范圍的快看過來!
2020-04-02和老公爭執不下準備起訴離婚,訴訟離婚的流程是怎么樣的?
2020-04-02雇用童工違法嗎?
2020-04-07房產證的作用是什么?
2020-04-09醫療損害每年致死40萬人:多因不安全用藥
2020-04-10夫妻共同財產有什么特征?
2020-04-11二手經濟適用房買賣合同書寫規范在這里!
2020-04-22解除土地承包合同有哪些情形?
2020-04-22房屋采光權
2020-04-22小心你的男朋友在和你“非法同居”
2020-04-26最新財產分配協議書范本來啦
2020-04-262020房產抵押貸款流程具體是哪些
2020-04-27什么情況下可以解除合同
2020-04-27詳解逃避商檢罪
2020-04-27醫療事故再次鑒定的申請書怎么寫?
2020-04-27夫妻共同債務離婚后咋還?
2020-04-28變更孩子撫養權管轄法院哪里?
2020-04-29子女撫養費一次性要給多少?
2020-04-29著作權侵權如何構成
2020-04-29勞動合同可以約定違約金條款嗎?
2020-04-30法院判決子女撫養權的依據是什么?
2020-04-30轉移夫妻共同財產有哪些方式?
2020-04-30協議離婚如何辦理孩子戶口遷移?
2020-05-01關于子女撫養費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0-05-02子女撫養費變更如何起訴?需要哪些證據?
2020-05-02私生子要給撫養費嗎?要給多少?
2020-05-02離婚以后想要變更子女撫養權有什么辦法?
2020-05-02子女撫養權的內容都包括哪些?
2020-05-02夫妻離婚財產分割原則有哪些
2020-05-03收入減少了可以減少子女撫養費嗎?
2020-05-03起訴離婚流程是什么
2020-05-04證明對方存在婚外情的證據都有哪些?
2020-05-05假離婚后對方出軌可以重新要求分割夫妻財產嗎?
2020-05-05誰能夠做未成年精神病人的監護人?
2020-05-06